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五脏六腑各司其职 - 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 陈华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五脏六腑各司其职

第15章五脏六腑各司其职

为了使吕先生对五脏六腑有个大概的了解,我问小赵:“你还记得《黄帝内经》里第八篇《灵兰秘典论》关于脏腑十二官的描述吗?”

小赵朗声回答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我点头笑道:“不错。古人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按功能分别赋予五脏六腑一个职位。人体的脏腑各司其职,使人体健康地运转。”

吕先生很感兴趣,问:“这些器官的职位有些我不太明白,可以详细一点解释吗?”

“当然可以,这些官位是按照他们的功能来分的,下面会一个个来讲解。我们要学的是它们的功能,而职位只是一个比喻,切不可舍本逐末。”我答道:“为了便于理解,我经常把人体比作一辆豪华精密的高级轿车,那么人的心脏就像轿车的马达一样提供动力,肝藏血就如同是轿车的油箱储存着维持人体生命的油,脾泌别清浊就好比轿车的三元催化装置分辨有害与无害的物质,肺主呼吸如同轿车的进排气管,肾主水可比作轿车的水箱。”

接着,我结合逐一讲解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特点。

01肝

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特点:通调气血。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清气相通应。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主藏血

藏血是储存身体的养分,古人通过最基础的解剖观察发现,肝脏是人体藏血量最多的一个脏器,因而认为肝主藏血,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肝主疏泄

疏泄则是指身体的疏通调节功能,古人把血液比作滋养人体生命的水,而木正是从水中生的,于是把肝脏的五行属性归于木,从而将“木喜条达”的特性转嫁到肝上。认为“肝主疏泄”,是指如情志的条达、气血的流畅、饮食的消化与排泄、水谷养分精微的输布与转化等,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情志和消化两方面:

(1)情志方面:肝藏魂,心藏神。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以心为主宰之外,也与肝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有“肝是将军,主谋虑”的说法。当肝功能正常时,则人的气血平和,心情舒畅。如果肝的疏泄太过,会出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或血随气逆而吐血、衄血。如果肝疏泄不及,则会出现精神抑郁、喜叹息、郁闷不安等症状。如果肝血不足,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精神疲惫、夜间多梦等症状。此外,如果情志不畅,五志过极,也会导致肝火上逆,出现面红目赤、筋粗气壮等症状。

(2)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时,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气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一旦肝的疏泄失职,就会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如肝气郁结的患者,除了有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外,也常有胃气不降的嗳气和脾气不升的腹泻等症状。

此外,肝的疏泄功能与血和水的运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肝的疏泄正常,则血液正常运行于脉中;如果肝的疏泄无力,则会肝气郁滞,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胸胁刺痛、月经不调,甚至会停滞而形成瘀血;如果肝的疏泄太过,比如大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则血液将会溢出脉外,而引起面红、目赤、呕血、衄血等各种症状。

“医案1:肝血虚”

2010年11月,49岁的魏女士来找我看病,她说自己一个月来总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脚经常不由自主地打哆嗦。

检查发现她面色苍白,指甲不荣,失眠多梦,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手足震颤或肌肉抽动,关节拘急不利,月经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舌淡苔白,脉细。

我告诉魏女士,这是肝血虚,应补血养肝,给她开了十全大补丸与归芍地黄丸。

我解释魏女士各个症状出现的原因道:

由于她肝血不足,不能向上营养滋润头面,因而会眩晕耳鸣,面白无华;肝血不足,冲脉、任脉失于充盈,因而月经量少色淡;肝血虚导致心血不足,血不足以濡养心,则心神不宁,失眠多梦;肝开窍于目,肝血虚,则目失所看,因而视力减退;肝之荣在甲,肝血不足以濡养指甲,则指甲失羞而不荣;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拘急不利;当血虚严重时,致使阳气偏于亢盛而形成虚风,虚风内动则肢体麻木,手足震颤或肌肉抽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