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求情 - 下嫁帝王家 - 月亮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下嫁帝王家 >

第76章 、求情

刘镇少时既孤且贫,走到哪里都为人忌惮嫌恨,虽也与一群狐朋狗友关系相善,却哪里比得与臧宓之间相濡以沫、情意相通的彼此爱怜?

臧宓见他并不似玩笑,一时之间,既着恼,又有一丝酸软,一丝垂怜。抬袖抹去眼角泪痕,又气恼地用拳头打在他肩膀上:

“儿女皆是缘分,你母亲生你难产,这是你母子缘分浅薄。小山狸若晓得你不想要它,将来定要记恨。往后再不许说这种话,否则连我也要恼你,你便自找旁的女人为你生养罢!”

这虽只是一句气话,可很显然,比起他,她更在意肚子里的孩子。为护着那小崽子,她情愿与自己和离,甚至叫他找别的女人。

这令刘镇倍觉受了冷落,一时生出失宠的委屈来,不由气得牙根痒痒的,将她散落在鬓角的发丝掠至耳后,张口咬住她耳垂,恼道:“我不愿看你受生养之苦,你这女人却不识好歹!”

他向来十分喜欢与臧宓耳鬓厮磨间的感觉,还待要亲她,臧宓却推他的肩膀,“还不翻炒锅里的河虾,你晚上就吃炭吧!”

见他手忙脚乱跑去灶边,臧宓微叹一口气,敛下的眉眼里添了一抹愁绪。可下意识抬手放在小腹上,知道里头有个小生命在悄然成长,那丝愁绪便也烟消云散。

这弱小的生命既成长在她肚腹里,能依靠的人便只有她一个,她若不刚强,又能寄望在谁身上?纵使刘镇紧张得乱了分寸,独独她不能被扰乱心神。

将来,她非但要挺过那道鬼门关,还要活得好好的。否则,万一他将来续弦,娶个如朱氏那样厉害的女人进门,这个孩子岂不与刘镇少时一样?

这个念头一生,臧宓有心逗弄他,因问他道:“若我当真难产而亡,你会为我守多久的孝?”

时下男子若丧妻,不过守妻孝一年,甚而有人连一年也守不住,明面上虽未续娶,事实上却是与府中姬妾夜夜笙歌,哪一日身边都未断过那些莺莺燕燕的。

刘镇原本拿了盘子将炒得有些焦糊的河虾盛起,听她这一句,手里的盘子没拿稳,砰一声掉进锅里。

“若真有那一天……等到你四十无子再娶妻纳妾吧。你怨我也好,可那时这孩子也与你当年被逐出族中时一般大了,即便被继母排挤,也能勉强活得下去……”

臧宓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直觉他或要因自己过分的要求而气恼。还待要说,刘镇却一脸沉肃地走过来,抓住她手腕,“不论如何,我刘镇今生只你臧宓一个妻子,哪怕你不能生养。可若当真有那一天,我宁可现在就找医婆来,将这小崽子……”

臧宓忙捂住他的嘴,也不敢再拿这话头逗他,只伸手拍落他紧紧抓住自己手腕的大手,嗔他道:“大多女子怀孕初期多少都会有些不适,你若心疼我,便不要再这般杞人忧天,倒令我心中徒增烦忧才是。”

刘镇默然点头,执起臧宓的手来,在自己面颊上拍打一下。

“待吃罢饭,你就与我一道回城中。我请经验老道的医婆住在府上,每日为你调理安胎。”

臧宓摇头道:“我自觉并无大碍,虽胃口不佳,但精神尚可。怀孕并非有病,医婆又能做些什么呢?兴许过两日就大好了。”

“那将你阿娘请过来陪你段时日?如今城中事忙,新的郡守赴任之前,我竟难有闲暇。手上这烂摊子也不知何时交得出去,林婵又不大中用,若无可靠的妇人照顾你,我怎放得下心?”

臧宓不由失笑道:“你太高看我阿娘。她平日养尊处优,哪里会照顾人?倒是孙将军府上有位嬷嬷,为人和气,经验又丰富老道,是个极有分寸的人。只不过那样的家仆,甚得主家重用,想来也不会轻易借给旁人。”

臧宓不过随口提一句,刘镇却放在心上。只是眼下孙夫人随桓夫人一道往京口,而孙将军往虞县平叛,一时并不能往孙家讨要。

吃饭之时,刘镇见臧宓这些日子清减,特意将未炒焦的河虾挑出来,拨到臧宓碗里。

事实上,这些时日,臧宓因嗅觉有异,闻不得鱼虾腥味,可顾忌着刘镇见了,又要平白忧心她,便捏着鼻子,试着捡一只放在嘴里。

她其实时时饿得慌,只平日怕折腾得要吐,虽嘴里馋,也不敢吃。这时不得不想着法子吃两口,竟意外地咽下一只。因着未曾闻到味道,倒也未吐。

一顿饭下来,小心翼翼地细嚼慢咽,许是被刘镇虎视眈眈着,肚子里的小人儿不敢闹腾,竟难得安安稳稳吃了一顿饱饭。

“连小山狸都欺软怕硬,往日折腾得人不安生,这会子倒乖觉。”臧宓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诧异瞧刘镇一眼。

