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质问
第146章质问
“三殿下当真上前说了那番话?”
东厂正堂,尤春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那两名押着海毓受完廷杖的太监低眉顺眼地侯在尤春跟前,听着尤春的问话,忙不叠点头道:“回掌印话,奴婢们瞧得真切,三殿下看上去冷心冷面的一个人,竟也会主动上前问话。”
“三殿下?”尤春自言自语,片刻后一声轻笑,“这三殿下年初开始进出二殿下府中,难不成他也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
“掌印,咱们可要盯着三殿下?”
“盯着他做什么。”尤春对赵楹不感兴趣。
望都城内最不缺的就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不受宠的赵家人,没有任何价值。
“派人知会二殿下一声,三殿下会不会碍事,他自有定夺。”
“是。”心腹余嘉南低低应了一声,片刻后又听见尤春道:“海毓如何了?”
“听说受了廷杖之刑后便被一名文官接出宫了。”
“让人去海府盯着,这些日子动荡,海府有什么动静,都及时回禀上来。”
“是。”
海毓是被谢临接出宫的,自从得知海毓被要受廷杖之刑,谢临便在东华门外头候着,给看守东华门的侍卫塞了银子,那边海毓二十棍一受完,这边谢临便连忙跑了过来,将腰腹处血肉模糊的海毓从长凳上擡了起来,半抱着将人挪出了宫。
海家的马车停在宫门口,空青和榕伯见到谢临扛着昏迷的海毓出来,一老一小吓得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空青,”谢临时常出入海府,早就与空青混了个脸熟,他一届文弱书生,海毓半搭在他身上委实有些受不住,“快过来搭把手,你家公子要滑下去了!”
说话的功夫,原本还昏迷不醒的海毓回魂似的突然睁开了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空青看了半响,嘴唇蠕动,也不知想说些什么,还没等他开口,他便又合上了双眼。
“公子,您说什么?”
空青没有听清,站在海毓边上的谢临却听得一清二楚,一声轻的近乎听不清的‘云楼’从耳边飘忽而过。
马车慢悠悠从宫门口驶过,谢临等人都是书生,听不见那些不属于街巷的嘈杂的脚步声,若是海毓此刻清醒,便能清楚得知道,身后究竟有多少人马在尾随他们回府。
卜春轻功好,躲在暗处,饶是他如此小心都差点被锦衣卫发现行踪。
卜春混入了人流如织的街巷,悄悄从鹊苑后门溜了进去。
穿过前厅,走进这座海毓住了大半个月的院子,卜春悄无声息地摸进了书房,在看到坐在书桌前写字的赵楹后他松了口气。
“人回去了?”
“嗯。”
“这么晚才回来,出什么事了?”
“碰上了锦衣卫。”
卜春话音落下,赵楹搁了笔,眉头紧皱:“东厂竟然连锦衣卫都出动了?”
“不光出动了锦衣卫,属下看那架势,怕是要将海府围困成一个铁通才罢休。”卜春原本还打算偷偷溜进海府瞧一眼海公子,好让自己主子放心,可他还没靠近海府呢,就察觉出了不对劲。
也是得亏了他耳聪目明,才在锦衣卫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提前离开。
“主子,锦衣卫盯着海府,咱们只怕短期内没法接近海公子了。”
赵楹沉默片刻,将手边的帖子丢到了桌边,卜春顺手捡起来看了一眼,心中暗暗一惊,二皇子来消息了。
赵筠送来的信不过寥寥几语,赵楹扫了一眼便丢尽了香炉中,卜春见他神色不虞,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子,二殿下说什么呢?”
能说什么,不过是又一次的试探。
今日东华门前赵楹没忍住上前替海毓解围,宫中耳目众多,自然而然便传到了赵筠耳中。
“主子,容小的多嘴一句,如今二殿下盯您盯得紧,海公子那边,咱们还是得……”
这道理赵楹自然知道,只是他总是忍不住。
见赵楹神色沉默,卜春默默叹了口气,静悄悄出了书房。
院子中安静的只剩下穿堂而过的风声,卜秋出府办事去了,这院子平日里旁人进不来,卜春有些无聊地叹了口气,颇为怀念海公子住在鹊苑时候的热闹。
只是不知道这热闹,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这边鹊苑静寂一片,海府里头却乱做了一团。
海毓血肉模糊地被擡了回来,海清风见了人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还是谢临脑子转得快,马车还没到海家就让空青请大夫了。
前脚海毓回来,后脚空青便拉着望都城内最好的大夫上门替海毓诊治。
文臣多风骨,因而受刑都是被称作‘赐廷杖’,朝堂上有资历的老臣大多受过廷杖,单说海清风,年轻时候一身硬骨头,先帝被他气得不行的时候也叫人给过他几棍。
廷杖有轻有重,死在东华门前的文官不是没有。
“海大人,”大夫替海毓换了药,拎着药箱走到海清风身边,“公子腰腹处伤势较重,这半个月得安心躺在床上静养才是,切勿动弹。”
“老夫谨遵医嘱。”
“还有就是……”大夫欲言又止,海清风见他如此连声道:“还请老先生直言。”
大夫叹了口气,“老夫从公子的脉象上来看,公子这一年来气血亏损,前段时间许是缠绵病榻,脉象虚浮,再加之右腿旧疾,若长此以往,总归不是长寿之兆……”
“这!”海清风大惊失色,“先生所言……”
“海大人,老夫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