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马屁
第312章马屁
崇德帝随即将目光落在了童阁老身上。
“童爱卿,朕听完他们的话,还想听听你是怎么个想法的,以及你是如何看待朕这三个儿子提出的对策优劣。”
话音落下,童阁老似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的起身道。
“臣遵命。”
“臣以为,三皇子殿下所言当下大周之窘境,一为户部捉襟见肘,二为边患难防,三则是朝廷内外交困,贪腐横行,此三者并未说错。”
“只是这三大弊病该如何处理,又从何处理,确实一件大学问。”
“如晋王殿下所言,那便是一切遵照旧制,无需有何改变,我大周去年历经各种艰难,终能平稳渡过,的确是旧制发挥了作用。”
“然而大周去年所遭遇之事,又何尝不是因为种种旧制过于陈腐所导致呢?”
“交州土地贫瘠,却与内地交同样的税,当初太祖皇帝初定交州时,交州以军户为主,且经常打仗,故而有银子交税,可这些年交州已是农户为主,交州之地并不适合耕种,却也收合内地同样的税银,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久而久之,若是朝廷不变,那自然会引起交州民怨沸腾,乃至于发生兵变叛乱。”
“而九边军镇不变,则也是不行的,去年萝兰人声东击西,交州密西两地陷入困境,当时是何等危机?乃至于朝中众臣都开始商讨是否要迁都了?”
“敢问,九边军镇旧制不变,莫非我大周每年都要来一次这样的迁都之议吗?”
“至于贪腐问题,原本就是因为旧制过于陈腐,才让这些蛀虫钻了空子,所以臣以为,不变当然是不行的,至于说变到什么程度,则是需要圣上与我们共同议论后决定的。”
话音落下,崇德帝脸上带着笑容,欣慰的点了点头。
“阁老言之有理啊!”
这话一出,晋王赵祯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虽然刚才崇德帝对他所说的没有直接发表什么,但是此刻借童阁老之嘴,几乎是已经把他要说的都说了。
而这时童阁老又缓缓看向赵筠。
“至于二皇子所言,臣以为也没有什么道理,我大周连年干旱,中原几地盗贼蜂起,朝廷户部吃紧,每年光是赈灾维稳的银子都不够花的,更别说还能打仗了。”
“殊不知大军一动,粮草先行,如今我大周要同时对匈奴和萝兰开战,户部哪来儿的银子呢?”
“老臣话说的难听,还望陛下治罪。”
崇德帝脸上笑容不减,依旧只是摆了摆手。
“无妨。”
“朕既然说了今天名义上是家宴,诸位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今日绝不因言治罪!”
“何况你说的朕以为有理!”
话音落下,就见赵筠也顿时脸色微变。
这一刻他和赵祯的想法几乎差不多,崇德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否定了他们俩,莫非是要借童阁老之口,认可赵楹给出的对策?
就见这时童阁老的目光终于落在了赵楹身上,他微微拱手道。
“三皇子殿下所言虽然有道理,但是正如刚刚二皇子殿下所说的那样,两地开关,虽然可以缓解户部难题,但问题是军户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如果军户问题解决不了的话,贸然开关,其实反而会引得这些军户不满。”
“我大周的军户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的八十万户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五百万户,这五百万军户若是没了生计,只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臣的看法是,三位皇子所提的对策,各有可取之处,也各有思虑不足之处。陛下圣明,应当从中择优去劣!”
说到这里,就见赵祯赵筠两人齐齐松了口气。
童阁老这话也算是谁都不得罪,没有肆无忌惮的站在赵楹那边。
而崇德帝这时也摸了摸胡须,表情淡然。
“他们三人,都有所思虑,尽管有不当之处,朕也算是欣慰。”
“陛下圣明!”
童阁老微微躬身,随即又说道。
“陛下,如今大周真正的命脉其实还在财政,如果能解决内地的财政问题,则其他问题要简单的多,臣以为,倒是可以先在某地进行变法,改革旧有陈腐制度,制订新的规章,提高效率,减少贪腐。”
“若是推行的新政在某地反应很不错,我们可以再将其推广到其他地方!此法既可以保证能看到新政是否有效,同时也不至于风险太高,可谓万无一失!”
崇德帝点了点头。
“爱卿言之有理。”
“朕和你所想的一样,等到年后,便召集内阁六部的官员,商议新政措施,这件事届时也由你童爱卿来负责吧!”
“臣遵命!”
崇德帝这时又将目光扫过大殿。
“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除了童爱卿和朕的三位皇子,朕也想听听你们这些人的想法。”
话音落下,却见一直站在赵筠身后不远处的尤春这时站了出来。
尤春拱手道,“陛下,奴婢其实有一个想法,不知该讲不该讲?”
崇德帝脸色淡漠,“你说。”
“陛下,奴婢以为,既然要整治贪腐问题,那便应当加强对百官们的监督,所以如同东厂西厂还有锦衣卫都可以增加一些人数,同时给他们更大的监督百官们的权力,一旦有情况,便立刻向圣上汇报,如此,可以保证这些贪官污吏不敢再作奸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