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升职转运使
燕青忙完述职后又等了几天啊比得到皇帝的召见。
当燕青看到皇帝友好度只有72时还是有点意外,离开汴京都3年多了,宋徽宗至少还没有把他忘记。
宋徽宗坐在龙椅上,面前摆放着几幅尚未完成的画作,显然他对绘画的热情丝毫不减。看到燕青进来,他微微一笑,示意燕青不必过于拘谨。“给燕卿家赐座,听说你在登州颇有建树,特此召见,想听听你的见解。”
燕青。“陛下过誉了,微臣只是尽自己本份,不敢居功。”
燕青谦逊的态度让宋徽宗颇为满意,他轻轻摆手,示意燕青无需过分自谦。"燕卿家,你的事迹早已传至朕耳,尤其是你在登州推行的新政,颇受好评。今日召你进宫,除了是对你的认可之外,亦是希望你能将那些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地方的官员,让更多百姓受益。"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详述自己在登州的种种举措,从教育改革到水利建设,再到商业发展,每一项政策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思考和实践效果。在发现宋徽宗不是很耐烦时,燕青就简单收尾结束了自己的汇报。
宋徽宗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燕卿家,你对联合金国共击辽国如何看?”
燕青谨慎地选择了措辞,试图平衡对当前局势的理解和个人的看法:“陛下,联金抗辽之举,确实在短期内能够减轻我朝北方边疆的压力,特别是针对辽国的侵扰。然而,金国的野心不容小觑,我在登州得到的消息太少,不好过于下定论。我只知晓一个道理,每每遇到大的决策,未言胜先言败,想必蔡太师、童太尉已有周全考量。但凭陛下吩咐。”
宋徽宗点了点头,显然对燕青的回答感到满意。
“燕卿家言之有理,”宋徽宗缓缓道,“不知爱卿最近可有新作?”
燕青对这个皇帝真是无语,前半句还表现出忧心国事,后半句就暴露本性了。
燕青心中暗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保持着应有的尊敬。他明白,宋徽宗虽在艺术上有极高造诣,但对于国家大事的处理往往不够果断,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燕青清楚,此时此刻,展现自己的忠诚和对皇帝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谢陛下垂询,微臣归京时见江边老翁有感而发写了首词名为《临江仙》,”燕青恭敬地答道。
宋徽宗一听,兴致盎然,连忙催促道:“哦?快念来听听,我对你的文采可是期待已久。”
燕青微微一笑,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吟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着最后一句落下,殿内一片寂静,唯有燕青的声音回荡其中。这首《临江仙》既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宋徽宗听罢,先是沉默片刻,随即拍案叫绝:“好!好一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此情此景,正是我朝士人风骨所在。燕卿家,你的文笔果然不凡,令人叹服。”
燕青谦虚地笑了笑,心中却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通过诗词的方式,既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又能避免直接触及宋徽宗的敏感神经,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沟通方式。
“陛下谬赞。”燕青适时地表现出了自己的谦卑。
宋徽宗满意地点了点头,似乎对燕青的表现非常满意。“燕卿家,你的才华和见识,实在是难得。我想,如果你愿意的话,或许可以考虑留在京城,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为我大宋贡献更多的力量。”
燕青心中一惊,他可不想回京城。
“陛下抬爱,微臣深感荣幸。然而,微臣还年轻,微臣想多积累一些治理地方的经验。”燕青小心翼翼地回应。“不过微臣的意见并不重要,任凭陛下差遣。”
宋徽宗明显有点错愕,他还很少见不愿意到汴京为官的,不过也没多想。
“朕听闻你在登州募捐善款用于修路,颇有建树,且你写的《精忠报国》也深得朕意。这样吧,朕封你为京东东路转运使兼报国军指挥使。报国军还是由你统领。”宋徽宗想了想说道。
燕青听到这个任命,内心兴奋无比。本还打算给梁师成送点银子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没想到被一首词解决了。京东东路转运使是个关键职位,负责整个区域的财政管理和物资调配,权力不小;而兼任报国军指挥使,则意味着他在军事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对他执行他的方案帮助不少。
“微臣惶恐,此职重任,非微臣所能轻易承担。但既然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重托。”燕青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尽管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
“退下吧!”宋徽宗说道。
燕青接旨之后,并没有选择在繁华的汴京城逗留,而是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返回久违故里的道路——那是他阔别三年之久的大名府。一踏入自家门槛,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画面映入眼帘:贾氏竟然也在那里,燕佑程和卢旭围绕着贾氏,贾氏和卢婉儿都生的男孩,这一幕让燕青不禁感到一阵头大,心里暗自嘀咕,这都是什么什么啊,太乱了。
卢婉儿误以为燕青不喜贾氏在自己家,连忙解释道“官人,因为我独自一人在家,便央求娘娘过来陪伴我,程儿也好有个伴!”
他的目光转向了贾氏,深深地行了一个礼,“娘娘,未曾想到您也会在此处,实在是令我意外,义父大人还好吧?”
贾氏微微挥手,眼中流露出一种深不可测的笑容,“快去整理一下自己吧,饭已经准备好了。”燕青略显尴尬地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等到他洗漱完毕再次回到大厅时,发现卢俊义也在场。原来,卢俊义是在听说燕青回家的消息后特意赶来的。这一刻,更让燕青尴尬无比。燕青只好自我催眠道: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吃完饭后,燕青和卢俊义单独来到书房。
“义父,有个信息我要和你透个底,现在朝廷准备和金联盟进攻辽国……”燕青把信息大致说了一下,也阐述了他的担心。“义父还请早做打算,我的意见是产业能变卖就变卖,随时做好撤离准备。还有,义父一定要提防梁山上的土匪。”
“好了,我会好好琢磨的,明日再说。你赶紧去看看婉儿,这几年可是苦了她了。”
燕青觉得自己把能说的都说了,也秘密安排了锦衣卫保护他们。加上卢俊义的勇猛,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固告罪离开回到卧室。
正所谓久别胜新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