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豆腐酿肉
成衣店男女成衣分别在两个方向,左右两侧的人却差不多都是妇人,丫鬟等,舒玉两头都看了看,男装那边人少些,便先往那头去了。
去年家里还只有褚越和褚衡两个男子,今年多了万安,他又是个不爱伸手要东西的性子,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用月钱买的,也不在意合不合身,舒玉早就想替他置办一身衣服,也算是新年礼物。
她对衣服料子不是特别了解,不像那些用手一捻就知道好不好的人,舒玉挑衣服就看软不软,软就是好,之前她就是这样买的布。不过成衣店还是有些不一样了,光是花色都让舒玉挑花了眼。
首先把太过鲜艳的颜色去掉,像什么粉的,红的,绿的,都不太衬家里人的颜色。褚越和万安肤色都不算特别白,穿深色会更精神些。
至于年纪小的褚衡,穿什么都好看,舒玉看了一圈下来,看中了一件红色的小袄,领子和袖口都带着白色的毛,看上去挺舒服,穿着肯定很可爱。
男人的买完了女人这边也快,舒玉老早就瞧见了挂在高处的一套红色衣服,看起来跟买给褚衡的那件很像,只是缎子上的花色更丰富些,花鸟的图案是用银色的绣线绣出来的,舒玉仔细看了看,估摸着上面绣的是喜鹊,寓意也不错,没多犹豫便买了。
余氏的新衣服她选的是暗红色,穿上不显老。五套衣服一共花了六两银子,的确不便宜。
来都来了,现在采购年货也不算早,舒玉便干脆拉着褚越一条街走了一遍。途中还经过了一家酱铺,她走在路上突然闻到辣椒的味道,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没成想抬头一看发现了一家酱铺,店外排着长队,再细看铺子外边挂着一面写了张字的旗子,舒玉这才意识到这是张东升的铺面。
这家铺子大概才开没几天,舒玉看到好几个伙计站在门口发馒头,张东升这是把县里的法子搬过来了,看这个样子,她这个月能拿不少分红,想到这点,舒玉心情更好了,买了一堆花生瓜子提着也不嫌重。
等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到了约好的地方时,老钱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见这夫妻俩买完东西回来了,老钱帮忙提了几个,几乎堆了半个车厢,好在车里就坐了她们两个人,放下东西后还算宽敞。
车厢里除了舒玉买的东西之外没有其他的了,老钱看起来什么都没买,她好奇地对着车门外问道:“老钱,你家的年货都买好了吗?”
老钱很快回了话,隔着一道车门听起来有些模糊,“我娘已经备好了,就差贴春贴了。”
春贴?舒玉本想问问什么是春贴,后又想起来,她还未出嫁的时候家里过年长辈贴过春贴,跟春联是一个意思,只是比较简陋,贴上一张红纸,纸上写着“宜春”二字,有辟邪除灾,迎福纳祥的寓意在里头。
说到春贴,舒玉发现自己什么都买了,就是这个没买,她转头看着褚越道:“家里有备春贴吗?”
“岳母前几天似乎拿了一些春贴来。”
“娘什么时候来的,我都没见着。”舒玉每天早早地就得在厨房备菜,一般只有下午那段时间能出来走走。
褚越回想了一下,“岳母来得早,你那时在厨房里,她送完春贴就离开了,特意嘱咐我不要惊扰你。”
舒玉没忍住拍了他一下,这男人有时候还真有点憨,“下次还是要叫我,我也好久没见娘了。”
男人淡淡应了一声,抓了舒玉不安分的手拢在掌心给她保暖,舒玉像个小猫似的,被捏住了手就像被掐住了后脖颈似的,整个人立刻就安静下来。
老钱在外面可听不到车厢里的情况,他直接将车驾到了舒玉店门口,他本还想帮着拿东西,被舒玉制止了,载她们去镇上已经很辛苦,她可不好意思这么麻烦他,留他吃饭的提议也被婉拒,舒玉也不好再多留人,道别后就看着人驾车走了。
听到门口有动静,万安从后院跑了出来,舒玉跟他对视了一眼,一下就看到了他手上拿着的红纸,“你这是在贴春贴?”
