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吕处长
杨晓蕊上班的时候遇到了姜一军副院长,平常难得遇到这位姜大爷,居然连着两天都见面了,杨晓蕊礼貌地问了一声:“姜院长好”。
姜一军副院长似乎被她吓了一大跳,迟疑了一下,勉强回了一句:“好!”。从姜一军副院长疑惑的神情,杨晓蕊看出来他这会儿应该正在思索:这是谁?从哪里来?在哪里见过?
杨晓蕊再次确认姜一军副院长压根儿不认识她,所以昨天他表扬她优秀也好,承诺要关照她也好,都是假的!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特别是领导的话,特别是领导的承诺。
杨晓蕊一边思考人生,一边走进了办公室。打水、拖地、整理文件…她谨记老爸的教导:“在家里懒一点不要紧,在单位千万不能偷懒。”
等杨晓蕊收拾得差不多了,冷不防看见吕向阳处长正站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她。
杨晓蕊赶紧跟吕处长打了个招呼,问道:“吕处长有什么事儿吗?”
吕处长递给她一份文稿,说:“晓蕊,这份材料帮我从电脑上打出来。”
这份材料是谭琴写的贯彻落实意见。杨晓蕊从吕处长手里拿过来的时候不禁眼前一亮。这份原本普通的材料已经被吕处长修改得面目全非,有的地方用笔划掉了,有的地方补充增加了内容,还有好几处是用剪子从其他材料里剪过来,又贴上去的。整份材料到处都是修改和补丁的痕迹,像是被城管执法队员们遗忘的城市死角,牛皮癣和野广告猖獗。
吕处长改材料的风格,原始而粗狂。
如今,word也好,office也好,已经相当便捷,动动鼠标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剪切复制粘贴,可惜吕处长不会键盘打字,修改材料还得动用剪子和胶水。不过真剪子也好,剪切也罢,方式不同,原理却是一样一样的,郭海波说过的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完全正确,写材料的同志们几乎都是一把好剪子,贾大剪子、吕大剪子、郭大剪子…
杨晓蕊早就想着,等谭琴写完贯彻落实意见,好好的学一学,这下子可好,得来全部费功夫。杨晓蕊于是一边辨认吕处长的字迹,一边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打字。
打完之后,杨晓蕊发现这贯彻落实意见其实并不高深。先是把卫生局开宣传工作会的事儿说了一遍:某年某月某日市卫生局开了宣传工作会,某领导主持,某领导讲话。这一段跟卫生局发布的宣传工作会消息稿基本一致,直接在卫生局网站上照搬即可。
接下来是:为了做好我院宣传工作,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制定如下贯彻落实意见。
一共四条贯彻落实意见,除了第一个条深入学习会议精神以外,其他三条都是卫生局局长的讲话:卫生局局长说要持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贯彻落实意见就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卫生局局长说要大力加强正面宣传,贯彻落实意见就是强化正面宣传;卫生局局长还还说要不断加强媒体交流合作,贯彻落实意见就是加强媒体交流与合作,如出一辙。
杨晓蕊心里想,原来贯彻落实意见这么好写,这下子她也会写了,把上级领导讲话里面提出的要求挪过来就是了,soeasy!
杨晓蕊高高兴兴地拿着打印好的把贯彻落实意见去找吕处长交差。
吕处长正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杨晓蕊见他茶杯里的水空了,就拿了水壶给他加了一杯水。吕处长似乎对她的举动很满意,问:“材料打完了?”
杨晓蕊嗯了一声。
吕处长又问:“贯彻落实意见该怎么写,现在学会了吗?”
“大体知道了。”杨晓蕊回答道:“上级领导怎么说,就怎么贯彻落实。”
吕处长笑起来:“你倒是很快弄懂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真谛。”
杨晓蕊谦虚地说:“我还差得远,吕处长你得多教教我。”
吕处长说:“贯彻落实意见跟上级领导的要求,一样,也不一样。比如说,上级领导要求咱们加强媒体合作,咱们就得加强媒体合作,但是具体跟哪些媒体合作,合作哪些事情,需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工作来定。你明白吗晓蕊?”
