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贩的启示
这天,赵虎按例带了几个差役在城中巡逻时,看到有两个人在吵架。原来一个到城中卖菜的菜农,赶牛车时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卖饼的摊子。卖饼的小贩得理不让人,非要那个菜农留下全部青菜才肯放他走。
很明显,那个卖饼的摊主是想借机讹人。赵虎问明情况后,先让那个菜农给摊主赔礼道歉,然后又让他把弄脏的几个饼按市价买了下来。
本来这件事到此就能了结,谁知那个摊主由于没有讹到菜农,心中不忿,竟然对开封府的几个差役说道:“大人,他那个牛是偷来的。前几日小的听人说有人专偷耕牛,然后假扮成菜农,到城中名为卖菜,实为卖牛。大人若是不的话信,到他家一查便知。”
那个菜农听到摊主这样说,也急了,忙说道:“大人,这是小人养了好几年的牛。小人是种菜的,家中就这一头牛,再也没有第二头了,他是在胡说,大人。”
赵虎看那个摊主幸灾乐祸的样子,想了想对菜农说道:“你的牛是自己的,还是偷来的,到你家一查便知。”
说完此话,他又对那个卖饼的摊主说道:“你说他的牛是偷的,这事你一定知情,不如跟你我一起到他家中去查看,顺便指证一下贼赃。”
那个摊主本来是想借着开封府的差役,吓唬一下那个菜农,出出心中的恶气,没想到现在惹祸上身了。要是他跟着赵虎一起去做证人,耽误了生意事小,到时再背一个诬告良民的罪名,那可就真的不划算了。
于是这个摊主忙说道:“大人,是小的眼拙,这个人不是偷牛贼,是小的认错人了。”
赵虎觉得这个人太过刁钻,想吓唬吓唬他,就说道:“既然你曾听说过有人专偷耕牛,现在就跟本捕头一同回开封府,把情况禀报给包大人。待捉到偷牛贼后,包大人定会对你重重有赏。如果你慌报案情,包大人也会严惩不贷。”
赵虎说着,就让跟着的差役拉起那个摊主,要把他带到开封府去。
那个摊主本来想吓唬一下菜农,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看到差役真的要带自己走,忙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说道:“大人恕罪,刚才是小的胡说八道,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把小的当作一个屁,给放了吧。”
围观的人听到他说出这句话,全都轰地一下笑了,那个菜农也咧开嘴笑个不停。
巡逻完毕回到开封府,赵虎想起刚才的事,还觉得好笑。不过,仔细思量,这件事也给了他一点启发。于是赵虎到公孙先生那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公孙先生听完赵虎的话,笑道:“赵捕头果然有办法,我这就去向包大人请命搜查胡应元家。”
带着包大人的命令,开封府众差役很快将胡家搜了个底朝天。由于这次搜家突如其来,等胡应元听到消息从铺子中赶回来时,开封府众人已经将他家中所有的财产全都罗列了出来,一一登记在册,就等包大人到来亲自处理了。
胡应元回来后,看到家中被开封府的人翻得乱七八糟,心中又惊又怒,一时不知所措。他强压住心头的恐慌和愤怒,来到公孙先生面前问到:“不知小人触犯了那条律法,要劳烦开封府众位大人亲临寒舍来……”
他指了指被罗列出来的家中的财物,本想说“这么折腾”几个字,顿了一顿,没有说出口,改成了“办案”二字。
公孙先生说道:“胡东家请稍安勿躁,包大人来后自有分晓。”
稍倾,包公来了。他的轿子刚刚停下,胡应元就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要问个究竟。包大人走出轿子,对胡应元说道:“你勿须紧张,本官昨日捕获一个江洋大盗,据他交待,有一部分赃物藏在你家中。本官知道你一向奉公守法,但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例行搜查。你稍后将家中财产的来历一一说明,本官自会还你一个清白。”
事已至此,胡应元觉得再多说也无益,他吩咐管家将家中来往的账目拿过来,和公孙先生手中的账册一一对照。
胡家的管家看来十分称职,只要是有点份量的财物,他都可以说出购于何时何地,并且拿出了当时的账目来证明。所有财物的来历都十分清楚明白,胡应元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时,赵虎拿着一个锦盒,双手捧到了包大人的面前,说道:“大人,这里还有一个盒子,由于上了锁,属下并未贸然打开,所以并不知晓其中是何物件。”
胡应元看到赵虎拿着的那个锦盒,脸色大变。他情急之下对管家说道:“这个盒子你如何也拿了出来?”
管家说:“上次老爷交此盒给我的时候,曾说盒中之物十分珍贵,不可轻易示人,但开封府的众位差爷说此次搜查事关江洋大盗一案,所有财物都不得隐瞒,否则会给老爷你招来杀身之祸。我想老爷一向未曾与江洋大盗有过瓜葛,勿须担心什么,因此就把个盒子拿了出来。只是这个盒子的来历,我并不明白,还需要老爷向包大人说清楚。”
包公命胡应元打开那盒子,看到十颗明珠赫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