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二章
“开、船、喽——!!!”
清晨天还未亮,奔涌的水声之上,一声高昂号子划破长空,惊起两岸群鸟四散。
一艘大型渡船缓缓驶入江中。
巴府地界,高山大川交错,刚行过山路又要转水路,柳琛云来前就谢绝了巴府太守要派驿舫来接的好意,与贺维年一同坐上了这艘民间渡船。
这本是一艘商会用来运货的船,但为了扩大营收,会在运货的同时顺便载客赚路费,久而久之,这船的航行路线上形成了八个站点,人们也会根据商会固定的开船时间前往站点等待。
此时船上的人还不多,柳琛云坐在靠近甲板位置上,江风吹来带着清晨的寒凉。
在渡船临近下一站时,柳琛云注意到岸边山路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缓慢移动的光亮,渡船的速度很快,但那些光亮很快就被甩在了后面。
到站后,因为搬货船停靠了大约一炷香时间,天也渐渐亮起来,柳琛云站在甲板上,被岸上一条特殊的队伍吸引了目光。
那群人大多年纪偏大,有的背着背篓,有的用扁担挑着竹篮,背篓和竹篮中是装得满满当当的瓜果蔬菜之类。沉重的背篓和扁担让他们步伐沉重,直不起腰,裤脚和鞋都被泥泞浸透了,他们在寒气还未消退的早晨不时用脖间挂的帕子擦着汗。
天亮前山路上的光亮就是他们手中或是绑在担子前的灯笼发出的。
他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柳琛云不禁想着,从在船上注意到光亮到现在,这段对渡船来说只需半盏茶功夫的路,他们走了半个多时辰,但显然他们不是突然出现在山路上的,在自己注意到他们之前,他们又走了多久多远?
“贺维年,我们下去看看。”柳琛云叫醒在船舱中打盹的贺维年,下了船。
渡船停泊的地方是在松远县城中集市附近,柳琛云远远地跟着那群人,果然,他们在集市中停了下来。
“柳大人,你跟着这些卖菜的嬢嬢叔叔做什么?”贺维年不解道。
集市中已经陆续有人前来,嬢嬢叔叔们卸下背篓,在地上铺好摊子,边擦汗边开始吆喝。
柳琛云:“我在船上注意到他们走了很长一段山路到这里来。”
“唉——”贺维年叹息一声,“他们卖一天菜赚的也不多,自然是舍不得坐船的,西南有太多这样的底层百姓了,柳大人,你是想做什么吗?”
“既然看见了,那自然是要帮的。”说着,柳琛云往前走去。
“洋芋!洋芋!白菜洋芋鸡蛋蒜头!!”一位衣襟上别着两朵黄果兰的嬢嬢卖力地吆喝着,见柳琛云走近,忙招呼道,“小伙子,买点洋芋吗?我这里还有白菜,蒜头,鸡蛋也有,看你要啥?”
“洋芋怎么卖的?”柳琛云蹲下挑了起来,鼻息间闻到一股清透的花香。
“一文钱两斤,你尽管挑,我这洋芋都是从地里现挖的!”嬢嬢自豪道。
“你们过来一趟还挺远吧?”柳琛云一边挑土豆一边用闲聊般的语气问道。
“是远啊!”嬢嬢道:“我差不多四更就要起来去地里摘菜,摘完还要洗一洗,背上背着,手里还挎着,要走两个时辰才到这里,赚的都是辛苦钱。”
“这临水的山坡路不好走,没有更近的路吗?”
“就属这条路近喽!”开口这位是一旁的大叔,“另外的路就要翻高山了,更难走。”
大叔插完话还不忘推销一下自己的菜,“小伙子,要不要买点莴笋跟藠头回去,凉拌很好吃的!”
柳琛云:“好,我看看。”
“小伙子小伙子!来点牛皮菜吧!你看看,很新鲜的!”
“茴香!卖点茴香吧!买回去煎粑粑!”
“买点胡豆吧小伙子,这几天不买就要等明年喽!”
周围的嬢嬢叔叔们也跟着热情地拿着自家的菜到柳琛云眼前推销起来,柳琛云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回应谁,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好好好,我都买点。”
贺维年从早点铺抱着一大包热腾腾的早点过来时,柳琛云已经挑了一大堆菜正在付钱了。
“柳大人,你这?买这么多!”贺维年目瞪口呆。
一听贺维年叫柳琛云“大人”,周围卖菜的嬢嬢叔叔们疑惑又惊讶地面面相觑。
柳琛云:“把早点分给大家吧。”
“各位嬢嬢叔叔,赶路辛苦了,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吧,这是柳大人给大家买的早点,来,嬢嬢,拿着,”贺维年分发起来,“大叔,接着。”
大家拿着手里冒着热气的包子馒头发糕,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
“你,你真是当官的?”一位嬢嬢问道。
柳琛云点点头,“大家先吃吧,我只是来了解一下情况,而后也好尽快帮你们解决一下赶路的难题。”
“他叫你柳大人,”一位大叔嚼着包子道,“你是不是那个...那个叫...就是最近刚当上大官的那个?”
柳琛云:“应该...是我。”
“哎呀!”面前的嬢嬢连忙把刚收到手里的钱往回送,“那我可不能收你的钱啊!你快拿回去,你看你这又是给我们送吃的,又是要帮我们解决问题,我虽然是农妇一个,可也是有良心的,我这摊子上大人看上什么菜,随便拿!”
“你看你这么大个官还能想着我们这些山里不起眼的百姓,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
“就是就是,我们哪里还能收大人你的钱啊!”
周围大家都附和着要把钱退还给柳琛云。
“不不不,乡亲们,各位嬢嬢叔叔,你们听我说,”柳琛云郑重道:“我虽然是当官的,但本质上我和你们都是一样的......”
这时,一旁贺维年熟练地掏出了素材册子和干墨毛笔。
“脱下官服我就是个普通百姓,这个官的名号绝不是用来占便宜的,我从百姓中走出来,从你们的身边走出来,那为你们做事就是我的责任。而所有百姓也绝没有不起眼一说,一栋房屋若是没有坚固的地基那它必定不能历经风雨长久存续,从今以后,西南的每个官员亦会是如此,官的权力再不会是向下的打压和侵占,而是庇护和托举。你们从来都不是不起眼的百姓,你们是整个元齐的根基。”
贺维年越写越快,后面字迹直接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