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战备动员令
第267章战备动员令
“总司令怎么……”萨利赫上校想说德拉贡上将怎么知道,目前阿拉伯各国处在各自为战的状态当中。
“叙利亚和埃及是肯定没有策应的,约旦和伊拉克不确定。”德拉贡上将深深的看了一眼萨利赫上校评价道,“成立联合司令部,至少要知道互相之间的战略目的,哪怕先不提谁听谁的问题,比起当前各打各的,也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论在任何时期,人口都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法国人德拉贡上将对这件事在了解不过,现在处在优势当中,法鲁克一世的埃及军队可不一定会配合叙利亚的战略目的,反过来叙利亚没准也看不上埃及军队的战斗力。
但就算如此,仍然有建立联合司令部的必要,这不仅是了解以色列的情报,都要也是增加对其他阿拉伯国家军队的了解。
作为现在叙利亚军队绝大多数官兵的司令,德拉贡上将的话还是管用的,萨利赫上校表示应该如此。
说了这件事之后,德拉贡上将提出来了第二个建议,“没独立之前的动员机制还记得吧?按照当时的动员机制进行动员,不要轻视以色列人,以目前的公开消息来看,阿拉伯国家虽然占据优势,但是互相缺乏沟通,以色列自身的兵力却超过阿拉伯国家当中的任何一个。如果被以色列抓住机会,击败其中一个,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战争当中轻视敌人极其愚蠢,更何况现在阿拉伯并不知道以色列在停战时期做了什么。但不管做什么,以色列的总人口是不变的,武器可以依赖外来援助,人却不能凭空长出来,按照以色列理论上的动员上限,增加投入的兵力,目前叙利亚投入的两万多兵力远远不够。”
目前阿拉伯联军的情况是,埃及一万多,约旦和伊拉克加起来两万,叙利亚两万多,阿拉伯联军总兵力是五到六万人。以色列自身的兵力是三万五千人,远超过阿拉伯国家当中的任何一个。
这种情况,就是萨尔浒的翻版,德拉贡上将肯定不知道遥远东方的古代战例。
他本人也不敢自称什么天纵奇才,西线的同盟国将领给德拉贡上将的评价,也是没出现过什么致命错误。
其实德拉贡上将本人,也自认为不比二战初期哪些已经被定义为守旧派的法军将领强,他其实也是一个保守将领。
因此能够做到的话,兵力当然是多多益善,立足于阿拉伯国家的潜在兵力远超以色列,这个量化不可改变。
在萨利赫上校思考的同时,德拉贡上将给了一个保守派将领的标准答案,“占据兵力优势去打仗从来不是错误,把叙利亚人动员起来,要明确一点,胜利的希望从来都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寄托在什么圣裔家族,阿拉伯领袖上面。”
圣裔家族就是现在约旦和伊拉克的王室,这两个国家的王室不但同出一家,而且还没出三代。
至于阿拉伯国家的领袖,那当然是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的自称,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当中人口最多的,纸面实力也最强。
“明天,总参谋部会邀请叙利亚军事代表团进行参观,我们来进行一场兵棋推演。”德拉贡上将此时发出了邀请,重型武器装备法国不能给,但是在其他方面他还是非常认真的提供建议。
停火的第二天,本古里安通过了一个决议,以色列各地民兵统一改组为以色列国防军,统一指挥应对阿拉伯联军的攻击。
在阿拉伯联军还在各自为战的时候,以色列一改之前的互不统属。
只不过对于近在眼前的变化,阿拉伯人熟视无睹,大家都神色轻松,好型已经胜券在握一般,真的把停战看成是一个中场休息。
比起其他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军队表现的就强很多,在意大利战场不算硬仗,但那也是世界大战。身为正规军的叙利亚军队,并不像是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军队那样散漫,而且大马士革国防部,已经得知了在巴黎的萨利赫上校的回复。
对本次停火当中联合国内部的博弈,大马士革的将军们进行了一次内部会议,讨论是否增兵并且进行战争动员。
阿拉伯其他国家还没有战争动员体系,这个概念完全是稀罕物。
