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灭楚之战(一)
我曾在无数个清晨和黄昏,派遣使者携带着橄榄枝与盟约书,踏上去往楚国的漫长道路。他们的任务是说服楚国加入我们强大的联盟,以共同抵御四周的威胁。然而,每一次使者们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却带着失望与沮丧归来,因为楚国的统治者们似乎铁了心,对我们的邀请置若罔闻,屡次三番地予以拒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发生了不利于我们的变化。自从楚国掌握了回回炮这一强大武器后,他们的态度变得越发傲慢无礼。他们似乎认为,拥有了这种强大的火器,便可以高枕无忧,完全不再将我们的联盟放在眼里。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面对他们的挑衅与轻蔑,我深知,若不采取行动,我们的地位将会岌岌可危。
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我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我将我的军队分为五个部分,每支部队都像一条蛰伏的巨龙,准备苏醒,向楚国发起猛烈的攻击。这五路大军共有12500名勇猛的士兵,他们承载着我的期望与命令,浩浩荡荡地向楚国进发。
每一支部队都配备了最为精良的装备:100辆坚固的坦克、100辆威猛的回回炮车、100辆用于后勤补给的运输车、1000名敏捷如风的轻骑兵、1000名身披重铠甲的重骑兵、1000名全身披挂的重甲兵、5000名配备连弩的远程射手以及1000名后勤人员。这些后勤人员中,有技艺高超的军医、烹饪美味的厨师和经验丰富的后勤管理人员,他们的存在是保证军队战斗力不受损耗的关键。
我们的部队不仅是勇猛的战士,更是一支全机械化的军队,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我们的准备工作迅速而高效,仅仅半个月后,我们就开始向楚国进军。由于准备充分,我们仅仅用了3天的时间,便抵达了楚国边境,这时候的楚国在长江以北还有一大部分土地。
秉承着“将来我们都是华夏一家人”的宏大愿景,我秉持着尽可能劝降、减少无谓伤亡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并制造了一种独特的战争工具——喊话车。这辆喊话车实际上是一辆装甲加固的蒸汽车,只是在车顶上加装了一个巨大的铁皮喇叭,以扩大声音的传播范围。
首先进入楚国边境的是东二路军,他们到达的城市是巨阳,巨阳这座城市曾经是楚国的旧都,城墙厚16米,守城的大将军叫熊天翔,曾将参加过几十场攻城战,对攻城和防御都有着不错的经验。
是我军逼近这座城池后,我便命令部队在城外两公里处布下严密的阵势。随后,我挑选了一名嗓音洪亮的士兵,让他乘坐喊话车,朝着城中的敌军发起劝降的喊话。以下是喊话的内容,字里行间充满了诚恳与威严:
“城中的勇士们,请听我一言!尔等已被我军重重包围,外援断绝,粮草即将耗尽。吾军乃仁义之师,对降者概不杀戮,愿以厚礼相待。若尔等愿意归降,官职职位依旧,财物不损,百姓安居乐业。何必负隅顽抗,无谓地增加伤亡呢?速速归降,共同成就大业!若给你们一个时辰仍不投降,我们将发起第一轮炮击。炮击过后一个时辰,若尔等依旧负隅顽抗,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炮击。倘若第三轮炮击后仍不见降,我们将发起全面进攻。”
在城门前进行一番激烈的喊话后,我们会驾车离开。一般情况下,敌军不会攻击,因为即使楚国人性格粗犷,也知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原则。然而,为了确保安全,我对喊话士兵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护,即便是万箭齐发,也难以伤及他们分毫。
第一轮的喊话后,敌人根本没放在心上,当然这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我们的高科技喊话车,其威慑力绝对不容小觑。这辆车的防护力堪称坚不可摧,宛如武装到了牙齿。守城的将军毕竟也是经过战火的洗礼,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怎么可能被简单的言辞所震慑。
一个时辰后见城内没有什么动静,我命令将炮口对准城门,五发炮弹的齐射。经过五发炮弹的轰击后,即便是再坚固的城门也会轰然倒塌。这样的先轰炸城门战术,既展示了我们的军威,也为敌军留下了投降的余地。
