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五)
陈年旧事(五)
谢宜瑶知道,裴贺说离开襄阳之前给答复,其实就是变相同意了的意思。
数日后,临淮公主一行人由襄阳出发,顺流而下,前往京城,到是和几年前谢况起事的路线不谋而合。
裴贺自幼长在中原,十几年来不过是在家乡一带兜兜转转,不仅从未远行过,更是从未走过水路,船甫一离岸就觉得头晕脑胀,好在船上有医师随行,方能缓解一些。
船到了武昌,便在渡口稍作停歇。
现在的武昌也没有余力来大张旗鼓地接待公主了。刺史郭遐日前已经前往京城谢罪,听候皇帝发落。他救援不力,但这次南楚损失不大,郭遐最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其实也就是谢况一念之间的事。
虽然谢宜瑶和郭遐无冤无仇,可于情于理她都不愿意看到他继续尸位素餐。
而且只有郭遐走了,别人才能上位。
虽然临淮公主的船仅会在武昌停留一个时辰,程莫还是亲自到渡口来送行了。
他依旧是那幅“狗腿子”模样,旁人应当很难想象在战场上大破燕军的将领,平日里会是这个样子。
谢宜瑶担忧有心人想到这些小小的风波背后有她的手笔,因此只派了人到岸上和他说了些客套话,自己并不出面。
程莫也不笨,派了几个侍女上船,奉上了几盒郢州特有的奇珍异宝,并无其他逾越之举。
众婢捧着盒到跟前,谢宜瑶擡头一看,为首的果然是飞鸢。其他侍婢放下东西,都默不作声地下了船,飞鸢则顺理成章地留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谢宜瑶身边。
飞鸢将最上头的盒子递给谢宜瑶,里面装着一封信,程莫在信中再三感谢公主殿下当初的“恩情”,殿下以后若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他在所不辞。
谢宜瑶笑道:“他倒是个聪明的。”
为了劝说程莫,当时谢宜瑶那封信里用的是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那套道理。
若是程莫没听她的话,就说明他不是可用的人才,对她而言也没什么可惜的。
现在,在战役中立了大功的程莫,是新任郢州刺史的最有力人选。程莫若能顺利升职,谢宜瑶以后要在郢州买几个田庄、建几处邸舍,都是不必再费心思的小事了。
而且若是像前世一样,王均将来会到江夏郡做官,她就有正当的理由跟到郢州来,到时候有程莫接应,各方面都会方便很多。
船离岸越来越远,谢宜瑶静坐在舱中,感受着船体的浮沉。
飞鸢回到谢宜瑶身边后,就又像从前那样贴身护着谢宜瑶。恰好灵鹊又时不时苦船,飞鸢就更得寸步不离了。
她在武昌的时候,给襄阳寄过两封书信,都写得极其简短,寥寥数语报个平安而已,倒是很符合她的性子。
谢宜瑶本想问问飞鸢这几日可对程莫有什么新的看法没有,毕竟他们算是旧交,飞鸢又有了这次在武昌的经历,当时能比自己更为了解程莫。
但话到嘴边却看飞鸢心不在焉的,便先问了问飞鸢,可是有什么心事。
飞鸢回道:“只是隐约有些不舍罢了。”
“是不舍你阿父那些旧友们吗?”
飞鸢低头:“不是舍不得程叔他们,我是舍不得……那种上阵杀敌的感觉。”
谢宜瑶眼眸一暗,问:“你上战场了?可有受伤?”
飞鸢难得露出自豪的表情:“殿下放心,我不会让自己受伤的,且还亲手灭了好几个燕军。”
谢宜瑶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落,她知道飞鸢是个有本事的,所以才将她带在身边,又怕她心向沙场,终究是一匹无法驯服的狼,而且——
“你说你没受伤,那这痕迹是什么?”
飞鸢摸着自己的脸,是能隐隐摸到一条浅浅的血痂。
她辩解道:“沙场之上,难免有些小伤,不碍事的。”
谢宜瑶皱眉道:“你们一个两个怎么都是如此,灵鹊也是,你也是。
“让殿下忧心了,飞鸢知错。”
“我不是在指责你,”洗衣液叹了口气,道,“我只是有些后怕。当时情况紧急,我没想太多就派你去武昌找程莫了,没想过你的安全问题,这是我欠考虑了。”
“殿下……”
“不说这个了,你现在平安回来就好。你这些天跟着程莫一块,可觉得他和从前一样么?”
灵鹊略加思索,便道:“程叔或许是因为太久没带兵了,这次一上战场,起初还有些不知所措,但后来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却是和几年前在战场上的样子差不多……不,还要更为骁勇善战。”
谢宜瑶心下明了,感叹道:“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个只会谄颜媚上的,现在想来,他只是多年混迹于官场后,不得不养成了这种习惯。”
郁郁不得志多年,程莫是想凭风而上的,不会放过立功的机会,更何况战场上生死一瞬,更能激发人的潜能。
飞鸢继续说道:“相较而言,那个郭将军——虽然我只是远远地看了他一眼——反倒更像个纸老虎呢!看上去好像很有威严,一到关键时刻却掉了链子。殿下,你看人可真准。”
谢宜瑶有些心虚,她的识人能力还没神到这种程度,说到底是重生一回给她带来了“预知”的能力。
可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偏离前世了,她的“预知”优势也会渐渐消失。
也不知道以后是否还能如此顺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从襄阳到京城这一路上天气虽冷,却也没遇上刮风下雪,又是顺水而行,因此回程所费的时间比来时要短上许多。
即使短暂离开,她也还是回到了这座鸟笼。京城也还是两个月前谢宜瑶离开时的京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谢宜瑶原本打算把裴贺送到城郊的田庄,跟那些流民一起训练,之后再把他带在身边。
但她现在改了主意,裴贺是个想法的,得先把这人养熟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