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
围炉煮茶
大婚之礼落成不久后,冬天如期而至。
林家宅子的院落中,林织叶招呼着家中人:“诸位,今日不妨来个新鲜体验,围炉煮茶,品味不一样的暖意。”
“围炉煮茶?”这个陌生的名词勾起了众人的兴趣。
话音未落,林织芳便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院中那黑漆漆的铁质炉台。“姐,你从哪里搞来这个的啊?”
“我特意去找铁匠定做的。”林织叶手捧茶壶,璀璨的笑意溢于言表:“这炉台虽看着古朴,今日它将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暖意。”
林母虽然对这新奇的事物感到些许生疏,但在林织叶的引领下,也围坐下来。“这围炉煮茶,具体是要做什么呢?”
“娘啊,您且瞧好吧。”林织叶点燃了炭火,细微的火光映照出一张张期待的面庞。
随后,她将一片铁网放在了炉台的口上,再将茶壶放在了铁网上。炭火的微微噼啪声伴随着偶尔飘起的火星,在寒冷的冬夜中显得格外的亲切。
林织叶端上了各色食材,她一边整理一边吟笑:“红薯黄橙橙,桂圆甜丝丝,花生脆脆香,糍粑黏糊糊,待它们与火炉一逢,定会香气四溢,回味无穷。”
林织芳正想伸手去拿吃的,却被林织叶阻止了。
“待烤至外皮微焦,里头软糯,这红薯才好吃。”说着,她拿起了一块红薯,放在了铁网上。
林家的其他人看着这一幕,虽是初尝,却也颇觉有趣。
林母拿起一片柿子,放至火上轻烤,柿子在火焰的熏陶下,颜色愈发鲜艳,香味愈加浓郁。
林织芳拿起一只糍粑,轻轻放在炭火上烤着,不一会儿,糍粑外皮微焦,内里却更加柔软,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气。
程念何则拿起一根长竹签,串上几粒桂圆,靠近火炉烤热,释放出一股淡淡的甜香。
欢声笑语间,茶壶里的水声渐渐响起,热气氤氲中,茶香四溢。
林织叶轻轻摇晃着茶壶:“茶水沸了,我们的围炉煮茶,正式开始。”
她小心翼翼地将滚烫的茶水倒入茶杯,茶香随即溢满整个空间。她选了当季的红茶,那是山上村民自家种植的,茶叶随着热水的浸泡渐渐展开,茶色从淡黄渐渐转为深红,茶香浓郁。
“原来这就是围炉煮茶啊。”林母感慨道,“叶儿啊,你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林织叶笑笑,没有回答。
围炉煮茶放到现代人类社会,可是个颇为受欢迎的活动,并且收费也不便宜。去寻常店里打卡一次围炉煮茶,免不了要花费至少两张粉红纸钞。
但是去店里围炉煮茶,哪能和此刻,在自己的院子里,和自己的家人们一起,在这寒冷的暮冬时节围炉煮茶,相提并论呢?
时光在这温馨与欢声笑语中流转,林家人品茶谈心,享受着这古今交融的围炉煮茶之时。
这一刻,仿佛古代与现代的界限模糊了,留下的只有家的温暖和岁月静好。
“二姐,我觉得这活动很有滋味,以后在林家铺子里推广围炉煮茶也不错啊。”林织芳边咬着红薯,边说道。
“我正有此意呢,除此以外,我想着再多开几家店。”
这话一出,炉火旁的温馨气氛似乎凝滞了。众人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仿若此言重磅,使得一时之间,没有人能够接上话茬。
林母放下手中的茶碗,双眉微蹙,担忧之色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了脸上。她温声说道,话里带着深深的忧虑:“这......虽然我们现在雇佣了一些人手,但再增加铺面数量的话,我们怕是分身乏术。”停顿了一下,仿佛要强化自己的观点,她继续道,“目前我们已经富贵有余,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得了?”
“娘,做生意这事儿,不进则退,最忌讳贪图安逸。人手这个事儿,我早有打算,自然不会让你们操劳过度。只要用加盟店策略就可以了。”
“加......加盟店?又是姐你发明的新词儿?”林织芳结巴地重述道。
林织叶故作神秘地说,“今日不提,以后再说这件事儿。其实,我计划到首都,紫凰城去一次。”
紫凰城,那是盛国的心脏,一切繁华与机遇的汇聚地。
“这一程,路途遥远啊,为何你突然想起来去那里?”林母问道。
“一来,我也想去见识一下那边的大酒楼,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二来,”林织叶苦涩地笑了一下,掩饰自己情绪的波动,“那里人多眼杂,保不准能够打听到他的消息。”
林母一听,便不再反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林织芳立刻来了精神,兴冲冲地说道:“我也要去,二姐,带上我吧!我想去找云渝哥哥!紫凰城的繁华我也早就想见识一番了。”
一听到林织芳要去,一直默默无言的程念何也终于开口:“徒弟既然去了,作为师傅的我也愿随行护驾。”
“你们二人都去的话,林家铺子只靠娘亲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不打紧的,”林母连连摆手,“现在雇了很多新来的伙计,平时里那些基本菜品基本都应付得过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去见识一下外面的繁华世界。再说了,实在忙不过来,秋儿也会过来照应的。”
“大姐也是的,都当上县令夫人了,还不好好安生享福。”林织叶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却颇为安慰。
经过一番家族内的商议,最终定下了决策。林母留下管理店内的生意,稳稳当当,林织叶、林织芳与程念何三人一起择日出发去紫凰城一趟。
------
这几日,白天除了忙店里的活儿,晚上便在宅子内收拾行囊。
林织叶大概估算了一下路途时间。这里距离首都差不多要五百里,假设马车每天行驶十小时,每天就差不多能行使四十里,再考虑到休息和其他停留,总体时间可能会延长到约十五天左右。
以前她也不是没有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的旅途,只是古代不比现代,不论是各类设施还是交通工具上,都落后很多。
即使如此,她也心意已决。
毕竟那人已经不明不白失踪了个把月了,如今大姐的婚事也已办妥,她不能再这么干等下去了。
一日清晨,天边尚挂着渐淡的星光,林家的大门吱呀作响,敞开了通往未知的路。
林家三人坐上马车,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