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担忧
赵氏静静地卧于床榻之上,头风之症再度凶猛袭来,那疼痛恰似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她,让她心中烦乱不堪。她望着那碗黑乎乎的药汁,眼神中满是无奈,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妈妈将药端走。恰在此时,云裳宛如一朵轻盈的云朵,缓缓地走了进来。她端起托盘里的药碗,声音轻柔如春风拂面:“母亲,良药苦口利于病。”
赵氏深深地叹息一声,眼中忧愁如浓雾弥漫,缓缓说道:“云裳啊,母亲并非不愿喝药,只是一想到你妹妹,便觉得母亲就算喝下再多的药,也是枉然。”云裳自然明白母亲的忧虑源自何处,她深知母亲是在为睿王担忧,唯恐睿王一旦被皇上厌弃,便会失去活路,而妹妹云初跟随睿王,自然也前途未卜。想到这里,云裳心中亦是涌起一阵悲凉。她柔声劝慰道:“母亲,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妹妹那里还需要您的照拂呢。”
赵氏一想到年幼的女儿,心中便如被利刃刺痛般疼痛。她暗暗在心中发誓,倘若日后真有什么变故,她这个做母亲的,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接济一二。思及此处,她毅然接过女儿手中的药碗,紧紧咬着牙关,将那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云裳连忙从碟子里拿出一颗蜜饯,轻轻地放入母亲口中,微笑着说:“母亲,您好好休息,尽快好起来。女儿先退下了。”赵氏微微摆摆手,云裳贴心地为母亲拉上锦被,看着母亲缓缓闭上双眼,这才带着丫鬟妈妈悄然离去。
云裳走出房间,看到站在廊下的母亲的大丫鬟兰庭,曾经的孟氏。她神色郑重,语气严肃地说道:“兰庭,你一定要好生照顾母亲。若有什么事情,立刻去芙蓉院向我禀报。”
回到芙蓉院,云裳坐在桌前,心中思绪如万千丝线般缠绕。她本打算写一封信问问三表哥,了解一下“皇上对睿王的意思”。毕竟在江宁贪墨案中,睿王有意包庇王氏,被皇上罚在府里禁足。她迫切地想知道皇上究竟会如何惩罚睿王。然而,写着写着,她又觉得此举不妥。她深知自己的父亲花不兴虽为从三品参政,却也摸不清皇上的心思,更何况赵家乃是武将之家。她明白皇帝最忌讳文臣武将在背后私自来往,为了避免多生是非,她最终还是停下了手中的笔。
皇后端坐在自己的凤栖宫佛堂之中,每日念经拜佛,虔诚无比。自江宁一案后,整个王家被发配岭南,太子更是被罚在东宫面壁思过。皇后紧闭双眼,跪在观音像前,口中念念有词,念诵着佛经。这时,她的太监总管江福海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娘娘。”皇后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急切地问道:“怎么样?事情都打点好了吗?”江福海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娘娘,此次押送丞相老夫人他们的是陆铭陆大人,奴才的银子根本送不进去。”皇后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她狠狠地扯着手中的佛珠,只听“吧嗒”一声,佛珠被扯断,珠子四处滚落。皇后怒不可遏,厉声说道:“陆铭,他好大的胆子。给脸不要脸,待他日我儿登上宝座,第一个就拿他陆家开刀。”江福海想起锦衣卫指挥使陆铭那张冷漠的脸,心中也是一阵无奈。陆铭此人油盐不进,好坏不听,只管将王丞相当作犯人看管,完全不顾皇后和太子的面子,更是不把他们这些西厂太监放在眼里。只因他们直达天听,受命于皇帝,所以更是不把其他人放在心上。
江福海赶忙扶着皇后站了起来,皇后微微皱起眉头,问道:“皇儿那里如何了?”江福海连忙回答道:“回娘娘,太子那里一切安好。不过听说皇上不喜睿王包庇王氏,怕要被怪罪。”江福海小心翼翼地看着皇后的脸色,生怕说错话惹得皇后不悦。皇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派人告诉睿王,看在他忠心维护王家的份上,本宫保他平安无事。让他先在王府里安稳地待着,等合适的机会,本宫自会求皇上把他放回来。”皇后心中暗想,看在江宁一案中李成训没有落井下石、背后推王家一把的份上,她可以留他一命。李成训对她和太子还是很忠心的,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留着他,为太子效力铺路。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皇上的余怒也渐渐消散。他解除了太子的禁令,又命人请来皇后。皇后来到皇帝面前,声泪俱下,道了一番肺腑之言,向皇帝哭诉自己糊涂,不该不顾皇后的身份去包庇自己的父亲,请皇上原谅她。李明冲看着眼前的皇后,听着她情真意切的话语,心中的怒气也消了几分。太子更是跪在地上,痛心疾首地说自己不该受舅舅蛊惑,一时被蒙蔽了双眼,请皇上处罚他。李明冲看着自小在自己身边教养长大的儿子,知道他已经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决定给他一个悔改的机会。李明冲看着皇后和太子,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要明白,你们是大永朝的皇后和太子,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外人都会觊觎你们的宝座。千万不要被外戚迷惑了双目。”皇后和太子再次叩头认错,请求皇上原谅。李明冲摆摆手,此事就此翻过不提。
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王皇后带着林贵妃和四大妃精心安排宫廷中秋夜宴。李成训也收到了宫宴的帖子,他看了看,将帖子放在桌子上。杨士方问道:“王爷,此次中秋夜宴,您可否能恢复自由?”李成训眼中泛起淡淡笑意,说道:“那不得看咱们皇后娘娘的意思吗?”杨士方拱手说道:“王爷说的对,咱们一动不如一静。”李成训看着杨士方,坚定地说道:“老师,这次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慢慢来。”杨士方看着眼前的主子,心中感慨万千。曾经他在皇宫里顺手帮了李成训一把,一眼认定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从那以后,他没事就会偷偷教李成训治国之道、为君执政之法。没想到他小小年纪,野心谋略都已经渐露头角。他便让李成训一直待在太子身后,养精蓄锐。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他杨氏一族决定效忠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