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南北史演义(上册)》(50)
第四十九回尔朱荣握权横行
话说元颢从铚县出发,转战进入洛阳,共夺取三十二座城池,经历了大小四十七战,无一不胜,这都是陈庆之的功劳。哪知元颢入都后忘恩负义,暗中起了二心,他私下和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密谋背叛梁,因此对陈庆之的态度也大不如前。陈庆之已经有所察觉,他事先戒备着,并且入朝对元颢说道:“我军不到一万人,远道赶来,侥幸取得成功,京都中的人心还未完全归顺,他们若知道了我军的虚实,调集四方兵力前来攻打,我们又如何抵御呢?现在不如向梁廷启奏,请求派兵支援,如果北方有南人陷没,应下诏让各州输送兵力到京都,兵多势众,才可没有后顾之忧。”元颢支吾地应付了他,转而告知了安丰王元延明。元延明说道:“陈庆之的军队只有七千人,已经很难制服了,如果再增添兵力,他怎么肯再为我们所用?大权一旦失去,事事就得仰人鼻息,只怕元氏宗族要在这里被颠覆了。”元颢派遣使者上表梁廷,只说黄河南北已经平定,只有尔朱荣一支部队,尚且敢飞扬跋扈,我和陈庆之完全可以应付,就不必劳烦朝廷再添兵了。陈庆之的副将马佛念私下对陈庆之说道:“将军威行河洛,声震中原,功高势重,已经被北魏所疑忌,一旦发生不测就会祸患及身,不如现在趁其不备,杀死元颢占据洛阳,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军千万不要错过了。”陈庆之摇头说道:“这个方法太危险了,恐怕不行。”
随后,河北传来急报,尔朱荣从晋阳发兵,和元天穆的军队会合,护送元子攸南回洛阳,先锋军队已经到达河上了。陈庆之急忙去见元颢,元颢命陈庆之出兵驻守北中城,自己则占据南岸,阻截北军。陈庆之领兵勇往直前,和北军相持了三个月,交战了十一次,杀伤了很多北军,还没有失败过。安丰王元延明等人沿河固守,北军无船渡河,也不能急进。尔朱荣想暂时退兵,以后再慢慢计划,黄门侍郎杨侃对他说:“胜负本是兵家常事,包扎好伤口仍可继续奋战。况且,目前并无损失,怎能中途折还、灭自己威风呢?现在四方民众都在观望您此次的战况,如果您率军撤退,他们一定大失所望。您如果担心无船渡河,为何不多扎些桴筏来代替船只呢?沿河数百里的范围都可以渡筏,让元颢防不胜防,我们一旦渡过黄河,就可立下大功。”高道穆也进言道:“现在国家动荡不安,圣主忧虑,大臣受辱,大王拥有百万雄兵,护送圣主南归,若分兵制作桴筏,沿河散渡,那南岸之兵就指掌可破,为何要无缘无故撤退,反倒让元颢得以恢复元气呢?”尔朱荣听到非常感动,他又咨询了刘灵助,刘灵助也说不出十日,黄河以南一定可以平定。恰好伏波将军杨檦有族人居住在马渚,自言有数艘小船愿意担任渡河的向导。于是,尔朱荣命令侄子车骑将军尔朱兆和都督贺拔胜伐木造筏,从马渚夜渡黄河,偷袭元颢的军队。
