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朱家河尔朱荣
尔朱荣,字天宝,是北秀容(今山西省朔州市)人。尔朱荣的先世一直居住于尔朱川就是神池县朱家河,因此以居住地为姓氏。
尔朱荣的历代先人都是部酋。尔朱荣的高祖父尔朱羽健以领人酋长的身份,随北魏道武帝征后燕,曾祖父尔朱郁德、祖父尔朱代勤继任酋长,尔朱代勤封梁郡公、肆州刺史。尔朱代勤死后,尔朱荣之父尔朱新兴继承领人酋长之位,后封散骑常侍、平北将军、秀容第一领人酋长。
尔朱荣继承爵位后,封直寝、游击将军。北魏末年,北方社会出现动荡,尔朱荣凭借家族所给予的经济条件,趁乱起兵,组织了一支以契胡人为主的骑兵部队,开始在山西省境内四处镇压农民起义。
高欢原本是一贫苦人家出生的,当时段长也就是村里的族长,送他参军,并对他说,你有康济时世的才能,这辈子不会白活!我这岁数见不到你发达了,希望你日后能照顾我的儿孙。”当时这几句小小的鼓励,高欢一生不忘。等他掌握北魏国柄后,追赠段长为司空,并提拔段长的儿子段宁为官。北魏末年,爆发了河北人民起义。高欢首先参加了杜洛周的起义军,但看不起杜洛周的为人处事,私下里与尉景、段荣、蔡俊图谋杀死杜洛周。不果而逃,遂奔葛荣。后来,高欢又逃离葛荣,归附尔朱荣于秀容。
投靠了尔朱荣之后,对尔朱荣说道:“如今天子暗弱,太后淫乱。以您现在的势力,您可以趁机找个借口,然后以清君侧为名义进军洛阳。如此,就能成就您的霸业。这就是我贺六浑给您的建议。”尔朱荣听到高欢的这个提议后大喜,和高欢一起图谋到半夜才结束。后发动了阴河之变,尔朱荣的势力壮大,成了可以左右朝廷的一名权臣。
尔朱荣不甘心只做一个臣子,他也想去最高的位置上看一看,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皇帝,所以尔朱荣将自己的女儿尔朱娥英送给了孝明帝。
由于他有勇无谋,野心越来越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后来把自己的女儿先后嫁给孝明帝元诩和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最初,尔朱英娥被嫁给孝明帝元诩,但只是被封为嫔妃,并未得到重视,后来,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杀,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朝廷,本想自己当皇帝,但因是大将军的职位无法服众,只能拥立孝庄帝元子攸为帝。为了安抚和控制孝庄帝,尔朱荣又将尔朱英娥嫁给了孝庄帝,并立她为皇后。
这孝庄帝虽软弱无能,也是尔朱荣立的傀儡皇帝,所以朝中大小事都由尔朱荣说了算,这尔朱英更是飞扬跋扈,丝毫不把孝庄帝看在眼里,时常对着他发脾气,甚至说:你这个皇帝都是我爹立的。
后来孝庄帝忍无可忍,决定除掉尔朱荣,于是他假装言听计从,表面对他们父母点头哈腰,实则在等一个机会,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晚上,他以皇后怀孕的消息把尔朱荣骗去喝酒,于是尔朱荣轻装上阵,给他喝的差不多的时候一刀刺死了尔朱荣。
尔朱荣死了,孝庄帝乐了,尔朱家族也四处逃散,可是不过月余,就被尔朱家族反扑。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重整旗鼓,缢死孝庄帝。
此时尔朱娥英,先是经历了父亲,兄弟的死亡,然后经历了丈夫的死亡,甚至尔朱兆来后,皇宫大乱,尔朱娥英刚生育的儿子也被摔死在尔朱娥英面前。
短时间内,父亡夫亡子亡。
可是尔朱娥英来不及悲伤,因为第三任丈夫即将登场。
尔朱荣有一个手下高欢,尔朱荣死后,高欢和尔朱兆不和,带着20万大军和尔朱兆分道扬镳。
高欢不满意尔朱兆,是因为他一直为尔朱荣出谋划策,他却想要杀他,幸亏有人求情,才把他圈禁了起来,后来他终于逃出。所以率兵击杀尔朱家族,然后挑了一个看得上眼的皇帝元修继位。
高欢清理了尔朱家族的势力,成了北魏的新一代权臣。
此时的尔朱娥英依旧囚于后宫之中,直到高欢为了拉拢尔朱荣剩余的势力,所以将软禁的尔朱娥英找了出来,然后一代皇后,成了臣子的侧室。
高欢对于尔朱娥英更多的是敬重,毕竟尔朱娥英代表的是尔朱家族剩余的势力,所以一直善待尔朱娥英,给了尔朱娥英连正妻原配娄昭君都没有的待遇。
高欢的敬重,让尔朱娥英重焕生机,尔朱娥英后来又生下了一个儿子,走进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