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联席会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
吃完鸭头的第二天,上班后,杨晓蕊把完成的实施方案提交给吕向阳处长,喜滋滋地等待着吕处长宣布大功告成,却不想接下来的三天,她完整地经历了郭海波刚刚经历的事情。她无比后悔曾经在父母家的餐桌上,口无遮拦地嘲讽郭海波他们“山路十八弯,材料十八稿”,因为她自己很快就遭到了报应:在吕向阳处长不厌其烦的命令和指导下,杨晓蕊的实施方案开始了反反复复的修改,真实再现了“山路十八弯,材料十八稿”的波折历程:
初稿:活动的完成时限没有说明;
二稿:活动的步骤阶段不够具体;
三稿:活动没有跟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好一满意”结合起来。
四稿:“集中讨论”的形式不够明确;
五稿:活动的目标任务还需要拔高;
六稿:活动最好对医生、护士、行政后勤确定不同的内容;
七稿:活动要体现医院文化的传承;
八稿:活动要紧密结合当前的背景形势;
九稿:活动要建立工作责任制;
十稿:活动前要增加宣传发动的环节;
十一稿:十稿的修改意见取消,宣传发动的内容去掉;
十二稿:实施方案里面要增加卫生局的领导和医院的决定字样;
十三稿: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后附具体的人员名单;
十四稿:六稿的修改意见取消,所有人员都按照医务人员统一活动内容
十五稿:增加指导思想的内容;
十六稿:要明确撰写论文的具体要求,活动后要集结成册;
十七稿:文字内容过于平实,想办法增加一点文采;
十八稿:实施方案的文字格式不标准。标题要用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字,一级标题用黑体三号,二级标题用楷体三号,正文要用仿宋三号……
整整三天,杨晓蕊在吕处长的办公室和自己的办公室之间来回往返,不断地提交新的修改稿,不停地上网搜索类似的材料范文,不住地翻阅近期的夏州日报,直改得天昏地暗,头晕目眩,日月无光,不思茶饭。
终于,在第三天的临下班前,吕处长乐呵呵地通知杨晓蕊:“可以了!”此刻,杨晓蕊方觉得如释重负,昏昏然走出办公室,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杨晓蕊裹紧了衣服,突然想起来已是深秋季节,近来冷空气频频来袭,树叶凋零,寒风瑟瑟,这样昏黄暗淡的天气,她居然觉得神清气爽,颇有一种重见天日之感。
这感觉难以言说,只有写材料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当天晚上,杨晓蕊先后接到了来自亲妈、婆婆、大姨妈的晚饭邀请,统统被她委婉拒绝了。一个实施方案,几乎耗尽了她的全部精力。回家之后,杨晓蕊一头栽倒在床上昏昏睡去,然而依旧活跃的脑细胞,不停地腾飞跳跃,救死扶伤、职业精神、文化建设、贯彻落实、两好一满意等等词语魔咒一般晃来晃去。
第二天一早,杨晓蕊问郭海波:“昨天晚上我有没有说梦话?”
郭海波说:“昨晚我回来的时候,你睡得不省人事,一晚上倒是没有听到你说梦话。”他看着杨晓蕊,一脸狐疑地说:“杨小心,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儿,怕梦里说漏了嘴?”
杨晓蕊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在他脖颈后面清脆地击了一掌:“不要这么没高度,我要是说梦话,必定是一篇齐整的材料!”
郭海波说:“杨小心,你是不是写材料魔怔了?”