元颢来不及防备,仓促应敌,被北军钻了大空子。领军将军元冠受是元颢的爱子,竟然被北军擒去。元颢惊慌地逃走了,安丰王元延明等人也全都溃退。陈庆之顿时失去依靠,也赶紧收兵结阵,匆匆地退了回来。这时,正赶上嵩高水涨,不便于徒步跋涉,那尔朱荣却亲自督率大军从后方追来。陈庆之的手下慌不择路,有的投河淹死,有的沿河岸逃散,只剩下数千骑兵跟随着陈庆之。陈庆之急忙命令随从下马换衣,自己也把胡须和头发割去,冒充和尚,从小道逃到汝阴,最后得以奔逃回建康。
元颢从轘辕南出来投奔临颍,他的随从四处逃窜,临颍县的士兵江丰将元颢诱骗到室内,一刀杀毙,然后将其首级送到洛阳。魏主元子攸早就到了北邙,中军大都督杨津负责打扫宫禁,然后召集百官出来迎接,并哭着向元子攸谢罪。元子攸慰劳一番后,就进入华林园,颁诏大赦天下,加封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尔朱兆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封元天穆为太宰。所有北来的军士和随驾的文臣武将全都加升五级;出宫人三百名,数万匹缯锦杂彩,分别赏赐给将士。临淮王元彧仍来到宫门前请罪,元子攸传令不予理睬。安丰王元延明也觉得没有颜面再见元子攸,于是带着妻子、儿女投奔了梁,后来病死在江南。
尔朱荣在京都停留了几天,仍然请辞回到晋阳,派遣都督贺拔胜镇守中山,又派统军侯渊出兵歼灭葛荣的余党韩楼。第二年,尔朱荣再派侄子骠骑将军尔朱天光与左都督贺拔岳、右都督侯莫陈悦率兵前去讨伐万俟丑奴。万俟丑奴一直在关中出没,多次骚扰百姓,他正在攻打岐州,命令党徒尉迟菩萨等人从武功南渡渭水,猛烈攻城。贺拔岳领着一千骑兵赶来支持,等他赶到时,尉迟菩萨已经拔栅收兵了。贺拔岳又前去挑战,将尉迟菩萨引诱到渭南,并在山中设下埋伏,等尉迟菩萨率轻骑追来时,伏兵便一起杀出,将尉迟菩萨给活捉,收降了贼众一万多人。
万俟丑奴接到尉迟菩萨陷没的消息后,立即率兵退守到安定。贺拔岳和尔朱天光在岐州会师,还扬言称,夏令将至,不便于行师作战,应该等到秋高气爽时再进军。万俟丑奴竟然信以为真,将部众遣散去耕种,只在险要位置设立栅栏。于是,尔朱天光和贺拔岳乘夜发兵,攻入对方的营栅。后来,他们又将抓获的敌兵全部放回,其余营栅的敌兵见此情形,便都闻风归降了。随后,尔朱天光又长驱直进,一直杀到安定,万俟丑奴无兵可守,只能弃城逃走。贺拔岳等人在后方追击,一直追到平凉才将万俟丑奴围住。裨将侯莫陈崇单骑突入,和万俟丑奴交手,不到三个回合,就将万俟丑奴活捉了。贼军见首领被擒,全都举旗投降了,尔朱天光乘胜进逼高平。萧宝夤是万俟丑奴的太傅,此时他还想拼死抵抗,尔朱天光将万俟丑奴推到城下,指示城中的守卒赶快投降。守卒立即听命,抓住萧宝夤,押送到尔朱天光的大营,关中这才全部平定。万俟丑奴和萧宝夤都被押送到京都,绑在阊阖门外示众三天,魏主下令赐死萧宝夤,将万俟丑奴斩首示众。
宇文泰曾随军讨伐元颢,因功被封为宁都子,现在他又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讨平万俟丑奴,魏主元子攸提拔他为征西将军,命他管理原州事务。宇文泰安抚了关陇一带,对百姓有恩,百姓们都很感激他,互相转告说:“如果早点遇到宇文君,我们又怎会跟从乱党呢!”
