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学习使人进步
王春桃离开后,陈跃华照常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复盘。
虽说丁猫儿盘下国营饭店的举动,的确出乎自己的预料,不过总体的情况还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
下一次交易要十五只梅花表,现在手里面还有十三只。
所以他又花费了240积分,兑换了两只梅花表,这样四天以后的交易量就已经达成了。
不过下次因为是用黄金交易,价钱被丁猫儿压了八折,也就是说到手能有2400块。
换做黄金大约240克,按照一千积分一克的话,这一波也算是赚的盆满钵满了。
但刚才同王春桃说的话,同时也无意间点醒了自己。
如果说将来自己的倒卖生意越做越大,手头上的现金越来越多,可明面儿上他现在还是个没有正经工作,终日游手好闲的主。
突然间一夜暴富,难免不会惹人猜疑。
所以为了掩盖自己的私底下的倒卖生意,最好能有一个正当的营生,来把自己倒卖获得的现金合理化。
要说去县城做个体户,开个卖手表一类的商店,那绝对是最赚钱的。
可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本来就是个在生产队养猪的猪倌儿,这事儿有心人稍微调查一下就能查的一清二楚。
你说突然转行做了手表生意,那好,手表是从哪里来的,进货渠道是什么。
这根本就解释不清!
因为现在无论是供销社还是商场内卖的手表,一是需要工业券购买,二是每只手表都有货号,就跟身份证一样。
但从进货渠道上说,这店就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陈跃华觉得,要想走致富路,还得一步步来。
从身边做起,这样才不会引人注目。
可自己身边做什么能致富呢?
等等!
猪倌儿!
当初杨丽丽讥讽自己的话顿时给了陈跃华灵感,不管是在生产队,还是整个和平乡公社,他猪倌儿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说搞生猪养殖,再一步步做大,这不仅符合他的人设,也能避免他人怀疑啊!
而且自己身边还有周二牛这样的帮手,加上自己的经验智慧,何愁不能做大做强!
这般想着,陈跃华就用今天的第二次兑换机会,兑换了一本《高效养猪技术》的专业助农书,开始点着煤油灯熬夜学习起来。
正所谓学习使人进步,量子平板是个死物件儿,不可能所有的事都靠开挂来解决,到最后还是得靠他自己。
……
第二天,即便是在成人夜校的提高班上,其他人都忙着奋笔疾书地记着笔记,陈跃华却依旧沉溺于养猪技术的海洋里。
其实在农村,要说养猪,几乎是人人都会的事情。
可如何把猪养好,如何快速出栏,如何养成规模,这其中的学问还是蛮大的。
课堂上,美女知青苏晓芸正在讲解着一道物理问题。
对于大多数的知青来说,英语和物理其实是最拉分的科目。
因为长时间在乡村从事体力劳作,即便先前有些基础,平时用不到,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在了脑后。
不像是语文与政治,即便忘了也可以再重新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哪怕多写几遍,最后也能记住。
但物理这一门可是纯理解,不靠老师讲解,有时候你想破大天你也想不明白。
所以身为清北高材生的苏晓芸,在讲到物理问题时,下面的知青个个打气十二分的精神,昂着脖子生怕漏过了什么。
于是,在一群挺拔的火柴头里面,陈跃华就成了最为显眼的那一个。
“同志们注意,这道题滑轮组的题去年、前年都考过,算是考试的重点。”
讲台上,苏晓芸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力的分解图,可她一回头,立马就注意到了人群中格格不入的陈跃华。
“陈跃华同志。”
只可惜陈跃华的精力全在如何养猪上面,丝毫没有注意到苏晓芸在点着自己的名字。
“陈跃华同志!”
苏晓云突然提高嗓门,黑板擦在桌面上一敲,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向最后一排。
到了这时候陈跃华可算是回过了神,面色慌张地站了起来。
“到!”
“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
知道陈跃华刚刚在走神,苏晓芸便好心提醒了一句,“你先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动滑轮,哪一个是定滑轮。”
“额……”陈跃华看了一眼黑板上的滑轮组,“2是定滑轮,1、3是动滑轮,所以拉力应该是4n。”
“嗯,这道题答案的确是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