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汾水“乱臣逆子!贼心不死!”…… - 双鱼谣 - 顾与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双鱼谣 >

第51章汾水“乱臣逆子!贼心不死!”……

第51章汾水“乱臣逆子!贼心不死!”……

风眠等人有意将太子殿下随昭武帝御驾亲征的消息瞒了下来,可是还是没能逃过洛迎窗的眼睛,她先是觉察出三个人神色有异,再几番不经意的套话,便知晓了事情的全貌,一时间关心则乱,直接冲出了竹苑,声称要为楼玉骨分忧。

风眠自然是不可能放她走的,只是拗不过洛迎窗的性子,又怕伤了她,只好攥着她的手腕不可松手。

洛迎窗气急,直接附身咬在了风眠拽着自己的手腕上,牙齿间都溢出了血腥的味道,风眠却愣是眼睛都没眨一下,冷静制止洛迎窗:“你不要给殿下添乱。”

洛迎窗口无遮拦地呵斥道:“梅哥哥跑去了前线,那得利的就是岳松照了!那个奸诈小人会害死梅哥哥的!”

风眠手下的力道却更是重了几分,眉头紧蹙,丝毫不为所动:“谁会不清楚岳松照的小心思?但那是昭武帝默许的,你以为殿下能如何回绝?他难道不是心知肚明,自己此去一遭凶多吉少吗!就算你站在了他的身边,又能改变什么呢!”

流筝听到动静,也赶紧跟付山海从后院跑出来劝阻:“岳松照有意扶植楼玉卿,谁都看得清楚,但大家都只看到表面,却不知其原因,所以饶是殿下清楚这利害关系,一张嘴巴也难以辩驳,反倒落了个不好的名声。”

三言两语间,洛迎窗方才的情绪已经尽量平复了下来,迅速在脑海里将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树立了个遍:“你是说,岳松照和范珲是在拿范泠来威逼利诱楼玉卿?”

付山海见洛迎窗想明白了,赶紧连连道:“只有这一种可能,毕竟太子对楼玉卿有恩,那孩子本性不坏,就是耳根子太软,许是被岳松照和范珲的花言巧语迷惑了去。”

“那,那我们现在要如何才能帮到梅哥哥?”

“大丫头,听我一句劝,现在的局面你干涉不了,倒不如听太子殿下的叮嘱,先随我们去白渊城搜寻当年谋逆案的证据。”付山海给流筝使了个眼色,赶紧趁着洛迎窗失魂落魄之时,将她扶回了屋里,视线又随即落到风眠滴血的手腕上,拍了拍他的肩道,“大丫头关心则乱,胡闹了些,害你遭罪了,跟我去房间里包扎一下吧。”

风眠轻轻颔首,关切的目光追随着洛迎窗离去的方向,沉沉地叹了口气。

而一派祥和的竹苑之外,大昭和玄戎即将在汾水相遇,关键一战一触即发。

汾水,横贯南北,是大昭最后的屏障之一,若能在此战取胜,玄戎便可长驱直入,威逼京城。而今,昭武帝亲自领兵镇守,太子楼玉骨亦随行出征,看来是打算做最后一搏。

玄戎大营中,主帐灯火通明,映照着铺展在案上的地图,帐中诸将肃然,屏息以待。

程雪案缓步上前,目光落在汾水两岸,沉声道:“昭武帝虽年老体衰,但毕竟是百战之君,而且他此战并非仅为胜利的战局,更是为了帝威的稳固和大昭的存亡,他不敢退,便只能背水死战——而这,正是我们取胜的契机。”

“如今大昭战线崩溃,昭武帝虽带重兵,却已无稳固后方,军心难聚。”话毕,程雪案曲起中指,用指节轻轻敲了敲案几,“汾水天险虽可守,但若利用得当,也可成攻敌之利。”

程霜台认同地点了点头,指尖落在地图之上,缓缓描绘出一条行军路线:“汾水之战,重在分割与引诱——大昭主力渡河之时,正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刻,我们可以在此处布置伏兵,诱其深入,再以火攻断其归路。”

程雪案适时取起一枚木筹落于汾水南岸,接过程霜台的话,继续道:“我军精锐沿汾水两岸伏击,待大昭主力入阵,先以佯退诱其追击,再以火箭焚毁浮桥,使其无退路可走。”

一旁的将领开口:“可若大昭军警惕,不肯贸然追击呢?”

程霜台自信一笑,语气笃定:“既然如此,那便设局引太子落入陷阱——我军可派出轻骑佯装败退,诱他孤军深入,待其脱离主力军后,我们便可围困擒拿,作为筹码。”

程雪案又将木筹指到另一处,补充道:“另外,河岸两侧藏匿弓弩手,一旦大昭兵力踏上浮桥,便立刻放箭焚毁,让他们彻底断绝退路。”

话毕,兄弟俩视线交汇一瞬,程雪案微微点头示意,程霜台则勾起嘴角极为满意地给予了弟弟肯定,然后沉声下令:“全军整备,三日后,决战汾水!”