话说尔朱荣多次荡平叛乱,功绩和爵位更高了,气势也更盛了,虽然他居住在外藩,却在宫廷遍布心腹,暗中注意魏主的动静。魏主有心振作,辛勤地处理政务,常与吏部尚书李神隽商议,如何清理、整治朝廷官员。尔朱荣奏请选补曲阳县令,但因资格不够,被李神隽搁置到一旁。尔朱荣非常愤怒,便擅自调派官员补任曲阳县令。李神隽非常害怕尔朱荣,便向魏主请辞,尔朱荣立即让堂弟仆射尔朱世隆代理吏部,还想调北人镇守黄河以南的各州,但魏主不同意。太宰元天穆外出镇守并州,竟然替尔朱荣奏请道:“天柱将军立下大功,是一国宰相,他如果请求调换全国的官吏,陛下也不应该违逆,况且只是调几人担任州吏,您为何不立即准许呢?”魏主回谕道:“天柱将军如果不是人臣,我也必须听他的命令;但如果他还有做臣子的意思,就不能随意调遣百官!”元天穆将魏主的话转告了尔朱荣,尔朱荣当然心生愤恨。尔朱皇后也是个善妒的人,她只要稍稍有些不高兴,就气愤地说:“天子是由我尔朱家立起来的,怎么可以擅自专权?我父亲原本想自己做皇帝,怎么不早下这个决心呢?”尔朱世隆也觉得哥哥放着皇帝不做,害他都没能封个王爷,心中感到很失望。只有魏主在外遭强臣抵制,在内又被悍后逼迫,平时总是闷闷不乐。城阳王元徽的王妃是魏主舅舅的女儿,侍中李彧是魏主的姐夫,魏主因他们是亲戚,便对这二人格外信任。这两人想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总受到尔朱荣的牵制,所以他们天天在魏主的面前诋毁尔朱荣,劝魏主将他剪除。侍中杨侃、胶东侯李侃晞、仆射元罗等人也曾一同谋划。魏主也时常想除掉尔朱荣,只是一时不敢发难。尔朱荣喜欢游猎,不论寒冬酷夏都不曾间断,他画了一幅绑虎图进献给魏主,说他不忘武功,想要北扫汾胡,南平江淮,为天子统一天下做准备。尔朱荣又声称参军许周劝他接受九锡礼,但他觉得自己还没立下大功,不能受此殊荣,已经将许周赶走等话。魏主见尔朱荣话中透露着骄傲、放纵,因此更加戒备,不过仍然下玺书褒扬他,说他对朝廷忠贞不贰。
这时,尔朱皇后怀孕九个月了,即将分娩,尔朱荣上表奏请探望皇后。城阳王元徽等人说:“可以趁尔朱荣进入宫门时,设下伏兵刺杀他。”只有李侃晞说:“尔朱荣必定有所防备,恐怕不能成功,不如先杀了他在朝廷的党徒,然后再发兵抗击他。”魏主还在犹豫不决,但密谋的消息却已经泄露,中书侍郎邢子才等人害怕降罪,便往东逃了。尔朱世隆对此事也有所听闻,他立即写了一封匿名书,粘贴在大门上,上面有“天子欲杀天柱将军”一话。随后,尔朱世隆又将书信揭下来寄给尔朱荣。尔朱荣自恃强盛,不以为意,并将书信撕毁,扔在地上说道:“世隆胆小怕事,谁敢加害于我?看我单骑入朝,有人敢动我一根毛发吗?”尔朱荣的妻子也劝他不要入都,但他始终不听。随后,尔朱荣便率领将士们南下,他的妻子也随行在军中,一行人直抵洛阳。
魏主本来打算立即杀死尔朱荣,但又担心身在并州的元天穆会成为后患,于是他只能和尔朱荣表面周旋,且优礼相待。尔朱荣入宫赴宴,醉酒后对魏主说道:“外人都在传陛下怀疑我,欲加诛于我。”魏主没等他说完,就接着说道:“也有人传言说你要加害于我,但谣言都没有凭据,怎能轻易相信?”尔朱荣听后非常高兴,连连向魏主道谢。后来,尔朱荣再入宫面圣,也只带了几名随从,没有携带任何兵器。魏主见尔朱荣暂时没有谋反的意思,便打算取消之前要杀死他的决定。这时,城阳王元徽怂恿道:“就算尔朱荣真的不想谋反,陛下能咽下这口气吗?况且,他反不反也说不定啊。”于是,魏主征召元天穆入朝,想一并除去。尔朱荣完全没有察觉,再加上朝士对他奉承,有人说他即将加赐九锡礼,有人说宫里将要传下禅文,有人说长星入中台,是除旧布新的预兆,还有人说并州城上有紫气,不久就会应验。这些话哄得尔朱荣心花怒放,扬扬自得。
