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船到姑苏 - 长安如故 - 李沉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如故 >

013船到姑苏

013船到姑苏

小舟轻扬,推开水中绵绵连山。四月姑苏宛若丹青未干,提笔点欲穿。三年前陛下远征匈奴,把草原上撸铁的胡人轰到阴山北边去了,回来后陛下也没忙着吃喝玩乐,开始批阅没完没了的奏章,兴致勃勃建起太平盛世来。陛下虽然忙,但是对于姑苏城里那些高门大族子弟而言,每天能做的事情也就剩下玩。玩着玩着,就能继承家里的财产和官位了。李长安下船后租了一匹马,有了马他也不想骑着,反倒这样牵着马走在大街上。他身边过去一个又一个穿着雍容华贵的财阀子弟,有些一看就是纨绔,左右胳膊搂着美人;有些玩得高雅,一手折扇,一手诗集。虽说江湖武风盛行,但是陛下这几年看多了打打杀杀的黑暗场面,现在喜欢起吟诗作对这种清雅生活来。上有所好,下则效之。不用参加科举的豪门子弟们玩也要玩得跟贩夫走卒不一样,生活中只剩两件事,一件是写诗,另一件还是写诗。青龙山庄的诗会是姑苏城最热闹非凡的社交场合,每个季度开一次,风雨无阻。无数的贫家才子,寒门诗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面窜,就想借一诗一句名动姑苏,求个晋级的机会,早日得皇家赏识。青龙山庄主人本是皇家的亲戚,所以拥有成为当地藩王的好命。但这厮怕极了皇帝胡思乱想后一言不合就抄亲戚家门的性格,就是不肯当个诸侯王,下定决心要当个无权无势的富贵闲散逍遥客。山庄主人喜欢结交诗友,每场诗会总会迎接很多客人,有乘轿子来的,有骑马来的,还有走路来的,他们在这里没了高低贵贱之分,被一视同仁。因为想到要参加诗会,那么斯文的场合,李长安本来想穿得稍微精神点,但是一摸口袋,意识到自己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贵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想想倒也罢了,一句“粗僧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聊以安慰。他牵着马,到了中午的时候终于晃到了青龙山庄大门口。山庄大门口,好几个穿着朴素的穷书生正朝着一个白胡子的老者行礼,老者总是擡手虚扶,笑容满面地迎接他们进家门。李长安站在远处看着,只觉得老者有一种礼贤下士的清新之爱,…

小舟轻扬,推开水中绵绵连山。四月姑苏宛若丹青未干,提笔点欲穿。

三年前陛下远征匈奴,把草原上撸铁的胡人轰到阴山北边去了,回来后陛下也没忙着吃喝玩乐,开始批阅没完没了的奏章,兴致勃勃建起太平盛世来。

陛下虽然忙,但是对于姑苏城里那些高门大族子弟而言,每天能做的事情也就剩下玩。玩着玩着,就能继承家里的财产和官位了。

李长安下船后租了一匹马,有了马他也不想骑着,反倒这样牵着马走在大街上。他身边过去一个又一个穿着雍容华贵的财阀子弟,有些一看就是纨绔,左右胳膊搂着美人;有些玩得高雅,一手折扇,一手诗集。

虽说江湖武风盛行,但是陛下这几年看多了打打杀杀的黑暗场面,现在喜欢起吟诗作对这种清雅生活来。上有所好,下则效之。不用参加科举的豪门子弟们玩也要玩得跟贩夫走卒不一样,生活中只剩两件事,一件是写诗,另一件还是写诗。

青龙山庄的诗会是姑苏城最热闹非凡的社交场合,每个季度开一次,风雨无阻。无数的贫家才子,寒门诗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面窜,就想借一诗一句名动姑苏,求个晋级的机会,早日得皇家赏识。

青龙山庄主人本是皇家的亲戚,所以拥有成为当地藩王的好命。但这厮怕极了皇帝胡思乱想后一言不合就抄亲戚家门的性格,就是不肯当个诸侯王,下定决心要当个无权无势的富贵闲散逍遥客。

山庄主人喜欢结交诗友,每场诗会总会迎接很多客人,有乘轿子来的,有骑马来的,还有走路来的,他们在这里没了高低贵贱之分,被一视同仁。

因为想到要参加诗会,那么斯文的场合,李长安本来想穿得稍微精神点,但是一摸口袋,意识到自己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贵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想想倒也罢了,一句“粗僧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聊以安慰。

他牵着马,到了中午的时候终于晃到了青龙山庄大门口。

山庄大门口,好几个穿着朴素的穷书生正朝着一个白胡子的老者行礼,老者总是擡手虚扶,笑容满面地迎接他们进家门。

李长安站在远处看着,只觉得老者有一种礼贤下士的清新之爱,叫人如沐春风。

“老先生!”李长安擡手挥着,眯着眼睛,笑容祥和。

老者笑眯眯地顺顺胡子,招手让李长安过来。原来他是青龙山庄的教书先生,这次诗会由他安排门外迎接的流程。

“李某一介布衣,想进去看看,不知先生可否应允啊?”

“可以,可以!”

