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不能忘却历史
吕后也针锋相对,不给南越国必须的生存资料,赵佗恼羞成怒,宣布与汉朝绝交,自称“南越武帝”。吕后派兵攻打南越,没想到士兵们受不了南方的气候,纷纷病倒了,赵佗趁人之危,接连夺取了汉朝的好几个郡县。 吕后于公元前180年去世,平定“诸吕之乱”后,大臣们拥立四皇子刘恒登基,这就是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文帝。汉文帝继位后派人重新修葺了赵佗祖先的坟墓,每年都给他的先人祭祀,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汉文帝找到了当年出使南越国的中大夫陆贾。
已经是垂暮之年的陆贾不负使命,来到南越国后严厉斥责赵佗出尔反尔的行为,并且义正言辞地告诉他,汉朝每年都会祭祀他的祖先,如果他的祖先知道自己的后人居然当了蛮夷的国王,而且还与自己的母国作对,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赵佗听到这番话后羞愧难当,他没想到汉朝居然会为他祭祀先祖,而他在南越这么多年早已是乐不思蜀,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中原人。于是赵佗听从陆贾的建议,除去了皇帝之号,又一次归顺汉朝,岭南地区又恢复了从前的稳定局面。直到汉景帝时期,赵佗还每年向朝廷进贡,听从朝廷号令。
赵佗一直活到了一百零三岁,这在资源匮乏的古代可谓是个奇迹,即使在医术发达的今天,能活到一百多岁的人也还是少数。赵佗出生于公元前240年,逝世公元前137年,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
这样算下来,赵佗熬死了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六代皇帝,实在是一个长寿之人。而且他不仅熬死了众多的皇帝,连他的儿子们都没有活得过他,当他以一百零三岁高龄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们已经全部去世,他的孙子们也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纵观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上古的黄帝、炎帝等人能活几百岁,再也没有人能活得过赵佗了,
据说在他死后,陵墓里埋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都是皇帝死后才能陪葬的物。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想发掘赵佗的墓来供给军饷,但是始终没有找到。近些年在南越出土了最后一任南越王赵昩的墓,但是赵佗的墓却下落成谜。赵佗在位时对岭南地区颇有贡献,他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岭南地区由野蛮走向文明,他还教会岭南人写字,让他们学习音乐和礼仪,虽然他的人生有一些为人诟病的地方,但是他的长寿也推动了岭南文化的发展。
从这一段记载了赵佗的生平的文字可以看出,赵佗其实是有着跟中原的势力抗衡之力的,不过他一直都没有忘记他自己是从中原迁移过来岭南这边的,内心深处他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原人,不愿意因为有机会做皇帝就放弃了自己中原人的身份,这一点如果现在的越南能够正式,就不会与天朝有着不必要的纠纷了。
铭记历史,不忘却历史,承载的不是沉重和仇恨,而是对人生的历练,对人性的豁达,对现在对未来的负责!
赵佗的思绪当然不会像我们看待历史那样浮现着自己的生平事迹,他之所以飘回到两千年前,乃是因为他其实在垂垂暮年之前的很早一段时间就已经有了隐退的想法,他对于自己能够活了这么久,跨越了这么多个朝代,其实内心已经感觉到满足的了。
然而,计划还是没有赶得上变化。
赵佗在感觉到自己即将撤手人寰前夕,将一切都安排妥当,打算就此离开这个人世,然而有一天晚上,他发了一个梦,梦见他来到了一个狂风乱起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一片白茫茫的平地,四周没有一草一木。
赵佗想走出这个平地,但是无论他是顺风而走,还是逆风而行,却始终没法走出这一片区域。
就在赵佗感觉到无计可施之际,猛然从天空中飘落来一块类似锦旗那样的布料。
赵佗伸手一接,这块布料上面没有写任何字,当时赵佗第一想法就是这一块就是传说中的无字天书!
不过,就算如何珍贵,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助他走出这个困境啊,当他拿着这块布料,感觉到有点鸡肋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传来了一段译文。
对的,就是这一块无字天书的译文,刹那间,赵佗感觉到天地在这一刻不停地旋转,空间在扭曲,狂风依旧起舞着,他的身体也在这一瞬间发生改变。
不知道经历了多久,赵佗感觉到周围的狂风似乎平息了,不再是那个什么狂沙起舞的平地,四周好像更换了布景似的,之前还是一草一木都没有的地方,此刻变得繁花似锦,他的身体变得像年轻了几十年一样,此刻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六、七十岁的一般老人而已,比起他已经年过一百的实际年纪足足后退了40多年了!
赵佗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这一种变化,他就已经感觉到自己其实已经不是在睡梦中了,而仍然在睡梦中的那个原本的自己已经不见了!
于是,赵佗在他将要离世之前突然失踪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不胫而走,而是被赵佗的后人很好地隐瞒了下来。
其实,对于赵佗这位祖先,赵佗的后人本来就将他当作神仙一样的敬拜的,除了因为他的崇高地位外,还以为他的寿命实在太长,在那个年代简直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因此,在赵佗即将离世却又失踪了这么一件本来非常离奇的事情,但是在赵佗后人的心目中而言,仅仅是开始的一瞬间觉得诧异,然后就互相理解了。
他们认为这个祖先应该是飞仙去了,他在人世间只不过是一场历练,在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也是时候重新化茧为蝶,返璞归真而去了。
赵佗后人彼此秉着这个理念,众人认为这个是赵家的秘密,所以干脆就给赵佗继续办后事,并安装了一个并无真身的棺木,埋葬了在当时的越南山上。
结果,赵佗后人的这一无心举动,纯粹是因为赵佗失踪的事情实在太过离奇,他们并不打算高调处理,可是在外人看来还以为这个南越武帝留下了什么珍贵的宝藏,惹来了众多盗墓者的惦记和光顾,也就有了后来的摸金校尉曹操等人的事件。
甚至乎,因为一直都没有任何人找到赵佗的真身,大家就误以为赵佗的真正墓穴被转移到一个极其神秘的地方,所以,为了隆重其事也是为了对盗墓这一门技艺的发扬,摸金门的历代门主曾经发下誓言,“门下弟子有能够找寻到真正的赵佗墓穴的,不论什么身份,一律可以直接升任为门派长老,如果是长老以上级别找寻到的,直接荣升为门主,接任当前门主;如果是门外江湖人士找到,愿意与门派分享秘密的,摸金门门派愿意受其差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