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兵将(一) - 父皇请禅位 - 南山有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父皇请禅位 >

京口兵将(一)

京口兵将(一)

纵使谢况再悲伤,身为皇帝,他也不能沉溺于谢冲的死而止步不前。

相反,正是谢冲的离奇去世让谢况意识到,他并没有真正将这半壁天下牢牢掌握在手中。

江州不远,可他却无法越过当地士族豪强的手,将这一切查个清楚。

月初,楚燕二国暂时停战,互遣使者,彼此修好。

谢况将目光再度放回了内部,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换血,有的只是调任,有的则是革职。

不同于江州地方的人员调动,这一次谢况的主意更难以捉摸,一时间各地官吏无不提心吊胆,生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

谢冰被谢况下令召回了京城,任扬州刺史,接替了谢冲从前的部分职责,并不掌兵。

他先前的官职南徐州刺史,则由雍州刺史周禄改任。

北伐,周禄是立了大功的。他的军队都快直逼北燕都城洛阳了,自然让燕人闻风丧胆,在大楚境内威名。

周禄知道现在南楚已不能支持进一步的大规模战争,因此对于自己不再驻守前线的调动没什么怨言。

但他也担心接下来几年内,自己是否还有被重用得机会,岁月不等人。

好在谢况让周禄去京口练兵,也并不是打算白费他的才能,而是对他抱有一些希望的。

朝中风风雨雨,谢宜瑶身居内院,却总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不仅京中有与谢宜瑶相交的文武百官,地方上更有程莫这样与她有旧的人,为她传递消息。

即便如此,谢宜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优势。

这日,太子谢容偶感风寒,谢宜瑶进宫探望。

司砚现下生有三子,平日里难以关照到每一个,因此更多是教给乳母照养。但谢容毕竟是太子,他虽然病得不重,司砚还是选择亲自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临淮,你来得巧,”司砚道,“我在这边抽不开身,可否请你替我到陛下面前走一趟?”

谢宜瑶愕然,她这些天多多少少有在尽量避免去谢况面前晃悠,只是偶尔会去请安,因为她不确定谢况在谢冲一事上,是否仍对她抱有疑心。

相比之下,和司砚相处反而自在些,她们之间并不经常谈到政事,聊得多是些琐碎家常和后宫中事。

而且对于司砚和谢容来说,谢冲的退场倒该是件好事,就算司砚真的觉察了什么,也不会主动提出来。

除非有一天,谢宜瑶和他们撕破脸。

但拒绝这种小小的请求也有些奇怪,反倒显得她心虚,权衡利弊之后,谢宜瑶还是选择答应司砚。

“具体是什么事,贵嫔告诉我便是了。”

司砚给宫人一个眼神,后者便将一张纸递给了谢宜瑶。

“这是陛下命我拟的单子,上面乃是太子妃的人选,需要给陛下过目。别人我不放心,你去是最好的。”

在谢宜瑶听完司贵嫔的话之前,她就把名单扫了一眼,等她意识到这是什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怎么可能真的找不到能替她传信的人?又或者此事当真耽搁不得么?

就好像司砚是想让她看到这份名单。

谢宜瑶心中有了许多想法,面上却不显。

“我本就要去给父皇请安,这等小事,举手之劳罢了。只是不知道容弟可好些了,宫里头的医官是怎么说的?”

“我先替阿容谢谢阿姊的关心了,”司砚浅笑道,“他前几日学骑射出了一身汗,结果不小心吹了风,就病倒了。好在即时医治,并无大碍,今天已经退烧,偶尔会有些咳嗽罢了。”

“怎么这么不小心,可是宫人照看不力了?”

“哪有,是这孩子自己不听劝,到底是小,调皮着呢。”司砚无奈地说。

谢宜瑶看向正在梦乡中的谢容,他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并不是很舒服的样子。

他年纪还小,生一场小病就足够让人挂心,司砚寸步不离倒也正常。

谢宜瑶道:“那更要好好休息了,我今日就不打扰了。”

司砚没有多加挽留,她现在确实抽不出空来应酬,只是让显阳殿的宫人送谢宜瑶一程。

谢宜瑶把这份文书交给谢况的时候,谢况明显有些吃惊。

“怎么不是贵嫔亲自来送?”

谢宜瑶心平气和地解释:“贵嫔心系容弟,不愿离开他身边寸步。”

“显阳殿过来也没几步路,她倒是舐犊情深。罢了……”

谢宜瑶从谢况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不悦和冷漠。

司砚诞有三男,谢况从前是因此大喜的,如今却淡了些对她的情,早就不是当年在襄阳一见倾心的模样了。

这不是因为色衰爱弛,司砚还年轻,容貌也不减当年。

只是现在后宫不乏新人,他的宠爱也分给了更多的嫔御。

谢宜瑶无意关心谢况的后宫那些事,反正对她来说,谢况只宠爱司砚一个人,和雨露均沾宠爱每个嫔御,没有什么区别。

谢况暂且搁下了手中的政务,一边看起了司砚拟的单子,另一边又若无其事地问道:“你这些日子不常进宫,今天怎么突然来了?”

“我听阿琬说容弟病了,这才想进宫探望一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