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按对穴位除病痛,最不花钱的养胃妙招(2)
第25章按对穴位除病痛,最不花钱的养胃妙招(2)
在生活作息上,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规律,吃饭定时定量,做到有节制,胃病患者有条件的话最好做到少食多餐。吃饭尽量坐着,不要站着或蹲着,细嚼慢咽,少吃或者不吃过辣、过冷、过酸的食物。把这些注意起来,对肠胃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保护。 消除恶心感的按摩疗法
肠胃问题的另一个症状就是常常会感到恶心,这倒不是说是什么大病,也可以算作一种症状。有人发病的反应很强烈,皮肤苍白、出虚汗、反胃,一般这种症状之后就是呕吐,当然也有干呕的情况。
恶心想吐的情况,尤其在暴饮暴食、大吃大喝或者吃了变质食物后就会出现。一般来说这是因为胃部无法消化吸收吃进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胃炎。有时候会将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有时候吐出来的是一些酸性胃液,伴随症状有口渴、胃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
急性胃炎也因体质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因为胃肠虚弱、过度操劳、精神不定等情况也可能产生急性胃炎。同样的食物给不同的人吃喝,有的人会因急性胃炎而感到恶心反胃,但有的人胃动力足、消化得好也没问题。对于急性胃炎来说,如果看作是普通的短暂症状而不加治疗,则有可能变成慢性胃炎或是胃溃疡等病症,所以说还是要加以重视。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我们一般会按摩以下的穴位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按摩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穴位图请见第229页)。
方法: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10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功效: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指压中脘穴左右2厘米处穴位,对急性恶心、呕吐具有莫大功效。
按摩天枢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穴位图请见第235页)。
方法: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
功效:可以有效地治疗或缓解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腹痛等。
按摩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前缘(穴位图请见第227页)。
方法:用大拇指按压穴位,10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
功效:可有效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摩腹疗法
取坐姿或者仰卧,左手覆盖右手,双手叠掌放在脐下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分钟,然后起身散步,走走路,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上述的这些方法,在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时,每日进行两三次,坚持一周就能够起到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效果。
多动动脚趾也能养胃
在咱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窍门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保健方法,我也经常给患者推荐,就是多动动脚趾就可以健胃。
从经络看,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中间,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所以从一般的情况来看,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
脚趾按摩对人体保健养生疗效很不错,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或按摩脚趾,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多多注意对脚趾的保健,长期下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养生功效。
脚趾位于人体的最底端,距离心脏很远,脚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所以我们想要养护肠胃,不妨平时多锻炼一下脚趾。
我们可以先尝试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5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锻炼,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抽出个10~20分钟,做2~3次。这是为了让脚部的经络受到一定的压力,通过脚趾抓地,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这对脚部也是个放松休息。
你还可以尝试着用脚趾头夹取东西。小孩子玩的时候常常会用脚趾头夹取玩具,其实方法是一样的,用二趾和三趾的力量夹东西,平时坐着或躺着的时候自己有意识地活动脚趾头,长期坚持下去,胃肠的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还有就是睡觉之前可以用手按捏脚趾,按摩15分钟左右再入睡,这对因全天工作而显疲劳的身心也是个很好的放松方式。按摩脚趾的时候注意要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这样才是疏通经络的方式,可以泻胃火。不过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也可以,这样达到的作用适合一些脾胃虚弱、腹泻的人。睡前还可以坚持洗脚、泡脚,在脚盆里放些大小适中的椭圆形鹅卵石等物体,泡脚的同时练习用脚趾头反复抓取这些小石头,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脚趾抓物还能够刺激胃经的其他穴位,对于脾胃的保养也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我们常常听人说每天走个几千米就能身体好,有一部分就是指脚趾按摩。因为一个人在走路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的,走路可以说是起到了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的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养生功效。
应酬多、饭局多的时候,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饮食没有节制,大吃大喝后肠胃一下子增加负担肯定是接受不了的,脾胃容易受损,回到家后泡泡脚,活动一下脚趾头,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帮脾胃减负。
胃溃疡患者的手足按摩疗法
大多时候的胃痛都可以通过穴位的按摩来缓解一部分的疼痛,或者救急,就拿胃溃疡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足按摩法来有效地缓解疼痛,方便而且管用,还没有西药那么多的副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手部的经络穴位丰富,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都有,如果能对手部的穴位有个良好的掌控,按摩手穴也就能治疗全身疾病。手上的众多穴位,如果得到相应的刺激,是可以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的,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对于胃溃疡患者来说,经常会感到上腹部疼痛,疼痛症状多在餐后一小时内出现,过一两个小时就会逐渐缓解,下次吃饭的时候可能还会反复发作。
胃溃疡患者吃了太凉、油腻和不好消化的食物,常常肠胃的反应会很大,第二天起来肚子发胀、恶心,同时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胃痛。胃痛得严重时,甚至发生休克。当突发胃痛或胃痉挛时,为了止痛,最好采用穴位治疗。
按摩胃肠穴
位置:手心稍下方,手背中部,拇指生命线靠近拇指的那一侧。
方法:用拇指按压,视疼痛情况加大力度。
功效:胃肠穴与胃和肠有密切的关系。坚持按压刺激此穴,可以抑制胃肠功能,具有止痛的效果。
按摩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前缘(穴位图请见第227页)。
方法:用大拇指按压穴位,每次按摩1分钟左右,重复10次,若疼痛得厉害可以增加按摩时间。
功效:有效地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除此之外,饮食上的一些原则也是必须值得注意的,我结合胃病患者的病因给大家总结出了以下这些常识性注意事项。
首先,还是要少吃油炸食物,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比如一些烧烤,夏天人人爱吃的,如果自己肠胃不好,就不要碰了。再如一些腌制食物,里面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致癌物,也不要多吃。另外一些生冷、刺激性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这些都不宜多吃。
其次,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细嚼慢咽,小口小口地吃,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愈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最后,要注意暖胃,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平时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大吃大喝惹胃痛,快试试这些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