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真正的人生(9.18)
老者这一句话很短,只有区区八个字,但是意义却不容忽视。 黎明也看着张宇超的背影,看着果园中那群正在吃吃笑笑的人,心中似乎明悟了什么。
“赵佗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中活了100多岁,虽然有北养权南养生之说,但是在当时而言,广东广西的地方可谓是贫瘠之地,不像中原那样富饶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赵佗本身身体健朗,还有最重要的是他心态比较好,那样他不要说活了100多岁了,可能有个四五十岁已经相当不错了。”
黎明点了点头,他同意老者的分析。
毕竟赵佗就是老者本人,他这样分析自己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跟现代的长寿原因分析也吻合。
然而老者很快就话锋一转道:“其实,又有谁知道赵佗他自己是不是想活这么久呢?上天有时候很会开玩笑的,你想长命,偏偏只能活到壮年,古稀之年对于你来说是梦想;你想发财,偏偏让你仅仅够过日子,虽不至于穷困,但是一生还要为生活奔波忙碌;同样地,你想早点辞世,却一直让你活着,不让你有丝毫的倦怠;你想平平淡淡一生,却让你大富大贵,但是忧愁不断,没有真正地平静下来!”
老者的说话可谓论尽了这个世间的人生百态。
或者,并不是上天故意跟我们开玩笑,而是,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如果人生从出生到死亡,从开始到结束都一直顺风顺水,固然是非常好,但是却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吧;当然,如果从开始到结束都一生曲折,那样又实在太坎坷了一点。
归根到底,没法预料的生活才是我们形形式式的人生。
黎明听出老者的弦外之音:“前辈,你的意思是说赵佗他生前,哦,不是,我的意思是他当年并非想活到那么长寿的,但是却一直活着,说起来他并不太快乐的,是这样子吗?”
“对。”
“前辈这样说是有什么启示告诉我吗?”
“对。”
“那请讲,我洗耳恭听。”
“我已经说了啊。”
“啊?说了吗?可是我……”
黎明很想说“我并没有听出什么来啊”,不过,他知道老者不会无的放矢的,于是马上用心将老者的话重复循环播放。
不过,这一次,黎明有点失望了,他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什么。他发现自从进来了这个地球的未被发现的空间后,他的智商好像不太在线似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一想就通。
但是,黎明的韧性很强,他感觉到是自己有点急躁了,于是,干脆搬了张凳子过来,询问一下老者过来,得到老者说“不坐”后,他慢慢地坐在了凳子上,放空自己的思绪,慢慢地去回想推敲老者的说话。
老者在黎明闭上眼睛的一刹间带了点赞许的点了点头。
良久,黎明才慢慢睁开了眼睛,在他睁开眼睛的一刹那,空间里面的花花草草似乎在这一瞬间得到了滋润似的,整个果园显得更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老者目睹着黎明这一刹那的变化,思绪又再飘回到了两千多年前。
其实,老者在未进入到这个空间之前,他在俗世的身份确实就是当年的南越武帝赵佗。
相传赵佗原是秦国将领,是秦始皇手下的一个副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意气风发,决定南征百越,驯服那里的蛮夷,让他们服从大秦的意志。秦始皇派屠雎为将军,赵佗为副将,亲率五十万大军前去平定岭南,岭南多山地丛林,而且未经开化的岭南人非常彪悍,经常凭借自己对于地形地势的熟悉去偷袭秦军,让秦军吃了不少苦头。
秦军主将屠雎残忍嗜杀,一旦抓到了岭南人必定格杀勿论,而且还喜欢大批量屠杀,这更加激起了岭南人的反抗。所以秦军的讨伐出师不利,连主将屠雎最后都死在了岭南人的手中。
屠雎死后,秦始皇又派了一个将军来协助赵佗平定岭南,二人在一起共同努力了四年,终于平定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把岭南列入了大秦版图之中。秦始皇在此处设置南海郡,任命赵佗为龙川县令,让他在此地安抚岭南百姓,防止他们造反。
赵佗此时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基本上脱离了朝廷的管束,他积极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在南越渐渐受到了人民的拥戴,还在南越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的同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在野心家赵高的扶持下登基,秦二世残暴又愚蠢,只听信赵高的谗言,屠杀宗室和功臣,对百姓加沉重的赋税,很快就引发了国内农民起义。
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然后是刘邦、项羽进驻中原,又厮杀了数年,中原一时间战火连天。南越反倒成了最安全的地方,赵佗在下属的建议下杀死了朝廷派来的官员,并且在南越百姓的拥护下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
南越国疆域辽阔,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西等地,也就是说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控制在赵佗的手中。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在西汉建立之初国家还是一穷二白,刘邦想坐四匹不同颜色的马驾的车都找不到,刘邦由此感叹:“连年战乱,百姓太苦了”。
于是他不想使用武力征服南越,派遣大夫陆贾到南越去说服南越王归顺,言明赵佗也是中原人,怎么能忘记祖宗而到蛮夷之族为王,赵佗觉得陆贾说的有道理,于是接受了刘邦赐予的南越王印绶,归顺了汉朝,并且与汉朝进行贸易往来。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南越国与汉朝一直和平相处,中原先进的文明传入了南越国,使南越国的生产方式得到了提高,南越国百姓都认为这是赵佗的功劳,因此写了很多赞美他的文章,来赞颂他的伟大。刘邦去世后,太后吕雉成了朝政的实际把控者,赵佗看到女人为政,觉得汉朝可能不会长久了,于是就开始疏远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