万安顺着她的视线往手上看,拿着春贴的手下意识地晃了晃,“闲着没事,正好将这些春贴贴上。”
看他后院已经贴得差不多了,舒玉没忍心告诉他离过年还有几天,他的春贴贴的稍微早了点儿,索性接过他手中的春贴,两人一起将大门处也贴好了。
将工具收拾好,舒玉在一堆年货里翻找了一会儿,年货拿回来还没有放好,在这一堆里找东西有点麻烦。好在她分拣了一会儿总算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一个棕色的包裹,旁边还有几个不同颜色的。
舒玉将棕色的包裹拿出来递给站在一旁想帮忙的万安,“给,你的新年礼物。”
万安惊讶了一瞬,伸手接过,想打开看看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便拿着包裹去了后院,大概是回房了,眼尖的舒玉还看到这人脸红了一片。
促狭地看了万安一眼,舒玉把剩下几个包裹提在手里,剩下的东西都交给褚越,她则空出一只手来牵上了迟来的褚衡。
东西都放好后舒玉便去了堂屋烤火,万安想必是看了包裹里的东西了,看上去挺高兴,嘴角极力控制也还是止不住地上扬,就连舒玉让他去买豆腐都没问什么便飞快地去了。
许是舒玉让他买得多,回来时万安不仅带了一屉豆腐,还带了一包豆腐渣,舒玉一问,原来是万安把摊子上的豆腐包圆了,卖豆腐的阿婆准备回去,便把留在背篓里准备丢掉的豆渣一并送给了他。
“不知道这能不能做好吃的,”万安挠了挠头,他其实没吃过豆渣做的东西,“应是能的吧?”
“能!”舒玉斩钉截铁,还挺喜欢今天这点小惊喜。
在她的家乡那边,快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是做豆腐,这边似乎没有这个习惯。买来的豆腐大部分都要煎成油豆腐,比较好保存,这是一个大工程,一时半会儿也煎不完,舒玉便干脆先把豆腐渣做了。
拿回来的豆渣是过滤干净已经揉成团的形状,再往里打几个鸡蛋,放入面粉,盐和胡椒粉之后搅拌均匀成一个面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按扁之后就成了豆渣饼。之后再把豆渣饼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可以吃了。
舒玉把饼捞出来放了一会儿,伸手捏了一个用嘴叼着,剩下的便叫狗蛋端出去大家一起吃了。
一盘子豆渣饼把褚越引进了厨房,舒玉见他走进来笑了笑,“你怎么不在堂屋烤火?”
“来帮你。”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舒玉自然不会跟他客气,先让他把油倒锅里,煎豆腐得倒大半锅油,这样不会粘锅,煎得也快些,顺便把人留下来烧火,嘴上还不忘嘱咐,“火小一点儿。”
舒玉数了数,万安买了二十来块豆腐回来,留两三块新鲜豆腐晚上吃,剩下的豆腐一半煎成扁长形的,一半煎成豆腐泡,做法也更多样些。
把长条形的豆腐切好后,舒玉便直接端给了褚越,让他等油稍热些的时候慢慢放下去,她自己则继续切豆腐泡要用到的豆腐。
煎豆腐泡的豆腐要切厚一些,两厘米左右,不然鼓不起来,煎之前要先蒸上一刻钟,然后才能下油锅煎。
将这些处理完后,褚越那边的豆腐还没煎好,舒玉还出去烤了一会儿火。
等所有豆腐都煎完,天已经擦黑了,天上又洋洋洒洒地下起雪来。
好在下午的那一碟豆渣饼填了填大家的肚子,此时都没感受到饥饿,舒玉便有功夫琢磨些麻烦的菜了。家里买的肉还没吃完,是一块带着些肥的瘦肉,正好有新鲜炸出来的豆腐泡,舒玉便想着两样放一起做,做个豆腐酿肉来吃吃。
瘦肉剁成肉泥,放入调料调好味放一边,豆腐泡从上面切开一片缝隙但不切断,把豆腐泡白嫩的内里掏出来,中间塞上调制好的肉馅,再把切开的那一片盖回去。
舒玉示范做了一个成品出来,剩下的便交给了他们,她则用留的几块新鲜豆腐做了道汤,豆腐做汤通常豆腐的味道比较淡,舒玉偏好多煮一会儿,好在买的豆腐不算嫩,久煮也没散掉。
等她的汤做好,那边的豆腐夹肉也处理好了,这道菜做起来就更简单了,锅里倒上少许油,把豆腐夹肉放下去煎一会儿,放调料之后再倒一碗水淀粉,撒上一些辣椒圈,盖上盖焖几分钟收汁就好了。
豆腐汤里放了一小碗肉提鲜,肉的香味区别于其他的味道,无论放在哪道菜里都能让菜的味道更上一层。
豆腐酿肉的味道会更重些,油豆泡吸满了汤汁,内馅的肉比较弹牙,又不会太柴,一丝辣味起到提鲜的作用,不至于辣过头,但存在感十分鲜明。
等吃完了饭,时辰已经不算早,这时候出去也太冷,两个玩心重的小孩索性在院子里打起雪仗来,舒玉眼热,不动声色地加入了队伍,头一下就扔到了褚越脸上,恶作剧太成功的她怂得赶紧跑了。
但会让她这么轻易跑掉就不是褚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