尔朱荣有个小女儿,嫁给了魏主的侄子陈留王元宽,尔朱荣曾指着元宽对人说:“我日后定会得到他的大力帮助。”这种话语和姿态传到了宫廷,令魏主更加厌恶尔朱荣。魏主又做了一个梦,梦中尔朱荣拿着一把刀将自己的十根指头割掉了,醒来后他很惊恐,询问元徽和杨侃。元徽答道:“蝮蛇螫手,壮士断腕,梦中割指,就是这类征兆。陛下如果当机立断,便可保有吉兆。”魏主这才下定决心,诛杀尔朱荣。
恰巧,元天穆奉召入都,魏主邀请他和尔朱荣同游西林园为元天穆摆酒接风。尔朱荣奏请让群臣比赛射箭,并且当面奏报魏主道:“现在朝中侍臣大多不习武,陛下应该率领五百骑兵去打猎,以此鼓励他们。”魏主含糊地答应了,但心中更加起疑。第二天,魏主召来中书舍人温子升,询问他汉朝诛杀董卓一事,魏主说:“王允如果赦免了凉州人,就不至于被杀。”过了许久,魏主又对温子升说:“朕心里想什么,卿应该明白,即使会死也得去做,何况现在还没死呢!如果杀死为首的,赦免余党,应该不至于招惹意外的祸端!”温子升唯唯应命。魏主命他草拟赦文,为不久后诛杀尔朱荣做准备,温子升领命退去。
第二天一早,魏主召请尔朱荣和元天穆到明光殿宴饮,命令杨侃率领卫兵在外面等待。尔朱荣和元天穆入座喝酒,只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出去。杨侃等人从东阶入殿,看到尔朱荣等人已经到了中庭,来不及动手,只能任由他们离去。后来,尔朱荣到陈留王家饮酒,喝得大醉而归,自此,他就称病在家,接连几天都没再进宫。
魏主担心密谋泄露,急得寝食不安,城阳王元徽入宫对他说:“事不宜迟,不如以皇后生下儿子为由,将尔朱荣召进宫来,然后趁这个机会将其杀毙?”魏主却说:“皇后怀孕才九个月,怎么能说已经生下儿子呢?”元徽又说:“妇人没到产期就生下孩子也是常有的事,不必过于忧心。”魏主再次在明光殿设下伏兵,声称尔朱皇后已经生子,派遣元徽飞报尔朱荣和元天穆。尔朱荣正在和元天穆赌博,元徽立即脱去尔朱荣的帽子,拿在手中欢舞盘旋。忽然,听到殿中文武官员传令他们进宫,尔朱荣这才信以为真,便和元天穆一同入宫庆贺。
魏主听说尔朱荣来了,神色有点慌张,温子升上前对他说:“陛下脸色有些变了,请快喝点酒壮胆。”魏主连饮多杯,才渐渐觉得有了些胆量。温子升从袖中拿出赦文,正要呈给魏主阅览,老远就看到尔朱荣等人已经入殿,料知来不及再看,便带着赦文出来了。恰巧和尔朱荣碰上,尔朱荣问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文书?温子升只说一个“赦”字。尔朱荣见他神色自若,也就没有拿来看,恍惚间就进了大殿。魏主在东墙向西坐着,尔朱荣和元天穆在御榻的西北边入席。还没有开始说话,李侃晞等人便持刀冲了进来。尔朱荣料知情况有变,起身扑向魏主,魏主已经藏刀在膝下,顺手取出,砍向尔朱荣,尔朱荣立即倒地。李侃晞追上前补了一刀,尔朱荣便一命呜呼了!元天穆也被砍死。尔朱荣的长子尔朱菩提等三十人跟随尔朱荣入宫,全都被埋伏的卫兵杀死。一瞬间,内外欢腾鼓舞,声音传遍了京城。