城门倒塌后,楚国士兵立即引起骚动,还没开始打呢!城门就破了,那还打个鸡毛呀!熊天翔果然是百战老将,立马安慰士兵,莫怕,只是城门破了而已,趁敌人还没攻上来,立马用石头把城门堵死,士兵们一听有道理,一刻钟的时间就用石头把城门堵死了。见我们这边没了动静,熊天翔以为我们没辙了,然后哈哈哈大笑!!面上在笑我们没辙了,内心暗自庆幸,幸亏没早早投降,不然丢死人了。
目击楚国士兵坚定的抵抗姿态,我果断下达命令,让十五门威武的大炮同时对准了三个战略位置上的城墙进行毁灭性的轰炸。我特意指示炮手们选择人烟稀少的城墙进行炮击,以减少不必要的无辜伤亡。随着一声严厉的命令,十五门大炮齐声轰鸣,犹如雷霆万钧之力,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每一枚炮弹都携带着摧毁性的冲击力。
城墙上的砖石在炮火的猛烈撞击下四分五裂,碎片如雨后春笋般四散飞溅,尘埃弥漫在空气中,遮天蔽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瞬间将城墙上炸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缺口。砖石在爆炸的冲击波中四处飞散,烟尘弥漫,形成了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城墙的轰然倒塌,不仅带走了它的坚固与雄伟,也让楚国的守军深刻感受到了双方军事实力的悬殊。他们明白,在这轮炮击之后,数百门火炮将紧跟而来,那时,正面城墙将不可避免地彻底崩溃。
失去了城墙的庇护,敌人的防御体系将如沙丘般土崩瓦解。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他们或许会意识到,继续抵抗只是徒劳无益的挣扎,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
熊天翔大将军心中所想,楚国每一位士兵也都清晰感知。此时,一位机智的士兵忍不住开口询问:“大将军,我们是否应该用石头将毁坏的城墙重新修补起来?”
熊天翔大将军疲惫地摇了摇头,他突然感觉自己老了许多。他沉重地说:“罢了,罢了!原本以为我们一万人对抗三万人绰绰有余,却没想到华夏联盟的武器如此犀利。再战下去,不过是让更多的士兵白白牺牲。我们投降吧!”随着他举起白旗,楚国军队正式宣布投降。原本预计能够坚守三个月的城池,没想到在三个时辰之内便已投降,熊天翔心中愧疚不已,最终选择了以死明志,拔剑自刎。
我在远处用望远镜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不禁感叹:“熊天翔大将军,真英雄也!进城后一定厚葬他,并且要善待他的家人。”随着楚国士兵的投降,我们也算是攻克了这座城池,将城楼和重要的地方挂上了我们联军的国旗,而且用了最少的伤亡,这也是我们攻克的楚国第一座城池。我命令士兵进城后不得骚扰百姓,与此同时,我们进城后果断废除了解放区的奴隶制,让那些曾经被束缚的灵魂重获自由。我们按照人口数量公平合理地分配了土地,让每一位种地的老百姓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希望。楚国的税率是30%,我仅向农民征收了十分之一的粮食作为税收,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并且答应在这里建学校让每个适龄的孩子都能读书认字。
对于那些地主,我们剥夺了他们的土地所有权,让土地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但我们并没有触及他们的私人财产,更不会伤害他们家人的生命。因此,一路上我们的推进几乎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楚国的百姓纷纷欢迎我们的到来。
就这样,我们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攻占了长江以北楚国所有的城池。如今,整个长江以北地区都飘扬着我们联合国军的旗帜。这些旗帜迎风招展,彰显着我们的胜利和荣耀。每一座被攻克的城池都成为了我们的据点,士兵们严阵以待,守卫着这片新的领土。百姓们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统治,生活渐渐恢复平静。而我们的军队则继续向南方推进,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