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海船论战2
穿越而来的老张自是知道这明朝实在是灭亡于难以承受的财政危机,便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反而直接提出了自己认为于大明目前有利的分析“对我们来说,目前有利的条件是,努尔哈赤遗命诸王共同议政,皇太极要与其余三大贝勒共同并坐,其权力并不稳固集中,内部斗争十分激烈。
加上努尔哈赤晚年有好长时间并无征战,最后一次大的战役败于宁远城下,军队士气不振。
后金虽然开疆拓土,但困难相当之大,西南面是坚固的宁锦防线,从正面硬攻伤亡必重,也没有什么意义。
东面是朝鲜和我朝的东江镇,虽然目前他们处境艰难,但总是能有整合好的那一天,这对鞑子来说是一大隐患。
而且东江镇的海上基地成为辽东汉人逃难的收容所,从辽东前后逃去之人“数十万计”。
八旗人口有相当大的比例要连年征战,耕作劳动大多靠辽东汉民和奴隶,难民不断的逃走,可以损害后金的经济力量。
而西面则是四分五裂的蒙古诸部,虽然从努尔哈赤起后金就把与蒙古的联盟看作最重要的政策,不断拉拢之,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部落并没有完全归附。
除了与科尔沁等部关系比较稳定外,蒙古最强大的察哈尔部林丹汗与后金长期交恶,势不两立。
邻近的喀尔喀部在我朝的挑拨利诱下,前后三次背盟,进攻科尔沁,袭击后金的使者,抢掠财物。土默特、敖汉、奈曼、喀喇沁等部散居各处,并不听命,后金在军事上处于一个孤立的被包围状态。
因此鞑子头很明白,金对于明,唯一可行的战略就是持续保持攻势。
因为后金无论人口、兵力、土地、经济、文化都不及大明,若不保持战略攻势,龟缩防守,早晚亡国灭种。
“堂堂天朝,无久弱之理”,只要不施加压力,明朝纵然衰弱,迟早会恢复过来。
而后金只要三年不战,人心思安,士气怠懈,便有不可测之灾祸。努尔哈赤晚年就是因为长期无战事,在宁远城下吃了大亏。
当时就有一个叫刘学成的狗汉奸为他分析说:“汗自取广宁以来,马步之兵,三年未战。主将怠惰,兵无战心也……故天降劳苦于汗也。”明朝衰落,连吃败仗,仗着底子厚,家当多,没有所谓。
但像萨尔浒、辽沈、广宁,这样的大败,只要有一次加在后金头上,恐怕从此就不得翻身。
因此,熟知兵法的鞑子头皇太极,必然要对我朝施加连续的军事进攻压力。若不让庞大的我朝继续放血衰弱,直至崩溃,后金就没有最终的胜算。
可是今天我们来蓟镇作战就是要把这些鞑子打怕打痛,让他们不敢再轻易出来,”老张慷慨激昂的说道,
“真没想到大人虽然平时不看邸报,竟也对天下大势有此了解”一旁的陈秀才惊讶的说道,
“哦,其实我也有看的,只是你没注意罢了”老张老脸一红,此时才知道原来他们头头是道的评论具是看邸报得来的,
这时魏开得在一旁说道“大人不要太乐观才好,那鞑子士兵个个是神射手,且拉得都是硬弓,可以射穿盔甲。
女真民族全民皆兵,鞑子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
而且这次还有号称,骑射技术最强的蒙古骑兵相助。
还有鞑子的战术相当简单实用,多以高度机动性为主,与我相遇后多不是一味猛冲,而是先射一通重箭,待我军阵脚大乱的时候,避开我军严密防守的正面采用包抄的方式进攻我军
而我军多时步兵全靠严密的队形来抵御鞑子,一旦队形打乱,无异于一群被分割了的羊群。
鞑子再用骑兵向我猛冲无异于砍瓜切菜,而且鞑子骑兵的阵型是宽大展开型,前后队可以轮流射箭,同时我军如果硬憾,那他们就可以展开方圆百里的机动,让我军打不着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