李长安其实根本不想求什么名动姑苏的机会,更不想得到皇家贵族的赏识,他来这儿的目的就是见见山庄主人,打听一下多年前王贤来此所谓何事,之后王贤又去了那里?

可这趟来姑苏来得不巧,刚好赶上青龙山庄大开诗会。这样的场合,想轻轻松松求见山庄主人怕是不可能的,还得作诗一首,得其赏识才行。

李长安进了青龙山庄的花园,轮回折转的回廊建设在花海之上。回廊两侧纱帘翩跹,遮住户外的阳光,却挡不住那些黄色小花朵传来的阵阵芬芳。

参加诗会的客人们都聚集在片回廊里,他们纷纷入席而坐,端端正正,却不大声言语。也不知道是为了给山庄主人留下好印象刻意装出来的风雅,还是当真受诗文熏陶变成儒雅君子了。

山庄的小生们已经给客人们端上甜酒和瓜果,美好地摆在席前的小桌上。小桌上自然少不了笔墨纸砚,那都是姑苏城最好的品,微风吹起宣纸的一角,哗啦啦的响声在回廊里荡漾。

李长安白衣翩翩入席,坐在小角落的位置上看着旁人痴痴笑而不语。这诗会他不感兴趣,别人所追求的东西他早就拥有过了。有人从那高处下来,有人走向那高处。人世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众生各不相同,众生又无一不同。

旁人不认识他,更不知他曾经是名满天下的李长歧,有些只轻飘飘扫他一眼,内心叹一声好生俊朗的公子;有些走过来跟他说了几句,觉得无聊便木讷地转身;还有些嫌贫爱富之辈流露些许鄙夷的目光……

李长安擡头望天,阳光流淌在飘浮的柳条上,外面正是舒适的大好春光。他好久没来过如此宽大的宅院,仿佛他已置身多年前。

那年他在金陵李家的柳树下读书,后面是自己的屋子,前面是练剑的学子和门客。落花翩翩如蝶,阳光倾斜而下,他垂着眼眸,昏昏欲睡。

回忆喜欢骗人,总是叫人割舍坏的享受好的,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李长安的思绪又回来了,虽然他不想和别人比拼诗文,但又不得不写首好诗得到与庄主见面的机会。他闭眼微笑,品了口甜酒,睁眼望向回廊内的诗人们。

周围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交谈必引经。

他起身,走到那个聚集着最多人的桌子前,顺着那些诗客的目光也望了过去。那小兄弟一手好字,草书起蛟龙,念出来则是:

一剑纵横三千里,狂笑江海五十年。

李长安默默点头,写句子得不错,少年意气都是这般英勇无畏。

他突然想起好几年前,那时候自己写出来的句子也大多是如此风格。那时候的自己生性顽劣不知好歹,整天写一些张牙舞爪的狂诗狂文在漂亮姑娘面前搬弄是非。后来这般寻花问柳的德行把小师妹气了个半死,自己凉了一个月后追悔莫及,最后只好在小师妹的及笄礼上舞剑吟诗讨人家回心转意。

李长安尴尬自嘲,现在想来,那时候的自己做事真他妈浮夸又招摇。

他迈着步子,又来到一个中年人面前,他大约是饱经沧桑屡屡不得志,写出来的诗文颇有悲凉之色。

念道:千杯不醉黄粱梦,秋到人间又一年。

李长安内心表示同情,自己天山一战归来流落街头,那时候走投无路,世界上所有人他都憎恨。到了晚上便更觉苦寒,酒入愁肠,大约就是这般心境。

现在想来,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无绝人之路,他竟然就这样熬出头了。

“这位朋友。”

李长安听见有人叫自己,转过身去看见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也穿得朴素,明显是贫家出身。他拿着一首诗,脸上神情有些为难,微张嘴唇,欲言又止。

李长安心里明白,这群诗客们多有嫌贫爱富的本色,不愿意帮这个寒门读书人点评诗文。于是他微笑以对,谦卑又委婉:“李某想看看公子的诗,不知公子可否愿意?”

年轻人字写得并不好看,但还算工整。宣纸上有一首诗,以咏春为题,念起来是:天高气清,春和景明;燕草碧丝,秦桑绿枝;嫩蝶怜芳,行舟未央……

李长安笑了笑,这诗确实写得不大好,强行押韵,意象堆积,作者大约是个新学之徒,还没怎么摸到门路。

“兄弟,写诗呢,其实不需太刻意,最重要的还在于一个情字。句中有情,情景交融。”李长安微笑着将宣纸还给他,“方为佳作。”

听到此言,对方很是感谢,连连称赞。李长安笑而不语,拱了拱手表示自己不过举手之劳。

“李兄,瞧你是个会作诗的才子,怎么不作诗一首给大家欣赏欣赏?”

李长安摸了摸鼻子,突然不知如何应答。刚要开口推辞,怎料那位受自己指点的兄弟招呼来身边的诗人朋友们:“大家快过来,这里有个真才子!”

于是乎,回廊内的客人们一同齐刷刷望向这边,内心充满了震惊和不解,这人穿得如此普通,百年一遇的寒门出贵子吗?

李长安尴尬,这些年他一个人独自惯了,突然被这么多人关注,倒真的有点不习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