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海屋 - 当海边积雪燃烧时 - 单迦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五章|海屋

汪氏宗祠是漓水湾三泾村第三大祠堂,位于村子的最西边。明《鲁班经》中曾有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祠堂的诞生和宗族制度有关,在漓水湾,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平清市都保留着宗祠,诸葛嘉一和许渭此时正站在汪氏宗祠外。

村子里负责宣传的汪海正在向两位外地人介绍着汪氏宗祠的历史。这座祠堂从清嘉庆十二年建立,是一位中举的状元筹建的,据说从那之后,汪氏不少人都中了举,时期还出了几位革命人士。近些年不少人寻根问祖寻到过此处。

“您对汪鹏有多少了解?”来之前,并没有告知汪海此行的目的,所以对方并不知情,诸葛嘉一试探着问。

“你说的是汪博士吧?”

“对,我们也是在村子里听说这村子里有个考上博士的”

汪海原本就喜气洋洋的脸上更是容光焕发,嘴一咧,一口白齿耀眼得很,“汪家人还是有出息的,他们这一代,汪鹏呀最有出息。这孩子虽说命苦,但也算是苦尽甘来。”

“他家经济条件不好?”

汪海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习惯性地递给许渭一支,对方没接,他就自己抽了起来“我们一个宗族的都会帮衬着,没钱不重要。最主要的是,汪鹏母亲这里不太好”汪海用左手食指指了指自己太阳穴的位置,“就是忽然有那么一年就给疯了。”

“哪一年?什么原因?”

“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吧,这得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记不清了。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就是有天接孩子放学回来,就疯了,浑身还都是伤。”

“汪鹏的父亲呢?”

“哎,汪鹏他爹和我还有点亲戚关系,几年前出海的时候赶上台风就没回来。汪鹏这孩子也是命苦。不过找了个媳妇儿挺贤惠,一直都留在这里照顾汪鹏他妈。”

不到10分钟,宗祠里里外外已经参观了个遍,等到要离开时,汪海似乎才想起问诸葛和许渭的来意,“你们一直在问汪鹏,是要给他写个采访?”

“嗯,我们正好在这村子旅游,村长就说这村子汪氏宗祠很有意义,我们就过来看一下”

“这样啊”

看得出汪海挺失望的,作为这个村子的宣传人员,总希望有更多人能知道这个村子里的故事。

离开祠堂,往西去就可以到汪鹏家。一路上还是路过了三家宗祠,虽说都在漓水湾,但三泾村却和白露家所在的扎青村很不同。怎么说呢,这个街巷里的房子看上去要更古朴一些,不少无人居住的房屋结着蜘蛛网,无人问津。常住户也都是老人居多,不像扎青村,还有类似于白露哥哥那样的年轻人在。

走路大概15分钟,终于按照地址到了汪鹏家。

那是一处和其他老宅没什么差别的院落,要说一定有什么不同的话,大概就是整洁了一些,尤其宅子门口的青石板路,连一片纸屑都没有。

院门是木质铜棕色的,有两米高一米多宽,顶部有一块匾,上面写着“汪宅”。门楣下方悬着一面镜子,门上有两个门环左右对称。

到达老宅时,是中午11点。

轻叩了几下门,没人出来,一推,门竟然自己向内敞开了。院子里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拿着针线和一大块渔网,看样子是在修补鱼网。

“您好,请问是汪鹏的母亲吗?”诸葛嘉一没有像以往等着许渭去打招呼,而是自己走上前,在老人面前半蹲下身子,轻声问。

老人看了诸葛一眼就笑了,两眼瞪得很大,神情是夸张的慈祥,“是呀,我儿子是汪鹏,汪鹏是我儿子。”

从不真实的表情和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语间,可以确定这位就是汪鹏的母亲。

许渭上前,找了一把木凳子递给诸葛,自己蹲下身,和老人聊了起来“我们是新京过来的,是您儿子的朋友,镇上最大的祠堂就是您家的吧?”

“对,我家的,我们祖上出过状元,皇上下旨给我们修建了祠堂,这就是光宗耀祖的恩德。我儿子,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儿子,博士,也是光宗耀祖呀。我儿子叫汪鹏,你们可能不知道!”

“您儿子在家吗?”

“嘘”老人忽然扔下手里的渔网,一本正经起来:“儿子是博士,在新京呢,你们可别让他回来”

“汪鹏最近也没回来看您?”

“没,有出息的人都在外面闯世界。”

“儿媳待您好吗?”

“好呀,我们祖上积德,儿子博士,儿媳妇儿也贤惠。你们认识汪鹏吗?他是我儿子,但是你们别让他回来,有出息的人呀,都在新京”

于是,两位警察就这样一半正常一半不正常的与老人聊了起来。

“那您儿媳妇今天怎么不在家?”

“儿媳很是贤惠呀,亲家生病了,她去伺候她父亲,中午给那边做完饭就回来了。”

“她家在哪里?”

许渭继续问,老人却不再回答,捡起地上的渔网专心缝补起来,似乎是忘记身边还有人在。

就在许渭犹豫着离开的时候,一个男孩儿从屋内跑到院子里,男孩皮肤倒是白净得很,几乎不用怎么怀疑,一看便知是汪鹏的儿子,那双黑眸与汪鹏一模一样。

“你叫什么名字?”

“汪致远”

“阿姨能到屋子里看看吗?”

男孩点点头,拉着诸葛嘉一的手,走进了宅内,也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房间里的摆设与整个老宅最初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站在外面绝对想像不到这间屋子的摆设。房间保持了古朴,却更多了些优雅。字画、油画、山水画,暗红色的地毯,在客厅的书桌旁甚至看到了一台留声机。整个格调像极了民国时期的文人故居。

客厅东面的书桌旁摆满了照片,有黑白的,有全家福,还有汪鹏和陈敏的结婚照,小孩的满月照,怎么都看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只是,诸葛嘉一盯着男孩看一了会儿,发现事情不太对。汪鹏在永安家园出租屋里放着的全家福里,那个男孩有四五岁模样,样貌与眼前的汪致远并不同!

“致远,你今年多大了?”

“四岁”

所以,这应该是汪鹏的第二个孩子。

“你爸爸最近有回来看你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