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飞龙寺 - 大宋职业侦探 - 潇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职业侦探 >

第一百零五章 飞龙寺

杨绍祖极善经商,米粮丝茶,药材珠宝,无不涉足,仅在锦安镇一处,就有十几处店铺。除此之外,杨绍祖还买田置地,在锦安镇周边,拥有数百亩的土地山林。

虽然富甲一方,不过杨绍祖却不象吕员外那样为富不仁,仗势欺人。他富而好施,乐于助人。赵虎在锦安镇逗留了几日,和乡民攀谈时,只要提起杨绍祖的名字来,大家都会露出敬佩的目光来,称杨绍祖为“杨大善人”。

一日,赵虎和杨仲侯一起外出,途中经过一个小山。赵虎看此处前山后河,树木茂盛,景色清幽,就想上山游玩一番,但是杨仲侯却在此时显出极不情愿的样子来。

平时里无论去哪里,只要赵虎开口,杨仲侯无不应允,并欣然陪同前往。今日他的举动,让赵虎觉得十分反常。

杨仲侯看赵虎一脸憾色,就解释道:“赵兄并非外人,此事讲与你听也不妨。”

原来此山虽小,却有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凌霄山。在山中树木的遮掩之下,坐落着一个名叫凌云寺的寺院。凌云寺处在半山腰处,由于此处山林茂密,再加上寺院又小,所以,从山下看的话,根本看不到凌云寺。

寺小,寺里的和尚也少。凌云寺里除了有一个名叫净空的和尚之外,就只剩下一个帮忙打扫寺院、砍柴打水的小沙弥了。

净空和尚并不在意寺院中的香火是否旺盛,终日只是打坐念经。小沙弥对于佛经要旨还未窥门径,别人问他时常常答不上来,因此,虽然有些香客偶尔会到此处上香求佛,但往往是来第一次就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凌云寺虽然离锦安镇不远,可是镇中的人却很少到这里来,甚至有不少人都忘了这里还有个寺院。偶尔听到晨钟暮鼓的响声,才会有人想起来,原来凌霄山上还藏着一个寺院。

无人问津的凌云寺,被锦安镇的许多人给遗忘掉了,但是杨绍祖却一直对它念念不忘。在他人眼里,净空和尚是一个六根皆断、不问世事的高人,很少有人去打扰他。不过杨绍祖却几乎每年都要去拜访他。这并非杨绍祖一心好佛,也不是因为他与净空和尚有多么深的交情,而是因为静空手中藏着的那个玉雕飞龙。

当年杨绍祖开始贩私盐时,因为缺少本钱,就想把自己的玉雕飞龙送到当铺去当了换钱。只是当铺出价太低,无奈之下,杨绍祖只好另想办法。

那时净空还未出家,是一家当铺的少东家。他以前曾见过杨绍祖的玉雕飞龙,非常喜欢。当净空从同行的口中听到了杨绍祖要当玉雕飞龙的事之后,就私下里找到他,用高价买了回去。

后来杨绍祖转行做正当生意之后,家财日丰,就想赎回这个玉雕飞龙。而这时净空由于家中遭逢变故,已经出家为僧了。

杨绍祖找到净空,说尽了好话,并且开出了比当初高出三倍的价钱,想要重新买回玉雕飞龙,可是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肯卖。

杨绍祖无奈,只能一次又一次找到净空商谈。刚开始净空只是拒绝他,后来杨绍祖来的次数多了,净空索性不再见他。

虽然一次次地被净空拒之门外,可是杨绍祖还心中还是放不下那个玉雕飞龙。他看净空不肯接待自己,就找其他人去凌云寺见净空,这些人中就包括他的小儿子杨仲侯。

净空被杨绍祖派去的人弄得不胜其烦,于是就在凌云寺门外挂了一个牌子:杨氏亲友,敬请勿扰。这件事在锦安镇一时传为笑谈。

杨仲侯对于净空的不近人情十分恼怒,但是他也无可奈何。于是每次路过这里时,杨仲侯能绕道则绕道,实在绕不过去,就匆匆走过,不肯在凌霄山下多停一刻。

赵虎听到此处,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刚才杨仲侯会有那样的反应。不过,他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杨绍祖一定要赎回那个玉雕飞龙呢?即便这是一个宝物,以杨绍祖现在的财力,大可买到比它价格高十倍的宝贝,他为何一定要对这个玉雕飞龙念念不忘呢?

赵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杨仲侯向他解释道:“家父幼年时不知何故被亲生父母抛弃,后来祖父收养了他。因为祖父姓杨,所以家父就跟着姓了杨。家父成年之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曾向祖父问过当日的情形。祖父说当日捡到家父时,他的身边除了有一些随身的衣物之外,就只有这一个玉雕飞龙了。因此,虽然这个玉雕飞龙算不上什么无价之宝,但是它却是家父查明自身身世的一个重要凭据,所以家父才会对它一直念念不忘。”

原来是这样,赵虎听后恍然大悟。

杨仲侯接着说道:“祖父一直待家父如亲生的一般,因此,小弟以为家父根本没必要再去查明自己的身世了,更何况他当年还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只是家父年纪越大,求根问祖之心就越盛,近来更是常常为此事唉声叹气,小弟看在眼里,心中也是觉得不忍。”

杨仲侯说到此处,轻轻地叹了口气。

回到杨家之后,赵虎在和杨绍祖闲谈时提到了那个玉雕飞龙的事。杨绍祖闻听之后,果然如杨仲侯所说的那样,立刻皱起了眉头,眉眼之间升起了忧虑的神色。

赵虎深悔自己多言,一不小心引出了杨绍祖的伤心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