刘镇心中绷着的弦这才松动些,点头道:“早晓得你母子离不得我,便该每日都回家来吃。有我镇着这小东西,它才不敢太欺负你。”

只是臧宓也晓得他如今时时忙得脚不沾地,哪有空闲每顿饭都守着自己吃?因此只随口道:“公事要紧,我哪有那么娇气。这些日子吐惯了,偶尔不吐倒觉得有些不正常呢。”

吃罢饭,刘镇抢着收拾了碗筷。因担忧路上颠簸,臧宓又要吐,因此与她歇在屋中,只等着再过一两个时辰再动身启程。

难得这般清净温馨的时光,却偏有人煞风景。朱氏下晌骂累了,见臧宓起身避了出去,也就偃旗息鼓。此时从地里回来,见她家中房门虚掩着,心头一股恶气又按捺不住,端了碗坐在门口石墩上,唱大戏一般开了嗓。

臧宓曾听她骂人,半个时辰不带停顿,连词儿也换着花样,不带重复的,若非学识短浅,比那些以清谈著称的名士风采也不差些什么。此时听她又再骂起来,心头只觉好笑。

刘镇细听两句,却似闻着血腥的猛禽,噌一下爬起身来,提了墙角的木棒就走出门去。

朱氏先前并不晓得他在家,直到刘镇一棒子砸在她脚边,唬了一跳,嗷一声躲进了门。

刘镇皱紧一双浓眉,站在檐下斥她道:“你平日骂我,我少与你计较。今日骂阿宓,当心老子再揍你一顿。”

“她是什么金玉做的人不成?将你迷得五迷三道。你听她的撺掇,不认我也罢了,可往日刘怜待你薄了么?连在田里摸条黄鳝也尽下了你的肚子,喂你那几个狐朋狗友的狗嘴。

如今你在城中住大屋,做大官,出入都有一帮狗腿子鞍前马后跟着,风光得很!你瞧瞧你兄弟过的什么日子?因着你,连一房媳妇也讨不着呢!你这样的白眼狼,当初怎没在尿桶里溺死!……”

朱氏说着,跑进院中打起滚。屋里刘怜与刘秀慌忙跑出去扶她,却被她啐了一脸。村中不少人家听得风声,纷纷站到巷子里瞧热闹。

只是这却也没什么稀奇的,不过添一桩今日族中耆老要求臧宓劝刘镇与朱氏和解,重回宗族被拒。而旁人对此自然也议论纷纷,只不过从前是一面倒地斥骂刘镇,如今许多人站在臧宓这一边。

有人以为,既然早先断绝了关系,便索性彻底不来往,谁也别沾谁的便宜。有人以为,这血脉亲缘,打断骨头连着筋,刘镇与其重用外人,倒不如提拔自家的弟兄,人心隔肚皮,外人哪有血浓于水的亲族可靠呢?

只是思及往日如何待他,又有人难免面上有些臊,当时也是一腔打抱不平之心,为朱氏孤儿寡母撑腰,哪晓得刘镇瞧着凶悍勇武,实则也是个仗义之人呢?

这桩旧事自然激不起什么浪花,旁人不过好奇看两眼,各自散了。而刘镇则从屋后牵了马出来,打算径直带臧宓回城。

臧宓却将他拉进屋中,与他商议道:“先前卢军抢掠烧毁了周边大片良田,而今各家还有些余粮,可料得撑不了多久。我见村中许多人家如今已漫山找野菜,碗里的粥水清得可照出人影来。估摸着不到年底,若家家户户都无粮,难保不出大乱子。”

刘镇亦紧蹙眉头,却为难道:“先前我往江州买粮,满满十舱,花用许多银子,可若人人都等着接济,又哪有那么多余钱呢?如今连城中的富户也遭受不少损失,再要筹钱,难上加难。”

“我从前听崔娘子说,江南盛产丝绸,刺绣独步天下,但本地蚕茧却收得极为便宜,忙活一季,不过得几百文钱罢了。若在本地收丝,运到冀州幽州这样的地方售卖,而后在江州等地买米粮,你觉得这样可行么?”

北地气候并不大适宜养蚕,而轻薄柔滑的丝绸自然得贵胄豪门的青睐,只如今幽州冀州等地早已落入胡人手中,朝廷偏安江南,商贸不通,臧宓这想法虽好,却难成行。

“宜城丝绸自比江州便宜,若要以丝绸换米粮,径直往江州秦州倒合宜些。也算解燃眉之急。”

臧宓点头道:“若能成行,你便让人带着刘怜去。他性子端正敦厚,虽并非有大才能之辈,但却不怕他巧立名目,弄虚作假。往后历练出来,也是你的左膀右臂。”

“他在你手下做事,往后朱氏也不敢再动辄辱骂指责你,也免得旁人说你不顾兄弟间的情谊。”

刘镇实则也考虑过任用刘怜之事。人要成事,身边自然需得有得力的心腹之人,只是军中将士出征,每将头颅系在裤腰上,小五年纪尚小,刘怜便算是顶梁柱,又未成婚,若有个好歹,他难以向死去的父亲交待,因此这念头便作罢。

但眼下寻着法子筹钱筹粮,也是亟需解决的燃眉之急,且随着军中将士一道,并不似寻常客商走南闯北颠沛风险,因此倒并不反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