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之痛
流民之痛
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夭夭探寻的看着熊赀,熊赀有些躲避。
“怎么?让你回去探亲你反而不高兴了?”
夭夭摇头,“我已经有四年未回去了,不知道这四年里,他们过得怎么样,忽然能回去了,反而有些犹豫了。”
让她回去,熊赀心中也十分的不舍,但是国难当前,他不能再让夭夭目睹一次灭国之痛。
“本王还得处理些事情,你们收拾好了就去吧,屈瑕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这是他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一次危机,兵临国都城下,稍有不慎,整个楚国便会有亡国之虞,他一人之生死无畏,但是再让夭夭面临一次国破家灭,他绝对不能接受。
直到夜幕快要降临时,屈瑕才带着夭夭一行人驾马车离开了郢都。
夭夭一直在昭华台等着,她觉得熊赀会来送她,却迟迟不见他的身影,在屈瑕的再三催促下她才上了马车,娥婵在旁边抱着艰儿,屈瑕和麦当坐在外面控制马车。
天慢慢的昏暗了下来,夭夭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她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她太了解熊赀,今日又这么急切的让她回陈国……
正想着,马车忽然一个急转弯,夭夭和娥婵同时坐不稳,直接撞到了车壁上。
麦当忽然撩开帘子,神色有些紧张,“夫人坐好了,这路不太好!”
外面好像有火把的光芒,夭夭一把推开车窗,在距离马车不足半里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人群,人们衣衫褴褛,举步维艰的走着,只有零星的几个火把在照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马车明显在试图绕着这些人走,夭夭木然的坐回车里,看着前方屈瑕模糊的背影,眼神渐渐空洞。
现在他们至少已经在郢都二十里以外了,这么大群的人朝着郢都的方向而去,不是军士,那就是遭受了天灾人祸的流民。
今年楚国境内的收成一直不错,既然不是天灾,那定是人祸!
夭夭倏然站了起来,手顺势拔出了小楚刀。
屈瑕还在想着如何能远远的避开这些流民,只觉得颈部一凉,他侧头,看到从车里伸出了一只手,手中小楚刀的刀刃准确无误的横在他的脖颈上。
“夫人,你这是做什么?”
“回郢都。”车帘后的夭夭说。
屈瑕明显是不会听她的命令的,纵然利刃在前,他仍没有让马车减速的动静。
“屈将军,本宫佩服你对君上的一片忠心,但是流民已经到了郢都,你觉得是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重要,还是君上的命重要?”
驾着车的男子此时面无表情,“这是君上的命令,我身为臣子必须遵从,安全送你们回到陈国,是我的使命。”
“娥婵,抱好艰儿。”
她早就知道说服屈瑕难上加难,索性一脚对准了屈瑕身边的麦当,狠狠的踹了过去。
麦当早就被吓破了胆,又被挨了这么一脚,骨碌碌的滚到了地上,夭夭紧接着冲到了屈瑕旁边,未等屈瑕反应过来,夭夭已经坐在了他的身边,小楚刀几乎割破了屈瑕的脖子,血液正在慢慢的渗出来。
“你以为,熊赀死了,我和艰儿能好好的活着吗?”
屈瑕眉头紧紧的皱着,他猛的一拉缰绳,马车停了下来,周围的流民听到了马的嘶鸣声,纷纷聚集而来。
对他们而言,有马,就有食物。
夭夭下了车,娥婵抱着孩子跟着跳了下来,屈瑕拔出剑,十分紧张的护在夭夭面前,麦当方才被踹了下来,连滚带爬的一路追,又到了他们旁边,护在娥婵的前面。
“本宫都把你踹走了,怎么还跟上来?”
麦当是被掖庭的人强行抓到楚宫的,夭夭那一脚,不过是想让他理所应当的逃走,谁知他竟又跟了上来。
“夫人遭难,奴才这时候走,岂不是不仁不义。”
麦当张开双臂,紧张兮兮的护在娥婵面前,出了一头的虚汗。
果如他们所料,那群流民根本不在意他们几个人,直奔马而来,那匹马是熊赀心爱的战马,一群饿到了极点的流民围了上去,没一会儿的功夫,马就被啃净了。
夭夭震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中充斥着浓烈的血腥味,眼前的这些人就像野狼一样,把那匹马吃干抹净了,只剩下了一堆沾染着血迹的白骨。
“夫人,你都看到了,巴国大军已经占领了权县,朝着郢都而来,预计明日就会到了,这些流民,都是想进郢都寻求庇护的。”屈瑕说。
郢都的所有城防,是先王在位的十几年中倾力打造的,可以说是所有城防中最为稳固的。
“但是,一旦他们进去了,郢都的百姓们知道了巴军即将攻来,可能就会发生暴乱,到那时,内乱外忧,会更加麻烦。”屈瑕紧紧的护着夭夭,解释着。
人们还在哄抢着最后的美味,夭夭拾起被扔在地上的火把,高高举起。
“我带你们进郢都!”她略略提高了声音,声音不大,却威慑力十足,几乎让所有的流民擡起了头。
这才露出了他们的面容,一个个满脸的迷茫,双目空洞无神,这是一群几乎已经失去了生的希望的人,这里的大多数人都并不抱着进郢都的希望,但是郢都的方向,就是他们的希望,哪怕死在奔赴的路上,他们也心甘情愿。
流民们呆愣了一会儿,一个个的全都跪下来,嘴里感激的念叨着,“这位是贵人啊,贵人能带我们进郢都!”
慢慢的,一大片人都跪下了,夭夭看着他们,忽然心中变得犹如石头一样,沉沉的坠着。
“我身边有麦当一个人就好了,你带着娥婵和艰儿,先行回宫。”
夭夭这话刚出来,就被屈瑕否决了,“要走一起走,君上要是看到我们却没有看到你,他心里又该作何感想。”
越来越多的人们往夭夭这里聚集,屈瑕还是没有要走的迹象,夭夭索性不再理会他们,高高的举着火把往郢都的方向走去。
这一路走得十分艰难,每个人都心事重重,不断地有人因饥饿摔倒,年幼的孩子们失去了意识,颓然的被父母背着。
终于,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夭夭他们终于走到了郢都的南城门,城门上已经是全线戒备,三步一兵,五步一哨,传讯兵看到了流民的大部队在不断靠近,通告了鬻拳。
鬻拳站在城楼上,从上而下看来人,看到屈瑕和夭夭时,俱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