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你是想开店卖酱?”舒玉将未尽之语说完,眼神询问地看着张东升。
握在手中的扇子朝手心一敲,张东升肯定了这个答案,“此事大有可为。”
示意他展开说说,舒玉给他倒了杯热茶。
“我观你店里的小坛酱卖得不错,价格便宜,味道也独特,想必专门开个店面卖它不成问题。”
确实不成问题,辣椒的成本几近于无,以她现在背包里的满意度来看,买这辈子要种的辣椒种子都够了。
“不如这样,咱们一起开一家店怎么样?”张东升其实很早之前很早之前就有这个想法,那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舒玉摆出来的小坛酱,如今都过了半年多了。
怕说服不了舒玉,张东升还拿她店里摆出来的酱举例子,“你这里摆的酱就卖得不错,有我在,开店不是问题。”
舒玉沉默的时间倒没多想,她只是发现自己除了辣椒什么也提供不了,但开店又躲不开店面和人手的问题,所以有点犹豫,见他一直在鼓动自己,舒玉便干脆把自己想的说了出来,“我这里辣椒是够的,但店面的问题我可解决不了。”
“店面和制酱人手的事我可以解决,你只需要提供足量的辣椒。”张东升已经尝试过其他的辣椒,不管是野生的还是他后来差人培育出来的辣椒品质皆不如舒玉的,既然有最好的,他自然瞧不上那些次一等的。
有他这句话舒玉就放心了,论起店面的事相信她这里谁也没有张东升拿手,毕竟他的酒楼都开到府城里了。
他丝毫不提自己种过辣椒的事,不过他不说舒玉心里也清楚,他不提舒玉也就当不知道这事,只问道:“得来的利润如何算?”
“好食材难得,五五分便是。”
“这有些不妥,”舒玉皱了皱眉,她不过出了个食材,其余都是张东升负责,拿一半不合适,“我拿三成即可。”
“啧,”张东升不耐烦地看了她一眼,眼中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神色都快溢出来了,“有钱还不赚。”
这话说的倒让舒玉有些想笑了,她也是头一回见这种人傻钱多的有钱人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不是他出资。
“三成便三成吧,”张东升懒得在这掰扯,大不了到时候送银子来时多放点,“我明日便命人去看铺子,你存的那些辣椒都送我那儿去吧。”
舒玉没什么异议,第二日将小厮送来的契书签了便让他们把辣椒拉走了。
铺面看了好几天都没消息,一般是急不来,但张东升没道理这么慢,正当舒玉打算去问问的时候,张东升带着小厮来了一趟,舒玉当时正好在堂屋看到了他,还以为是来店里吃饭的,没想到这人打了个招呼便走到了对门的铺面。
看到章斯文拿了钥匙给他开门后,她这才知道他把铺子定在自家店对面了,对此张东升的解释是她的店可以为酱铺带客,等铺子装修好之后,她的店里就不卖辣酱了,所有买酱的人都被推荐去对面酱铺,也算是快速积累一波客人。
制酱需要半个月左右,等酱铺装修好了,第一批制好的酱也可以卖了。当初她把几种酱的配方都卖给张东升了,这次制好的酱就是那几种。
做好后舒玉去尝了尝,祥福酒楼专业的大厨果然不一般,酱的口味上有些许调整,普通人应该尝不出太多区别,只会觉得吃起来的口感更好些。其他的事舒玉就没多管了,有张东升的人手在,不会出什么纰漏。
万事俱备,酱铺开得悄无声息的,张东升也没十分郑重地选日子,挑了个不错的时候就开门了。
酱铺的生意倒是还不错,以张东升的脸面,开业当天他的朋友都亲自过来捧场,一群富家公子坐着马车来,弄出不小的动静,连在舒玉店吃饭的客人都顾不上吃饭,出去看了好一阵热闹。来的朋友一人带了十几坛走,过路人看了都以为是什么极好的东西,也稀里糊涂地进去转了一圈。
店里的安排张东升听取了舒玉的意见,在柜台上摆了几碟子辣酱和馒头,还有专人负责往馒头里塞辣酱,迎客伙计卖力吆喝,见人就送。
这法子还真有用,不要钱的大白馒头谁会拒绝,原来只是来看个热闹,看完就想走的都留下来排队领馒头。尝过馒头的基本都买了,其中不乏舒玉店里的客人,还有把馒头装起来带回去的,舒玉瞧着之后也有人回来买了。
得益于开业前几日的活动,舒玉头一个月收到来自酱铺的进项便有几十两,这在县城已经算是非常高收入了,更何况卖的酱还挺便宜,可见这一个月卖了多少辣酱。舒玉算了算,剩下的辣椒撑到下一茬辣椒收成也还够,便没多想这事,店里还忙得不可开交呢。