但叙利亚不同,法国可是在叙利亚拉出来四十万人参军,虽然基督徒都在战争结束之后离开了叙利亚,但剩下的穆斯林各派的军人,成了现在叙利亚最有权势的人。 如果说科曼所在的世界,叙利亚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个世界的叙利亚,独立之后就是一个军政府,哪怕是名义上的文官政府,其实也是独立后削减军队规模,穆斯林各派的军人进入了政府,组成了所谓的文官政府。
文官政府官员,只不过脱掉了军装的军人。
这些国防部的将领和政府的前军人聚在一起,通过在巴黎的萨利赫上校,进行了关于停火之后的战争走势会议。
“巴黎现在受到华盛顿的经济挟持,我们想要的武器是无法得到了,那么就只能从人力优势上面想办法。”首先开口的将领掷地有声道,“我们之前的司令,德拉贡将军说得对,胜利的希望只在我们自己身上。”
“确实,开罗方面对我们提出建立联合司令部的建议并不热情,约旦和伊拉克联军那边,更是和我们的想法格格不入。”
会议室满是对所谓的阿拉伯兄弟国家的吐槽,随后开始讨论现在国家能够支撑多少兵力作战,因为只能使用现有武器,不可能吧所有军队都拉上战场,而叙利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现在目的已经明确了,占领上约旦地区。”一个阿拉维派少将开口概括道,也就是包括海法在内的巴勒斯坦北部,控制约旦河上游的水源。
“巴黎方面认为,以色列如果通过停火进行补充完毕,首先会进攻南线的埃及,然后是东线的约旦和伊拉克联军,因为这两支军队距离特拉维夫都只有三十公里的距离,这个猜测如果正确的话,我们完全有从容应对的时间。”
遥远的巴黎,完成了兵棋推演的科曼感觉自己被念叨着,难道是萨尔区的小龙骑兵正在对自己进行召唤?完全有这个可能。
“增兵海法一线,建立三个师五万人的进攻部队,发布动员令,召集国家年轻男性,在戈兰高地到海法一线,挖出来一条战壕。我们可不能像埃及人那样自大,挖战壕只不过出点汗,要是以色列真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到了帮助,战士们会付出血的代价。”
“那么就这么办。”话音刚落,坐满长桌两侧的将军们同时起身,“增加海法进攻的远征军兵力,补充至三个师。在上约旦地区设置防线,动员国内青年进行施工,在四周的停火时间到来之前,建立一个囊括上约旦的防御体系。”
叙利亚政府在五月二十九日,发布动员令,号召叙利亚青年加入到军事训练当中,为停火期结束做准备。
命令很快下达。在大马士革的每条街道,在阿勒颇的古老集市,在拉塔基亚的港口,在霍姆斯的平原,动员令通过广播、报纸和清真寺的宣礼塔传遍全国。夜幕完全降临时,全国各地的征兵站前已排起长队。人们举着油灯,在黑暗中形成一条条光链,宛如大地上的星河。
大马士革正在举行支持动员令的集会,黑压压的人群聆听着叙利亚民族主义的讲话。
“叙利亚的儿女们!”激昂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今夜,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的兄弟正在巴勒斯坦哭泣,他们的土地被夺走,他们的家园被侵占!”
“我们是来捍卫正义,捍卫阿拉伯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权利!”什么场合都不缺乏捧哏的,这种场合还尤其需要。
短短几句话,就已经点燃了集会的热情,在真主的感召,和对以色列的仇恨之下,叙利亚的青年纷纷应招,加入到了这一次的动员当中。
无数青年跟随增派到海法的援军一起出发,劳动大军将会掘开海法周围的土地,把农田变成千沟万壑,如同蜘蛛网一般的战壕,让南方任何可能出现的援军都陷入到泥潭当中。
这些战壕还会从不同的方向延伸到海法城镇的边缘,作为下一次叙利亚军队对海法进攻的起点。
巴勒斯坦这座北部的重要港口周边,到处都可能看到扬起的尘土从战壕当中飞出,海法的犹太人不可能突围,同时其他方向的以色列援军也被隔绝在这个战壕体系之外。
这就有点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向大海进军的样子了,在缺乏重型武器的时候,事情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只能用土木工程来抵消来敌人的杀伤力,至少可以做到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