第十八章
宋离与纪清脚程极快,即使边走边玩儿边处理事情不出一月便也到了姑苏。
俞都风云变换,江南却依旧是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天高皇帝远,在皇城激起千层浪,弄得人心惶惶的圣旨,在江南也不过是百姓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对他们来说,最多不过是地方驻军首领换了个人而已,对他们无甚影响。
宋离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看什么都稀奇得很,从进了姑苏城就开始左顾右盼。
纪清骑着马靠近了他一些,自然地拿过宋离手里的缰绳,替他牵住了马。
二人悠哉悠哉地顺着河道慢慢逛着,街边摆摊的小贩儿热情地揽着客,河边小小的竹筏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艄公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拉家常,一派安然自得。
纪清骑在马上不太方便给宋离牵绳子,不多久就下了马,纪清牵着马慢慢走在前面,二人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座宅子前。
白墙青瓦,典型的江南建筑。名曰:栖风园。
纪清停下脚步:“殿下,到了,下来吧,待会儿我带你去划船吧。”
宋离翻身下马,惊奇地打量着眼前这座宅子,疑惑道:“这是哪儿?”
纪清将马交给迎出来的下人:“这是我在江南的住所。”
宋离点点头,打趣道:“哦哦,鹤鸣,你这是算是四海为家吗?”
纪清笑了笑,应道:“我这是四海有家。算家,也不算。”
宋离挑眉:“此话怎讲?”
纪清解释道:“有家人的地方才算家,我一孤家寡人,何谈家?”
宋离闻言有些怅然,想起来刘子建说过的话,心想:纪清这么好的人,为何要吃这些苦。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是拍了拍纪清的肩膀。
纪清淡淡一笑,道:“进去吧,我这园子里有样好东西,带你去看看。”
姑苏地处水乡,河塘湖堰星罗棋布,纪清的宅子自然也是依水而建,园子里还有小溪缓缓流过,池塘里的水都是活水,煞是清澈。不肖凑多近就能清楚地看见里面游动的鱼。
玲珑精巧的假山静静的伫立在池塘边,凉亭也依水而造,风雅得紧,纪清跟在宋离身后,时不时地给他介绍几句。
宋离倚在栏上,指着远处的一棵桂花树问道:“鹤鸣,那棵桂花树好大,多少年了?。”
纪清想了想:“大约是有三百年了吧,具体时间我也不太清楚。”
宋离好奇地问道:“你买这宅子的时候它就在了?”
纪清答道:“这宅子不是买的,是一位前辈送给我的,这棵树也是她种的。”
宋离点点头,似懂非懂,三百多年前的树,至少隔了两代,前辈应当早就去世了吧?那是怎么把宅子送给纪清的?宋离虽然疑惑,但并没有提出来,只是安安静静地打量着那棵树。
纪清不知道宋离脑袋里在琢磨什么,自然也没意识到自己自己说的话有什么毛病。
宋离甩了甩脑袋,把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抛到了脑后,问道:“鹤鸣,你不是说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我看吗?”
纪清点点头:“跟我来。”
纪清去柴房里拿了把铁锹就带着宋离到了那棵桂花树下。
纪清在树下找了找位置,大致避开树根,抄起铁锹就挖了起来。宋离跟上纪清,但并没有凑太近,只是远远看着,不知道该不该上去帮忙。
不一会儿纪清就停下了动作,侧头道:“殿下,你过来一下。”
宋离凑近了些,问道:“怎么了?”
只见纪清抱起一坛酒,递给宋离,道:“寒心,喝不喝?”
宋离喜出望外,接过酒点点头:“喝,怎么不喝?馋好多天了”
纪清想了想道:“这会儿先不喝,我们先出去玩儿一会儿,回来让下人烧两个下酒菜,我们好好喝一顿。不够这里还有,现挖。”
纪清边说边把刚刚挖出来的土填了回去,又絮絮叨叨地念着:“你可真是好口福,这寒心埋越久越好喝,树下这几坛,年纪比你都大,晚上你尝尝。”
宋离听了有些好笑,问道:“比我年纪还大?十八年?”
纪清摇摇头,想了想道:“不只十八年,得有二十多年了,是我言错,比我都大。”
宋离挑了挑眉,有些震惊:“那我可得尝尝。”
说着边动手拍掉封泥,霎时酒香四溢。
“好酒!”宋离赞叹了一声,立马就着坛子就喝了一口。
这坛跟之前喝的不太一样,酒香更甚,入喉有些辛辣,辛辣过后便是更甚之前的悠厚绵长的醇香,回味无穷,还带了一股幽幽的桂花香。
纪清将土拍好,站起身倚着树笑意盈盈地看着宋离:“好喝吗?”
宋离点点头:“好喝。”
想了想又道:“但味道和之前那个好像太一样。”
纪清眼里隐隐多了些期待,他又问道:“那哪一种要好喝一些?”
宋离思索片刻,一字一句道:“之前喝的那种要清冽一些,入口寒凉,直达心底,沁人心脾,回味不如这坛醇厚。这坛入喉颇为辛辣,回味绵长,各有千秋,况且是同一种酒,恐怕是年岁不同造成的。又或者说,同一配方,不同人酿罢了,我非是行家,不好评判。”
纪清点点头,还是没忍住问道:“那…殿下喜欢这坛还是之前喝的那些?”
宋离不假思索:“之前那种。”
纪清笑意更深:“殿下喜欢就好,若是回俞都后还想喝,可以差人来找我,管够。”
宋离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要是天天想喝,你可别嫌我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