整天忙碌的日子过起来有些混乱,舒玉有时都记不清当天是几号。直到有天早起舒玉在院子里走动时突然感觉到头顶有些湿润,一抬头才发现竟然下雪了。
她专注地抬着头看天,漫天飞舞的都是像鹅毛一样大的雪,看起来有些壮观,很快院子里就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雪。
“快要过年了。”旁边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舒玉转过头去,褚越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她轻轻嗯了一声,两人静默地看着这场雪。
这里的雪能一直下好久,舒玉去年就见识过了,等雪停估计能没过她的膝盖。时辰还早,在外面站得有些冷了,她便拉着褚越的手进了屋子里,余氏和两个小的坐在一块烤着火,见两人进来,狗蛋往褚衡身边凑了凑,给两人空了更多位置出来。
舒玉坐在火炉边,看着屋里的人莫名就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去年过年时她还没有恢复记忆,只以为自己新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她的心里其实是有些惶恐的,以至于她现在回想起来,都没有关于去年过年时的印象了。
狗蛋今年的变化也很大,刚来时瘦瘦小小的一个,蓬头垢面,脸都瘦得凹下去了,现在人抽条了,脸上也多了些肉,看着也是长得不差的一个俊小孩。
她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快要过年了,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挨在一块坐着的两人思考了一会儿,一起摇了摇头,狗蛋先开口道:“东家给的已经足够多了,我很满足。”
褚衡则是皱了一会儿眉头,小大人似的道:“衡儿有爹娘,有祖母,还有狗蛋哥哥。”
听到儿子嘴里喊的狗蛋两个字,舒玉觉得不太好听,平日里她叫狗蛋的名字少,再加上这是他父母起的,她一个外人也不好贸然给他改名字,但孩子出去总得有个大名,想到这舒玉犹豫道:“狗蛋,你想不想有个大名?”
“请夫人赐名!”狗蛋没有丝毫犹豫,这一年的相处下来,他已经将二位东家视为亲人,赐名又有何不可呢。
“你随你父亲姓万,名的话,我希望你往后的的日子能平安顺遂,相信你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既如此,便取一个‘安’字可好?”
“嗯!”狗蛋用力点头,心里默念着自己的新名字,万安,万事皆安,是个好名字。
虽然两个小孩没有要什么东西,舒玉还是惦记着,正好将近年关,店里客人没多少,舒玉便带着褚越打算去一趟府城给两个孩子买些东西。
两人去车马行找老钱,本想租个车自己赶,正巧老钱近日都在两地来回,他也要去一趟府城,两人便坐了趟顺风马车。
从出门开始,路上的行人就络绎不绝,等到了府城,老钱架着车马走到城门前,城门口都排起长长的队伍了,都是从周边县城来置办年货的。
三人排了小半个时辰才进城,老钱将两人送到街道口就先去别的地方做他的事了,舒玉牵着褚越的手艰难穿行在人群中。县城还是不比府城人多,她以为之前赶集就算是人最多的时候了,没成想到了府城,她俩只能随着人流走动,逆流都困难,好在街道比较宽,否则转个身都难了。
街边小摊已经有了年味,各种画糖人,卖糖葫芦,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舒玉在其中穿行了一会儿,手上就多了许多小玩意儿,草编的小动物,拨浪鼓,糖葫芦,蜜饯,她玩过尝过后一股脑塞给了褚越。
等过了这片摆摊的街,人少了些,两边都是店面,舒玉目的明确地带着褚越进了一家成衣店。
过年嘛,除了好吃的好玩的,就是要穿新衣服了,她来之后还没在成衣店里买过做好的成衣呢。
她去年在县城的布行里扯的布也用得差不多了,今年荷包鼓了不少,正好给家里一人买一件料子好的衣服。
成衣店里的衣服款式多了许多,大多用的是绸缎,看起来十分有光泽,衣摆处绣的花样也繁杂惹眼,让舒玉这个现代人开足了眼,恨不能将整个成衣店搬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