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人要活着还得靠气血精津液
第16章人要活着还得靠气血精津液
“说到藏象学说,就不能不提到气、血、精、津液。由于有气、血、精、津液这些物质,生理机能才可以获得滋养。”我继续讲解。
01气
“常言说‘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口气’,人要活着真的要靠气吗?”吕先生问。
“是的,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属于阳,在体内无处不在。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辆高级的电动轿车,那么气就是电。没有电,电动轿车再好也无法运转;没有气,人体各个脏器也无法运作,人的生命也无法维持了。”我解释说。
中医学所讲的气,从大的方面讲,是指一切构成人体的物质,从小的方面讲,指人体内一种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人体绝大部分生命活动都是通过气的参与和推动来实现的。
◎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主要是禀受于父母先天精气(肾主之),食物中的营养精微物质(脾主之)和自然界的清气(肺主之)所组成。
提到气,人们会想到呼吸的氧气。那么,氧气算不是是中医学中说的气呢?不完全是。只有当氧气转化成人体的一部分时才是中医学所说的气,否则氧气只能算是自然中的气,而非人体中的气。所以,中医学的“气”和“脏”一样,不是完全解剖学上的概念,而是从功能来说的,是一种功能体。比如,肺气并不是指肺这个器官中存在的某种实际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而是指肺的各种功能本身;卫气也并不是指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体,而是指防御外邪的免疫功能,也可以说成是所有参与防御外邪生理活动的各种微观物质的统称。
◎气的类别
人体内的气,无处不在,就像一支军队,保护着整个国家。气在人体中不是作用同一的、平均分布的,而且是分工、有层次、分重点地工作。
按照功能和分布位置的不同,气又可以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五脏六腑之气。
宗气:存于胸中,推动呼吸和气血运行。
元气:存于肾中,推动生长和发育。
卫气:驻守在体表,随同营气分布全身,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节腠理的开合,是边防部队。
营气:驻守在血脉之中,循脉分布于全身,化生血液,营养全身,是押运粮草的后勤部队。
五脏六腑之气:驻守在五脏六腑之中,是维持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例如心有心气,心气不足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
此外,还有中气即中焦脾胃之气,经气运行在经络之中,为经络之气等。
◎气的功能
“气有什么作用呢?”吕先生问。
“上面所讲的几种气,虽然它们的名称不同,分布也不一样,但功能职责却是大相径庭的,总结起来有五点,小赵你还记得吗?”我有心要考考小赵。
“气有推动作用、气化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摄作用五种作用。”小赵回答说。
“不错。”我仔细讲给了吕先生听。……
(1)推动作用:气有很强的活力,像是高级轿车的强力马达一样,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运行、津液的代谢,都要靠气的推动作用。如果气虚推动无力,就可导致人体的生长发育推迟,或脏腑、经络的功能低下,血液运行不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2)气化作用:气能生化万物,滋养人体。如水谷精微的生成及转化为气、血、精、津液,饮食的残渣转化为糟粕二便等,全赖气化作用。
(3)温煦作用: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气就像是高级轿车里的空调,具有温煦作用,保持着人体的正常体温和脏腑的生理功能,并且使血、津液不致凝滞。如果气不能温暖全身,就会出现四肢不温、畏冷、脏腑功能衰退、津血运行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