帐中众将闻言,各自领命,皆露出肃杀之色。

三日后破晓时分,汾水两岸雾气弥漫,寒意侵骨。

玄戎大军依计而行,在汾水两岸设下重兵埋伏,而视线所及之处,昭武帝的军队列阵于河畔缓缓推进,寒风呼啸而过,掀动旌旗翻飞,战鼓声沉沉地回荡在天地之间。

昭武帝坐镇军中,头盔之下是一张沉稳而苍老的脸,他的目光扫过前方,眉头微皱,长年征战的经验积累,似乎已然嗅出一丝不对劲的气息。

此时,玄戎军已在对岸严阵以待,然而大军主力似乎未曾出现,只余轻骑游曳,似有撤退之势。

昭武帝心生警惕,命前军稳步推进,楼玉骨却按捺不住,提议趁势追击。

玄戎军在河对岸似乎已是溃不成军,前军混乱不堪,士兵四散奔逃,战旗东倒西歪,甚至有玄戎士卒跌落战马,被己方践踏而亡,惨叫声不绝于耳。后方的辎重队更是一片狼藉,仿佛仓促败退间,连补给都来不及撤走。

太子楼玉骨站在昭武帝身侧,双手紧握缰绳,目光犀利地扫视对岸。玄戎军的混乱看似真实无比,可他心中始终隐隐有一丝不安。

“殿下,此刻正是大好时机。”楼玉骨身旁的副将压低声音,目光灼灼,“玄戎主力迟迟不现,若我们趁势追击,或可一战定乾坤!”

楼玉骨却是沉吟不语,锐利的目光望向对岸,凭借他的经验和直觉,他深知,如果敌军败退得过于彻底,甚至不惜丢弃补给,未免显得过于蹊跷,但他也清楚,若此战错失良机,大昭便再无翻盘之机。

“不可轻举妄动。”楼玉骨终究谨慎,冷声道,“让前军稳步推进,试探敌情。”

楼玉骨攥紧拳头,额上青筋微微跳动——他并非鲁莽之人,明知此刻需要冷静,可面对眼前的战机,他的血液却燃烧起来,他忍住冲动,盯着玄戎军混乱的阵型,努力在心中斟酌着可能的变数。

这一战,关乎大昭的兴衰,也关乎他的命运,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然而,就在大昭军缓缓推进之时,玄戎的轻骑忽然四散而逃,连战马都不愿牵走,士卒们抛下兵刃,惊慌失措地向后奔逃,这等狼狈姿态,连老将们都忍不住动摇了。

昭武帝身旁一名将领忍不住沉声劝谏道:“圣上,敌军确实溃散,此刻若不追击,等他们回神,我们便再难得此良机!”

昭武帝神色阴晴不定,衰老的心跳也愈发急促,虽然存在被玄戎军算计的可能性,但他始终不相信玄戎军能够有如此精湛的演技和破釜沉舟的勇气——他终究无法放弃这天赐良机。

“若玄戎军主力埋伏于后阵,便不该让前军如此不堪一击。”昭武帝深吸一口气,神色坚定,“眼下他们已是强弩之末,倘若此刻不追击,待敌军回防,或许便要夜长梦多!”

昭武帝望向对岸的狼藉战场,终究还是做出了决定:“前军渡河,全军压境!”

——这一道命令,正中了玄戎军的算计。

就在大昭军队即将跨越汾水之时,河岸上火光冲天,随着一声号角,汾水两岸伏兵骤然杀出,玄戎弓弩手居高临下,漫天箭雨洒落,昭武帝的前军瞬间大乱。

紧接着,玄戎铁骑从两侧杀出,迅速合围,程雪案领兵直插敌阵,一骑当先,长枪横扫,刀光剑影间,立即撕开了昭军防线。

昭武帝见军心浮动,怒吼着指挥军队反击,然而就在此时,玄戎军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箭,数百支箭矢带着烈焰划破长空,直射汾水浮桥,轰然之间,浮桥化作火海,昭军的退路被彻底断绝。兵将哀嚎着坠入汾水,被烈火吞噬,汾水顷刻被染成一片猩红。

混乱的战场之中,昭武帝的目光透过战火,一眼便落在前方高高在上的那张熟悉的脸上。

玄戎军铁骑如雷霆席卷战场,而身为统帅的程雪案却只是威风凛凛地端坐战马上,目光冷冽,手中长剑垂落,锋刃上残留着未干的血迹,盔甲沉稳如山,墨黑大氅随风翻飞,在战场的烈火映照下,他仿佛地狱归来的战神。

恍惚间,昭武帝仿佛回到了当年讨伐兀答的战场。

那时年纪尚轻的程雪案正是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曾无知无畏地跟随在自己身侧,策马疾驰,战旗猎猎,眼中燃着炽热的忠诚与骄傲。

可如今,少年不再,那双眼眸已冰冷如霜,昔日锋利的脸庞刻满岁月与战火留下的伤痕,宛如一把饱经风霜的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