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时光的重影
周日的校园格外安静。为了赶在文化节开幕前完成准备工作,两校的筹备组成员都放弃了休息时间。历史办公室里,零散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板上,映照出浮动的尘埃。
"这些是从校友会借来的资料,"徐景轩将一个泛黄的牛皮纸袋放在桌上,"里面有两校建校以来的重要活动记录。"说着,他轻轻抽出一册蓝色布面的相册,"这个更有意思,是师大附小的校庆影集,当年咱们两所高中都是附小的优质生源基地。"
顾晖宇接过相册,指尖微微发凉。师大附小,那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地方。他想起前几天整理资料时,周云汐提到的那些关于母校的往事,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重现。
"顾晖宇,这些资料按年份分类,你先整理建校到2000年的部分。"徐景轩继续说道,"周同学负责2000年之后的内容,你们待会可以核对一下大事年表。"
细翻档案时,一张照片从发黄的纸页中轻轻滑落。顾晖宇弯腰捡起,瞬间怔住了——那是附小"京华史学小讲堂"的获奖合影。照片上,稚嫩的他正捧着一本厚重的史书,而身旁的周云汐则拿着写满批注的笔记本,两人都带着专注的神情。
"这张照片......"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顾晖宇转身,看见周云汐正抱着一叠整理好的资料站在门口。午后的阳光从她身后洒进来,为她镀上一层淡淡的光晕。
"史学小讲堂,"周云汐走近,神情认真地看着照片,"那次你讲述战国纵横家的典故,引经据典,很多老师都说像个小学究。"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顾晖宇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回忆忽然变得清晰。那时的周云汐总爱从《盐铁论》和《史记》中找例子与他讨论,两个人常常为了一个历史观点争辩到夕阳西下。
"周同学,"徐景轩的声音适时响起,"能把你那边整理的年表给我看看吗?"
周云汐将照片轻轻放回桌上,转身走向徐景轩。顾晖宇望着照片上两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书香的教室。
那时的他,还不懂得珍惜眼前人。
接下来的整理工作意外地顺利。在分类历史典故时,他们常常能不约而同地想到同样的参考标准。偶尔讨论起某个历史细节,两人的观点竟也出奇地一致。
"这个应该归类在民俗文化,"顾晖宇指着一份资料说。
"嗯,而且可以和这个市井生活的部分做关联,"周云汐接过话,"就像......"
"就像《清明上河图》里的商业场景一样?"顾晖宇脱口而出。
周云汐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还记得这个?"
"当然,"顾晖宇微微低头,"这是你第二次跟我讨论历史时用的例子。"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阳光在两人之间投下一片温暖的光斑,空气中仿佛飘浮着看不见的情愫。
"那个,"陈轩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我说你们两个历史专家,要不要去档案室看看?那边还有一些老照片。"
徐景轩立刻接话:"对对对,顾晖宇你带着云汐去看看。我这边还要和陈轩讨论一下展台的事。"
在朋友们过于刻意的安排下,顾晖宇和周云汐来到了档案室。狭小的空间里堆满了历史资料,两人不得不靠得很近才能一起查看档案。
"你看,"周云汐指着一张照片,"这是两所学校最早的联合活动照片。"她的发丝不经意间擦过顾晖宇的脸颊,带来一阵淡淡的清香。
顾晖宇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但余光却总是不自觉地瞥向身边的人。他发现周云汐看资料时还是会不自觉地咬下唇,翻页时依然会习惯性地从右上角开始——这些小习惯,一如既往。
"这些照片拍得真好,"周云汐轻声说,"每一张都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故事。"
顾晖宇看着她认真的表情,突然说道:"就像你经常说的,历史不只是年份和事件,更重要的是人的故事。"
周云汐转过头,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你还记得?"
"记得,"顾晖宇笑了笑,"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这句话是不是太暧昧了?但周云汐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继续低头整理资料,只是耳根悄悄染上了一抹红晕。
临近傍晚,当最后一批资料整理完毕,夕阳将整个办公室染成了金黄色。
"明天就是开幕式了,"周云汐收拾着桌面,"你紧张吗?"
"有一点,"顾晖宇老实答道,"不过更多的是期待。"
周云汐抬起头,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我也是。"
分别时,两人都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走出校门,顾晖宇回头望了望已经亮起灯的学校,心中涌现着对于明天的期待。
晚上,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云汐发来的消息「今天整理到的那些老照片,真的很珍贵。」
顾晖宇看着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是啊,每一张都承载着回忆。」
放下手机,他望向窗外的月光。也许,有些情感就像这些老照片一样,看似褪色,却永远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