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兵将(二) - 父皇请禅位 - 南山有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父皇请禅位 >

京口兵将(二)

京口兵将(二)

“子平他……”

谢况实在没想到谢宜瑶会主动提到王均,一时间没能想好说辞。

这两个子辈的关系,一直困扰着谢况。

其实谢况倒无所谓谢宜瑶私下如何享乐,只要不太荒唐,他都可以选择宽容。、可惜五年过去,谢宜瑶一直没有有孕的迹象,王均对此也总是支支吾吾的。

谢况也渐渐疲于处理他们的关系,只要不生出事来,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忘了同你说了,朕打算让子平出任豫章内史,下个月就要动身了。”

什么?

“子平他没有和我说过此事……”

最近王均每次例行来公主第,都不曾让人给她传话。而谢宜瑶在朝中的人,也没有一个告诉她此事。

谢况别开眼神:“朕是昨日刚做的决定,连他本人都还没有告诉。”

“原是这样。”

谢宜瑶顿时松了口气。

不必与王均呆在一处,对谢宜瑶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但王均前世可没有做过什么豫章内史,谢冲之事的影响,比谢宜瑶想象的还要大。

一方的太守和内史,可是百姓的父母官。那些平头百姓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和皇帝有所牵连,但小小的县令却能决定他们的生死。

这些职位上是万万不能安排虫豸的,可见谢况对王均看重,并非仅仅是因为他的家世和父亲,更有对他才干的考量。

以官员的标准,谢宜瑶还是能欣赏王均的,但作为她的夫婿,他可远远不够格。

谢况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要喜欢,怎么不把王均放在自己身边?

“朕心想你们这几年本就是聚少离多,几个月不见,应当也不成问题。你若想跟着去,之后朕命人在豫章为你建座别业就是了。”

谢宜瑶震惊于谢况的“宽容”,他好像没有从前那般执着于她和王均的关系了。

原是谢况在四弟去世后,对子女们的感情也愈发复杂,虽然生前谢冲和他闹得很难看,但他想着总还有和解的机会,可没想到谢冲居然就这样抛下他走了。

谢宜瑶虽是女儿,但毕竟身居长嫡,谢况觉得她对自己是有些特殊的意义的,因此宽容些也无妨。

更何况现在是他有求于她。

“不必了,阿父。就算女儿要去豫章,也不用如此兴师动众。”

谢宜瑶回绝了谢况的提议,虽然他们之间并未明说,但她能感觉到谢况将为她建造别业当做了说服她去京口的筹码。

可一座别业而已,她若真的想要,也可以自己出资建。

“你和王郎的事总该有个打算,”谢况语重心长地说着,“等你从京口回来,你们总要见面的。阿琬她如今都有了孩子,你还久久没有动静。子平可是他父亲的独苗,这份香火可万万不能断在他这里呀。”

谢宜瑶的语气尖锐起来:“阿父,你也知道这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获得的。或许是女儿的身子有缺呢?若是这样,倒不如早点放王郎自在去更好。”

“你、你……”谢况被惊得说不顺话,“这种话可不能乱说,也不嫌丢人。”

你当初骂阿母那些话可更难听,谢宜瑶心想。

“我是不在乎的。阿父要是一定想让王郎有子嗣,那就让我们两不相干最好。话说在前头,无论如何,我都是不会接受他纳妾的。公主和主婿离婚也并非罕事,当年阿父想让阿琬与萧长平离婚的时候,就曾这么说过。为何我就不可以呢?”

谢况怒从心起,但念着京口之事,并未发作。

“……你是有心仪的人选了,是也不是?”

“没有,我只是不愿继续委屈自己了,五年间也够厌烦了。这件事王郎定是愿意的——唯独父皇不同意而已。”

谢宜瑶知道王均怕她,肯定巴不得和她离婚,他与当初的萧延不同,起家官就是秘书郎,仕途并不会因为和公主绝婚就葬送掉。

她和他的婚姻,以及他将来的仕途,其实只取决于谢况的决定。

谢况看谢宜瑶语气坚决,一幅只要他不同意她的要求,她便不会同意去京口的样子。

其实去京口监视周禄的人选倒也并非只有谢宜瑶一个,但是就像谢宜瑶说的那样,五年来也厌烦了,谢况也是。

就算谢况今天不同意谢宜瑶的要求,以她从不轻易放弃的性子来看,将来的年岁里恐怕还要有一番折腾。

谢宜瑶和王均的感情没有转向积极的可能,若她同意允许王均之后再娶妻,他也无愧于旧友了。

而自己的地位已经日渐稳固,早不像从前那样需要依靠宗族的势力,就算王家不满,其实也并不能奈他何。

谢况心中天人交战,权衡利弊许久,终于开了口。

“你要想好后果了。”

“我可是父皇的女儿,谁敢指点我?”

“罢了……朕只有两个要求。第一,还是要问过子平他的意见才行。第二,这件事若真的要办,肯定要等你从京口回来。毕竟阿四他才刚……”

谢况欲言又止,谢宜瑶赶紧道:“京口不过数月罢了,我也并不急着要马上要离婚。只是父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不要反悔才好。”

“你啊,满堂文武都没有敢这般和朕说话的人。”

谢况的语气里带了几分怒气,又一些无奈。

“他们都是外人,我是父皇的家人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