魏主即刻登上阊阖门,命令温子升宣读诏书,大赦天下,并且派遣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崔渊领兵镇守北中城。尔朱世隆听到消息后连夜逃出城,带着尔朱荣的妻子和部下逃到了河阴。尔朱荣的党羽田怡等人想攻打宫门,贺拔胜说宫内一定有所防备,不如出城去再图他计。于是,田怡跟随尔朱世隆出走,只有贺拔胜没有同去。黄门侍郎朱瑞虽然是尔朱荣所委任的,但他却能委曲求全,深得魏主的赞赏。此时,朱瑞虽然跟随尔朱世隆出城逃走,但在半路又跑了回来。
金紫光禄大夫司马子如是尔朱荣的死党,他弃家投奔了尔朱世隆。尔朱世隆想立即北还,司马子如却说:“兵不厌诈,现在天下大乱,谁强就是谁的,你如果逃回北方,就是以弱示人。现在,不如分兵据守在河桥,再回来偷袭京师,出其不意,也许可以成功。”尔朱世隆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晚就率兵攻打河桥,擒杀了将军奚毅等人,占据北中城。魏主听到消息后非常害怕,急忙派遣前华阳太守段育前往北中城传诏抚慰,不料,竟然被尔朱世隆杀死。
先前,散骑常侍高乾和弟弟高敖曹避难投奔了齐,接受了葛荣授封的官爵,聚民作乱。魏主下诏命他们反正,任命高乾为给事黄门侍郎,高敖曹为通直散骑侍郎。尔朱荣奏请罢免高乾兄弟,说叛人不可以再用,魏主便命二人解职回乡了。高敖曹回乡后,又再次抄杀抢掠,被尔朱荣诱捕,拘禁在晋阳。尔朱荣入都时,担心他生乱,便随行带着他,将其拘禁在驼牛署。尔朱荣死后,魏主将高敖曹召进宫,任命为直閤将军。高乾也从冀州到了洛都,魏主又任命他为河北大使,让他和高敖曹一同回去,招集乡民,作为外援。高乾兄弟临行时,魏主亲自送他们出城,他举起酒杯,指着黄河说道:“你们兄弟原本是冀州的豪杰,能率领士卒前仆后继,如果京都发生变乱,你们可以赶来黄河,助我一臂之力。”高乾流着泪接受指令,高敖曹拔剑起舞,发誓以死效命,等到魏主回城后,高乾、高敖曹二人才一同离去。
尔朱世隆派遣族人尔朱拂律归率领一千胡骑,身穿白衣到洛阳城下,索要太原王尔朱荣的尸首。魏主亲自登城眺望,并且命令从臣牛法尚向下喊话道:“太原王虽然立功,但没能坚持下来,他暗中图谋叛逆,王法无情,已经将其正法。圣主贤明,只问罪尔朱荣一人,其余人全部赦免其罪。”尔朱拂律归回应道:“我们跟随太原王入朝,忽然遭此冤陷,现在不忍心空手而归,希望圣主将太原王的尸首还给我们,我们也就生死无恨了!”说完,他便大声哭泣,胡兵们也相继举哀,哀声震动京邑。魏主也觉得怅然,便派遣朱瑞带着铁券前去赐封给尔朱世隆。尔朱世隆说道:“太原王都活不了,两行铁字,又有什么用?”说完,他举起铁券扔到地上。朱瑞捡回铁券回来禀报,魏主招募死士讨伐尔朱世隆,仅三天的光景,就招到一万人,然后出城迎战尔朱拂律归。但这些死士毕竟是新招募的,没有练习过阵法,因此屡次交战都没能获胜。这时,皇子诞生,魏主下诏大赦天下。庆典过后,他又再次和群臣商议讨伐叛军一事,群臣都面面相觑,不发一言。只有散骑常侍李苗挺身而出说道:“小贼胆敢如此横行!我虽然不会武功,但是愿意率一旅出战,为陛下捣灭河桥!”魏主听后非常高兴,立即任命李苗为平西将军,命其率领数百人出城,连夜从马渚上流乘船而下,纵火焚烧河桥。