“嗯,我懂了!”杨晓蕊说:“就是按照上级领导要求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上级要求的是我们必须做的,跟我们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上级要求做而我们计划里没有的,也得加上。”吕处长继续说:“除了这些,我们要组织学习会议精神,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落实会议精神,都是贯彻落实的内容……”
宣传处长吕向阳在人民医院的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前半段高潮迭起,后半段一潭死水。
吕向阳曾经是人民医院机关的第一个本科生,因为写得一手好材料,被当时的院长王林玉重用赏识,以火箭般的速度,从普通工作人员一路提拔至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括弧办公室主任空缺。当时的吕向阳不到三十岁,是人民医院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风华正茂、前途光明,用高老师的话说就是“全医院最年轻、最有前途的机关干部”,被称为人民医院的“第二院长”,曾一度被预言不出几年就将再次被提拔,必将成为人民医院最年轻的院长。<
以上是吕向阳在人民医院经历的前半段。
接下来是吕向阳在人民医院经历的后半段。
王林玉院长退休后,副院长梁礼成走马上任,成为人民医院的新任院长。梁礼成院长上任后,迅速弥补了办公室主任的空缺,然后把原本主持办公室工作的副主任吕向阳,调任宣传处,担任宣传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从此,吕向阳火箭提拔之路戛然而止,成长速度骤然变缓。
吕处长作为宣传处副处长主持工作7年后,梁礼成院长调任市护理学院院长,董先起院长接任院长职务。此后,吕处长终于转正为宣传处处长。又是7年过去,杨晓蕊进入人民医院工作的那一年,曾经最年轻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吕向阳已经在宣传处工作了十四年,是全市各大医院资历最深的宣传处长。已经四十五岁的吕向阳处长头发稀疏,面目平和,早已看不出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而他在宣传处处长的位置上稳如泰山,再没有一丝交流和提拔的迹象。
吕处长人很随和,杨晓蕊能感觉到他是在诚心诚意地指导她。
吕处长接下来交代的工作,是把刚修改的贯彻落实意见形成正式的文件,也叫发文。具体的发文流程,每个单位都不一样。人民医院的流程是拿一张行文纸,填好发文内容、处室、人员,然后处长签字、分管领导签字,医院办公室统一编号,最后文印室负责印刷成文件。
杨晓蕊忙忙活活地填表、签字、编号、印刷,走完了一遍发文流程,拿到了刚从文印室出来的热乎乎的新鲜文件。作为工作时间不长,又很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她心里不由地美滋滋的。
只是这美滋滋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杨晓蕊抱着印好的文件回到办公室,看见谭琴也在,就很热情地跟谭琴打了个招呼。
谭琴今天的心情似乎也不错,正在整理桌上的鲜花。谭琴跟王栋似乎已经陷入了热恋中,经常可以看到俩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去餐厅吃饭,谭琴桌子上的花依然常换常新,大概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成其好事了。
杨晓蕊觉得这两人将来要是真结了婚,谭琴肯定会后悔,当初花这么多钱买花,损失的还不是自家的钱吗?反正郭海波从来不给她买花,因为对她而言,有买花的钱倒不如去吃一顿石锅脑花更划算。
哈,这下子谭琴有了对象,就不会惦记郭海波这只材料猪了,对杨晓蕊而言,这算一桩好事,她很乐意见到谭琴和王栋的热恋。
“晓蕊,你来的真早,办公室收拾地这么干净,谢谢啦!”恋爱中的女人心情好,杨晓蕊很难得地得到了谭琴的热情回应。
杨晓蕊也开心地回答了一句:“别客气!”随即取了一份文件递给谭琴。按照吕处长的交代,文件印完后给宣传处里每个同事都发一份,再通知其他的各科室来拿文件。
拿到文件的谭琴愣了一下,脸色明显地不如刚才好看了。杨晓蕊忙问:“怎么了谭琴姐?有问题吗?”
“没有。”谭琴淡淡地说了一句,恢复了平日里骄傲而冷淡的表情,不再搭理她。
不搭理就不搭理吧,反正她杨晓蕊又不是王栋,犯不上看谭琴的脸色。只是谭琴为什么突然变脸了呢,杨晓蕊百思不得其解,只在心里头嘀咕了一句:“女人真是麻烦!”回头忍不住自己都乐了:“我不也是女人嘛!”
下班后,杨晓蕊迫不及待地回到家跟郭海波交流从吕处长那里get到的材料新技能。郭海波又在写材料,他今天穿了一套棕色的摇粒绒睡衣,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紧盯着屏幕,皱着眉头,作深思熟虑状,像一只马上要进入冬眠状态的狗熊,似乎用手指一戳就能歪过去。郭海波对杨晓蕊兴致勃勃的描述无动于衷,只有一搭没一搭地偶尔“嗯”一声,表示他这只狗熊还活着,能听见她说话。
为了挽救这只半死不活的狗熊,杨晓蕊只好帮他泡了一杯浓酽的茶叶,殷勤地倒了一杯给他,假惺惺地说:“郭局,写材料太辛苦了,喝杯茶吧!”
“我们心心终于懂事了。”郭海波很满意地抬头看了杨晓蕊一眼,接过茶一饮而尽,随即连打了三个响亮的喷嚏,从椅子上跳起来奔进洗手间一顿洗脸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