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赵灵王胡服骑射
要说神池是游牧民族的话,其溯源还的跟赵灵王胡服骑射有关。
合纵抗秦失败后,赵武灵王认识到,赵国如不迅速强大起来,在相互竞争的兼并战中就有被吞并的危险。
这赵灵王也是姓嬴,名雍,赵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先秦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年-前298年在位),赵肃侯之子
赵雍亲政后,因赵国于中原诸侯争霸战争中常年不利,且赵国疆界常受邻近诸侯国威胁,及游牧民族侵扰,遂奋发图强,提倡胡服骑射,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因此有观点认为他是中国骑兵的始祖。
此后采取连结秦、楚、宋以牵制齐、魏、韩等国的策略,趁诸国混战之际持续进攻中山国,将其彻底攻灭。
在此期间,巡行北疆,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城”于阴山下,拓地千里82使赵国国势为之一振,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强国。
话说这赵灵王觉得赵国人的衣服袖口太大,打仗起来十分不便,就觉得胡人衣服灵巧,便力排众议,以胡服骑射教军队,后来吞并了楼烦。也就是现在的神池,宁武,马邑一带,那时候的区域划分还没有现在这样明确,已经精确到乡和行政村。那时候只是郡周县之划分。
这赵灵王吞并了楼烦后,并没有杀死所有人,而是把他们驱赶到了驱赶到今陕北及内蒙古南部。但赵武灵王仍设置了楼烦县,其治所在今山西宁武神池五寨这一带。
先说楼烦,是史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地名。楼烦本是古部族名。春秋末期,楼烦人分布于山西宁武、神池岢岚等县地,其族人以畜牧业为主,皆精于骑射。
因为楼烦人善骑射,常在军队中作为“特种兵”被使用。久而久之,军队中擅长骑射的士卒,即便不是楼烦人,也被称为楼烦。于是楼烦又有了新的含义:军队中擅长骑射的人。也就是说,如果说到军队中的楼烦,有可能不是楼烦人,也非楼烦地,而是精于骑射的职业军人。
今日的神池就应该是赵国的领土,神池人也是楼烦的后人,所有就造就了神池人淳厚老实正直刚毅的性格,为朋友能够两肋插刀,讲义气不分贫贱富贵,重情义常常忍辱负重,修德性总是坦诚憨厚。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达到了极盛,土地两千里,占据今山西北部、河北南部及陕西、内蒙的一部分。他通过攻击匈奴、抵御胡人、吞并中山国等措施,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然而,赵武灵王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错误,没有处理好君位继承问题,导致赵国多次混乱,后来禅位给自己的二儿子赵何。
赵何后来成为赵惠文王,可他的大哥赵章不服啊,心想我文才武略人情世故都比他强,为什么父亲就传位给弟弟,于是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和赵章有很深的矛盾,可赵章在朝中也有很大的势力啊,于是他们兄弟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争斗,这就把他老爹赵武灵王给忘了。
赵章联合赵武灵王的宠臣田不礼起兵叛乱,史称“沙丘之变”。在这场政变中,赵武灵王被困在沙丘宫,最终因断绝食物和水源而活活饿死。
后来这赵惠文王最终处死了赵章,获的了胜利。
他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其父的胡服骑射改革,增强了赵国的国力,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在位期间,赵国与秦国展开了多次战争,取得了不少胜利,为后来的长平之战奠定了基础。
后来他传位给赵孝成王,并留给了他廉颇李牧乐承和蔺相如等众多忠臣良将,使的赵国当时在六国那里是唯一的霸主。
可这赵孝成王有个败家子小儿子啊,从小娇生惯养,还娶娼妇为妻,本来王位是他哥哥赵迁的,当时秦国弱小时,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在赵国为质子,所谓质子,指的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与他国缔约或者结盟时送到别国的人质,一般都是由贵族甚至是王子来出任。
后来秦始皇继位后逐渐重用李斯这些能人义士,使的秦国的国力过来越强大,后来为了瓦解赵国的实力,就像赵国要了太子赵俏作为质子,这赵佾被派往秦国当质子了秦国后,赵悼襄王赵偃可是只手遮天,他重用了丞相郭开,这郭开从小陪伴赵偃读书,更是一肚子坏水,经常捉弄嬴政,还联合其他质子欺负嬴政,后来嬴政他爹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秦国后,郭开更是密谋想一把火烧死嬴政,后来多亏了他的启蒙老师申越才保住了性命。
这赵悼襄王整日不理政务,重用郭开和毛遂,赶走了廉颇李牧等人,后又设计使得太子赵佾俯首陈臣,最终成为赵国最后一个国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功过自有后人评判,然而神池作为楼烦的前生,见证了北魏,隋唐,明清辽金女真契丹这些朝代的衰胜,时光匆匆飞逝如白驹过隙,这些历史传说少有人去记载,可是县城西北的那一池永不干涸的池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故事的传承和向往,神池明长城,佛光舍利塔,以及一个个传说故事和地名的由来都流在人们心中经久不衰。
而楼烦主要以畜牧为生,善骑射,剽悍勇猛。他们居住在北方,利用其地理优势,逐渐扩展势力范围。
楼烦国在其鼎盛时期,活动范围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清水河一带,东南到达今太原市北部一带。楼烦人以“彪悍勇武”和“善骑射”而名扬天下。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唐初宪州辖楼烦、天池、玄池三处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娄烦骏马甲天下”之谓。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将卫青击败楼烦王,置朔方郡。从此,楼烦国和楼烦人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楼烦国虽然灭亡,但其地名在后来的历史中一直沿用,作为郡、州、县、镇的名称存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