杨晓蕊叹了一口气:“皮皮,我觉得我不是在人民医院写材料,我是在人民医院历劫!最近三天,我就经历了十八劫。我们吕向阳处长,他就是掌管劫难的大神,他啪啦一掌劈过来,我就经历一次劫难,最近,他啪啦,啪啦,一掌接一掌,足足劈了我十八掌。”
郭海波笑起来:“一成一毁为一劫,历劫多了,你就得道成仙啦!杨小心,祝你早日渡劫完成,功德圆满。”
十八稿之后,实施方案终于定稿,接下来只要提请党政联席会通过就可以形成医院的正式文件了。杨晓蕊打开这篇实施方案,反过来倒过去一遍遍反复欣赏摩挲,就如同她亲手打磨完成的一颗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发现不同的美——材料之美。
因为这份实施方案,杨晓蕊获得了一次长见识的机会——参加人民医院的党政联席会。
神秘的党政联席会,杨晓蕊此前只有耳闻,从未亲历。这个会议大概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只讨论医院的大事儿,每次讨论的医院大事儿从一到若干不等,称为议题。议题由相关处室的部门负责人向参会的院领导们汇报。处室负责人汇报议题的时候,常常会带上本处室的首席科员,首席科员的作用是给院领导发材料和记录院领导的指示。
本次宣传处关于职业精神大讨论实施方案的议题,吕向阳处长带的是杨晓蕊。
因为是党政联席会,原本普通的会议室显得神秘而肃穆。杨晓蕊屏息凝视地跟在吕向阳处长身后走进去,趁着发材料的功夫,偷偷环视了一下会议室。董先起院长正襟危坐会议室正中,宽大的额头在会议室的灯光下似乎有些微微冒汗,显得格外锃亮。其他院领导各自坐在席签前头。董院长威严地向所有参会的院领导点了点头,然后从鼻子里轻轻地嗯了一声,简单地对吕向阳处长说了一句:“吕处长你汇报一下宣传处的这个议题吧。”
党政联席会汇报议题,就像考试一样,处室负责人就是考生,提交考试的内容,院领导们就是考官,评论议题的好坏,确定是否能够通过,首席科员意义不大,顶多算是考生身边的小书童。无论通过或不通过,考官们作出定论之后,这个议题就结束了,此时参加汇报的处室负责人和首席科员退出会议室,下一个议题的处室负责人和首席科员进入会议室汇报,只有院领导们可以全程参加会议,这是规矩。
除了院领导,还有一个特殊的人可以全程参加党政联席会,此人负责会前议题收集、会议记录等等,这个人就是我们董先起院长为之信赖的笔杆子、宣传处的副处长、人称贾大剪子的贾迎春。杨晓蕊进去发材料的时候,贾处长坐在会议室一侧,手里的笔转了转,一副轻松淡漠的样子。<
宣传处的职业精神大讨论实施方案是最后一个议题。彼时已经接近下午一点钟,党政联席会已经持续召开了整整一个上午。杨晓蕊不禁替这些参会的院领导们感叹:“定力真好啊,一上午都不动弹,也不知道这些领导们饿不饿。”
来不及多想,杨晓蕊发完了材料就悄悄坐在会议室后排的角落里,等着记录院领导们的指示。院领导们大概是饿了,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意见,只是泛泛地说了几句活动很有意义,要好好开展之类的话。董先起院长点点头,说了一句:“宣传处这个议题就通过了,吕处长你负责组织好、落实好。”有了董院长的这句表态,议题很快就结束了。院领导们从会议室中鱼贯而出,朱长征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面带微笑地说:“请各位领导去保健餐厅吃饭,餐厅已经准备好了。”
七龙珠渐渐散开,董先起院长走在最后,对身边的贾迎春副处长说:“迎春你晚会儿吃饭,局里要个材料,先弄出来。”贾迎春一脸严肃地答应下来,夹着一堆文件往办公室走。
董院长走后,吕处长笑呵呵地对杨晓蕊说:“晓蕊,你给迎春处长要个工作餐送到他办公室去!”吕处长说话声音向来很大,贾处长却似乎并没听见。
贾迎春有两个办公地点,一个是在院长办公室旁边,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小单间,是专门为他隔出来的隔间,另一个就是宣传处的一个单独的办公室,他极少去。工作餐送到的时候,贾迎春正在他的小单间里奋笔(键盘)疾书(敲)。
贾迎春似乎正在承受着一些不能言说的重压,鼻梁上的眼镜看上去有千斤重,压得五官聚集,眉头紧皱,牙关紧咬。杨晓蕊把工作餐拿给他,说了一句:“贾处,先吃饭吧!”
贾迎春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我不用吃饭,我吃药!”
他这样咬牙切齿的神情,让杨晓蕊想到了郭海波,郭海波在办公室里的时候也是这种悲催的状态吧。杨晓蕊对眼前这位贾迎春副处长生出一种怜悯之情来。她居然怜悯他的上司,虽然这位上司平日里并不直接领导她。杨晓蕊觉得,别看他是董院长身边的红人,别看他可以对各个处室的处长、主任呼来喝去、下达指示,此时此刻,他可怜的连饭都吃不上。
出于同情,杨晓蕊把盒饭放在贾迎春的桌子上,又帮他把桌子上的残茶倒了,重新泡了一杯酽酽的放在桌上,悄悄地转身出去。杨晓蕊带上门的时候,听见贾迎春说了一句:“谢谢!”
“不客气!”杨晓蕊飞快地关上门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