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施粥
凌云寺开设粥棚的事传到锦安县里之后,一部分灾民闻讯赶来就食。
粥棚开在凌霄山脚下,棚前架了两口大锅,由小沙弥和胡召二人看管。当日赶来的灾民不是很多,他们二人熬的粥,到天黑之时还略有剩余。
接下来几日,这些灾民一传十,十传百,到凌霄山脚下吃粥的人越来越多,凌云寺中的存粮很快就吃光了。那些吃不到粥的灾民,聚在凌霄山下不肯离去。他们眼巴巴地看着空空的大锅,等着小沙弥和胡召二人再从山上拿粮食下来。一些小孩由于没有食物吃,饿得哇哇直哭。
胡召和小沙弥二人看着那些饥饿的灾民,无计可施。由于寺中的粮食已经用光了,他们两个人也和那些灾民一样在饿肚子。
净空知道了此事之后,再也净不下心来念经了。他来到山下,看着那些站在粥棚前面饿得面黄肌瘦的灾民,不停地在心中念着“阿弥陀佛”。
胡召走过来说道:“大师,我对这些灾民说寺中已经没有粮食了,可是他们就是不肯走。”
“锦安城难道就没有其他人家在舍粥赈济这些灾民吗?何不让他们到锦安城中去求食呢?”净空问道。
“听他们说锦安城中只有一个‘杨大善人’在开设粥棚,虽然杨家支了十个锅轮番熬粥,可是还是不够灾民吃的,这些人也是无奈之下才来这里的。”小沙弥说道。
净空闻言沉思了一下之后说道:“现在寺中也没有粮食了,我们的一日三餐尚且不知在哪里,又如何能再赈济这些灾民呢?你们二人不妨将此事对他们明说,让这些灾民另寻活路去吧。”
小沙弥闻言就离开粥棚,去一一劝解那些灾民。胡召却站在原地,并没有行动。
净空不解地看了他一眼,问道:“施主为何不愿意去劝解那些灾民?”
赵虎拱手说道:“大师,在下有一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说。”
“施主但说无妨。”
“这些灾民此前就是因为在锦安城中吃不到粥,才到这里来的。现在他们再回到城里去,也同样是无粥可吃。因此,他们宁可在这里守着这两口空锅,也不愿回去。如果我们寺中当真再无粥可施的话,这些人很有可能就会饿死在这里了。”胡召的声音低沉,看得出来他很担心。
“唉,老衲何尝不想施粥给他们吃,只是寺中粮缸内空空如也,一粒粮食也找不出来,我又能奈其何。”净空无奈地叹了口气。
“虽然大师这里没有粮食,可是锦安城中的一些大户家中,必定留有存粮,大师何不去向他们借粮呢?”
“老衲也曾想过此法,只是那些大户既然不肯开设粥棚,又如何会愿意借粮出来帮我们开设粥棚呢?如果老衲上门去讨,即使他们愿意出粮,给出的粮食也只是够我们三人吃而已,想要救活这么多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净空看着眼前的那些灾民,脸上显出无奈的神情。
这时,小沙弥回到粥棚来了。他愁眉苦脸地对净空说道:“师父,那些人听了我说的话之后,还是不愿离开。”
胡召说道:“在下虽然只与大师相处了短短一段时间,但是也能看出大师是一个慈悲为怀的人,因此想冒昧地说一句,如果寺中有值钱的东西,大师何不拿出来换成银两去买粮食呢?这样做,或许还可以让这些灾民多活上几日。”
小沙弥听到这句话时,眼神复杂地看了胡召一眼。
“寺中除了钟鼓木鱼之外,并无他物,即使老衲有心拿这些东西去换粮食,想来也换不到多少。不过,事到如今,能挨得一时是一时,只要有人肯要,老衲也情愿把这些物件拿出来。”
“师父,不如把您的那个玉雕拿出来吧,说不定还可以换些银两。”小沙弥听净空说要把木鱼钟鼓拿出来变卖,一时情急之下,脱口说出了这句话。
说完之后,小沙弥就后悔了。他知道净空和尚极为看重这块玉雕,以前杨绍祖曾屡次派人来高价购买,他都不愿出手,现在自己说让他卖那块玉雕,肯定要受到责骂了。
出乎小沙弥意料之外的是,净空听了之后并没有责骂他,反而是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净空开口说道:“当年老衲未入空门时,曾因喜爱而购入这块玉雕飞龙。后来得知卖他的人,竟然用得到的银两去做恶事,为此,老衲曾自责了很长时间。老衲收留这块玉雕不愿出卖,并非是因为喜欢它,而是面对它时,可以时时警醒,告诫自己不可再做出助纣为虐的事来。现在事已至此,看来也只有将这块玉雕飞龙拿出来换银两了,这也是定数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