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十八) - 快穿之女配只为自己活 - 偏爱白日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1章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十八)

第91章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十八)

阮知意心中一喜,这正是她求之不得的机会!能跟着张医生这样资深的专家,进入一个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团队,对她未来的发展无疑是巨大的助益。

“我非常愿意,张老师!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她太激动了,直接站起身,冲张医生鞠了一躬。

张医生忍不住笑了笑,“愿意就行,这么激动干什么?”

2013年,阮知意研究生毕业,顺利留在附属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林慕白则去了这家医院的小儿科,两人依旧在各自的战场上忙碌。

规培医生的生活,远比学生时代更为严苛。白天的临床工作繁重琐碎——跟着上级医师查房、管理病人、写病例、上手术台;晚上则要轮流值班,面对产房和病区的各种突发状况;值班的间隙,还要挤出时间阅读那些厚如砖块的专业书籍,因为各种考核之后会接踵而来。

同时,因为她参与了张医生的研究团队中,还要负责协助文献整理、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阮知意经常忙到连续二十多个小时到三十个小时不等连轴转,有的时候,一整天能抽出三四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已是奢侈。

甚至最长一次,她跟着几台大手术连轴转了近三十六个小时,走出手术室时,晨曦已变成了黄昏。

毕竟谁又会挑时间生孩子呢?

高强度的工作、极度压缩的睡眠,让她偶尔会在短暂的喘息间隙,暗自感谢原主这具精神力极强的身体,真的是抗造。

有时,她连续工作三十多个小时后,她自己都觉得快要虚脱了,却依然能凭借着一股意志力,相对清醒地站在岗位上,处理一个又一个棘手病人。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不久的一个深夜,凌晨三点,正是人最困的时候。

值班的阮知意接到了急诊科的紧急电话。

“产科吗?立刻准备抢救!有个产后大出血的病人从下面区医院转上来的,休克早期,血压在掉!”

“初步估计出血量1000毫升以上,而且还在持续出血!”

警铃在每个人心中骤然拉响。阮知意立刻通知了正在二线值班的张医生,同时飞速赶往抢救室。

病人被推入时,面色灰败,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家属在门外焦急哭喊,抢救室内,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却也因病情的凶险而弥漫这紧张的氛围。

她们都知道,这又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抢夺战。

张医生很快赶到,她只扫了一眼监护仪和病人,便立刻镇定下来,声音清晰而用力地下达指令,

“小李(护士长),立刻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生理盐水加压快速补液!同时联系血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20单位,新鲜浆1000毫升,血小板2个治疗量,以最快速度送到!病人凝血功能肯定不行了!”

“小赵(麻醉科),病人目前生命体征不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辅助呼吸,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监测有创血压,全力维持循环稳定!”

“小王(另一位住院医),你负责安抚家属,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可能需要切除子宫,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尽快签署同意书!”

“小阮,你做我的一助,消毒铺单,清点器械纱布,我们立刻开腹探查止血!”

张医生明确、清晰的指令,像是一道道强心剂,让原本混乱的场面逐渐有条不紊起来。

血袋一个接一个挂上,压腹,宫缩剂,缝合,抢救……所有人像在一个沉默而迅速的机器中咬进了齿轮,连喘息都不敢太响。

手术台上,张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判断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果断采取了b-lynch缝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等一系列止血措施。

阮知意紧随其后,拉钩、吸引、传递器械,全神贯注。

经过数小时的鏖战,出血终于被有效控制,产妇的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

当手术结束,张医生疲惫地走出手术室时,她对同样精疲力尽的阮知意道,“小阮,产科的每一次抢救,都是对我们身心的极致考验。但只要能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一切都值得。”

阮知意深深地点了点头,她忽然想到手术室里一地带血的纱布和染红的拖鞋。

新生命的诞生永远是被歌颂的,是伟大的。

可这光晕的背后,是女性怀孕的艰辛,分娩的剧痛,太多痛苦,被理所当然地掩盖了。

大约在阮知意规培第二年,也就是2014年,一个重要的机遇降临了。

国家开始批准部分hpv疫苗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凭借着三甲医院强大的临床实力和张医生团队在该领域的前期研究基础,她们医院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点。

张医生的团队也自然承担起了本院临床试验的具体执行工作。阮知意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也参与到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中。

她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患者筛查是否符合试验条件,一一向她们解释试验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并签署同意书;接种疫苗后,观察记录不良反应,采集相关样本进行检测;记录和整理临床试验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项工作占据了她临床工作和值班之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她常常在结束了一天疲惫的临床工作后,还要在办公室整理数据到深夜。

虽然辛苦,但阮知意知道,自己所做的意义。她在为一种能拯救无数女性生命的疫苗进入中国市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她或许只是整个庞大临床试验机器中的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但她用自己的专业和严谨,确保了这颗螺丝钉的稳固与可靠。

而原主也通过阮知意的眼睛,见证了这一切。

她或许不懂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和科研流程,但她能感受到阮知意身上那种为了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激情与执着。

她不知为什么,竟也觉得自己的尸体,由内而外的温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