尔朱氏的军队顿时大乱,争着抢着从南岸渡桥往北撤退,没过多久桥就烧断,淹死了很多人。李苗返回小渚驻扎,等待援军,哪知一个援兵也没来,敌兵却陆续赶来攻击。李苗拼死力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自己也投河自尽了。魏主听到军报后非常痛惜,追封李苗为河阳侯,赐谥号为“忠烈”。尔朱世隆经此一吓,就召回尔朱拂律归,往北逃去。
魏主命令行台都督源子恭从西道出发,杨吴从东道出发,各自率领一万兵马前去追讨尔朱世隆。源子恭到达太行丹谷后,筑垒设防,控制了晋阳。这时,汾州刺史尔朱兆已经发兵到了晋阳城,他打算南攻京都,正赶上尔朱世隆从北撤回,于是两人商议一番,决定先奉太原太守行并州事长广王元晔为主,然后挥兵进攻洛阳。元晔是前中山王元英的侄子,他轻躁有力,既然得到尔朱氏的拥戴,当然欣然称帝,改年号为建明元年。元晔任命尔朱世隆为尚书令、尔朱兆为大将军,都赐封王爵。随后,元晔又任命尔朱世隆的堂兄卫将军尔朱度律为太尉,天柱长史彦伯为侍中,徐州刺史仲远为车骑大将军,兼任尚书左仆射和徐州大行台。于是,仲远起兵响应元晔,相约一同攻打洛阳。
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正和贺拔岳、侯莫陈悦巡视关陇,听到尔朱荣的死讯后,他们也从陇上下来,往南行进,准备进攻洛阳。魏主派使臣朱瑞前去安抚,晋升尔朱天光为侍中,仪同三司,兼任雍州刺史。
尔朱天光和贺拔岳密谋,欲让魏主外逃,更换宗室。于是,尔朱天光让朱瑞回去禀报魏主道:“臣无异心,只希望见陛下一面,重申尔朱氏宗门的罪孽。”随后,他又让属下假造奏章,说:“尔朱天光暗藏异图,希望魏主多加防备。”魏主得到两份奏报后,不免有些怀疑,只好加封尔朱天光为广宗王,暗中约束于他。那长广王元晔也授封尔朱天光为陇西王。尔朱天光暗中在两个政权之间游走,观望成败。
尔朱兆领兵攻打洛阳,先写信给晋州刺史高欢,称愿意和他一同进攻。尔朱兆素来骁勇善战,尔朱荣没死时,就说尔朱兆比不过高欢,最终会被他牵着鼻子走。这时,高欢接到尔朱兆的书信,便感慨地叹道:“尔朱兆如此狂妄无知,竟敢叛逆,我不能再留在尔朱氏的旗下从事了!”于是,他借口山蜀之地没有平定,不肯应召前去。
尔朱兆自己督率军队南行,到达丹谷后,和源子恭对阵。尔朱仲远也从徐州往北行军,攻陷了西兖州,擒住了刺史王衍。魏主立即任命城阳王元徽兼任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管内外事务。同时,魏主又任命车骑将军郑先护为大都督,与右卫将军贺拔胜共同讨伐尔朱仲远。郑先护知道贺拔胜曾依附尔朱氏,担心他不会尽力,于是将他安置在营外,贺拔胜对此心怀怨恨。等到行军到达滑台东境,贺拔胜和尔朱仲远相遇了,两军交战数次,郑先护没有出兵支援,导致贺拔胜战败。因此,贺拔胜更加痛恨郑先护,便暗中投奔了尔朱仲远,回过头来攻打郑先护。郑先护狼狈地逃走了,后来,竟然投顺梁国。南路军队失败了,北路军队也崩溃了。源子恭的部将崔伯凤阵亡,史仵龙打开关门投降尔朱兆。源子恭慌忙往回逃,总算捡回了一条性命,洛城陷入一片惊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