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宿命(二) - 弃妇的极致重生 - 萨琳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03章宿命(二)

第503章宿命(二)“这件事,你做的很好!”

荣康堂荣康居的茶室里,一老一小相对而坐,小的那个身侧放着个红泥小炉,小炉上放着个精巧的紫铜小壶,壶中盛着七八分满的山泉水,此刻正咕嘟嘟冒着热气。

老相公斜倚在隐囊上,双目微眯,似是呢喃,又似是梦语,轻轻的说道。

小的那个,也就是崔幼伯,正小心的欲拎起紫铜小壶,听到这话,垫着棉布帕子的手顿了顿,随即笑道:“阿翁没有失望就好。”

说着,崔幼伯提起小壶,先给老相公的茶盏里添了热水。

哗~~

随着清脆的水流声,嫩绿的茶叶在翻滚的热水中慢慢舒展开来,淡淡的茶香萦绕茶室。

彼时人们饮茶,多是喝茶汤,即把成块的团茶掰开,用特制茶具碾碎,然后煎煮,煎煮的时候,会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盐、胡椒等不同的佐料。

端起茶盏,轻啜一口,一股茶叶特有的苦涩袭上舌尖,这时不要急着咽下,细细的品味,入喉时则是浓郁的醇香,这种茶叶的自然味道远比加了调料的茶汤更让人沉醉。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崔幼伯挺着腰杆儿,以手加额,略带愧疚的说道:“如今儿年岁渐长,回想幼时的种种荒唐,只觉得愧对祖宗、愧对二老……儿亦是为人父亲,儿想着,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长生、长泰几个,儿也当努力上进。如今不过做了一二该做的事儿,当不得阿翁的夸奖。”

崔幼伯略有迟疑,不过,他还是没有说出口。

回到书房,崔幼伯亟不可待的打开信封,看到里面提到的人名,当场就愣住了,天呀,竟然是这几位。

为此,老相公和相公都很失望,可也没办法,毕竟性格这种东西不是那么轻易能掰正的。

之前咱也说过,自古混官场都讲究资历,而且履历一定要全面,作为一个以做宰相为终极目标的人来说,他不但要在京城为官,还要有治理地方的经验。

崔幼伯闻言,立刻就明白了,欢快的再三谢了老相公,而后便告辞离去。

在两位看来,该项考核若是以百分计的话,崔幼伯能得八十分。

但也有些老牌子世家,喜欢喝清茶,也就是直接用沸水泡成片的茶叶。

崔幼伯连连点头,他原就是这么打算的。

偏崔彦伯两样都占了,这在当年的别室妇事件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崔幼伯放下紫铜小壶,回道:“是。另外儿还请了几位拳脚师傅,教授孩子们弓马剑术。”

老相公缓缓点头,似是在思考什么,好一会儿才又问道:“请了国子监的博士当先生?”

尤其是崔家,在崔守贞的倡导下,崔守仁、崔守义两兄弟以及崔泽等人也都极喜欢清淡的茶水。

这是崔幼伯第三次提出让萧南处理后院的侍妾了,第一次可能是心血来潮,第二次可能是故意作秀,这第三次可就——

崔幼伯则交代了些家中的事务,着重提出:“阿槿的心性不好,我已经处理了,娘子不必再为她操心。另外,那几个没有生养的侍妾,娘子也看着安排下吧。她们是想嫁人还是脱籍,只要不过分,娘子都可应许……”

“呼……”

“我听说,王家的孩子也来附学了?”

在崔彦伯未能达到两位当家人的要求前,他都只能在京城呆着。

“过去儿不懂事,让阿翁和阿耶费心了,”

而且,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的心也能彻底安静下来,淡淡的茶香中,浮躁、烦闷等各种负面情绪也都渐渐散去,人也变得更沉静、更纯粹。

正是因为如此,老相公和相公至今也没有把手头上的资源全都交给崔彦伯。

老相公很满意崔幼伯的态度,身子一歪,重新倚在隐囊上,笑眯眯的说:“呵呵,这件事你也办的不错!”

而崔彦伯呢,几年奋斗下来,如今也只做到了从四品,并且一直都在京城活动,并未放外任、牧守一方,这与他继承人的身份并不相称。

萧南没有多问,直接让人给崔幼伯收拾行李,准备出行的车马和侍从。

比如现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坐在宽敞幽静的茶室里,一张小几,两幅茵席,祖孙两个守着个红泥小炉,泉水沸腾,袅袅的水汽在空中弥散,茶香四溢,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祥和。

紧接着,他便是狂喜,立刻意识到老相公这封信的分量,宝贝一样折好,然后快步跑去找萧南。崔幼伯眼中闪过一抹惊喜,老相公向来不轻易夸人,今日一天之内,他竟接连夸了自己两回,看来,他这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不止得到了敌人的关注,还得到了家中长辈的认可。

就在老相公父子为崔氏传承心忧的时候,崔幼伯冒了出来,这小子过去荒唐了些,但看近两年的表现,真心不错。若是调教得当,再有家族的大力支持,十几年后支撑双相崔家的极有可能便是他。

“是!”崔幼伯直起身子,双手接过信封,他并没有急着问是什么奇人,而是异常恭敬的听候老相公的吩咐。

老相公宦海沉浮几十年,最了解其中的门道,在官场混,最忌讳心慈手软,也最忌讳心性不坚。

否则,崔彦伯混到死也只能做某个衙门的老大,而不能成为总理全国事务的宰相。

孙耿的案子是老相公对崔幼伯的考验,如今他顺利通过了,轻而易举的解决了麻烦,且不损伤老夫人及崔家的名声,老相公和相公都很满意。

老相公瞧了,脸上笑开了菊花,“你呀,刚夸你成熟稳重了,这会儿又顽皮。好了,不说玩笑了,咱们说正紧事儿。”

老相公呷了一口热茶,长长舒了口气,笑道:“在我跟前你还说这些虚的?呵呵,好就是好,你无需过谦。看到你如此长进,我和你父亲都很欣慰。”

崔幼伯提着小壶给老相公添茶,听了这话,稍一怔愣,随即点头道:“是。”知道老相公是个明白人,崔幼伯也就没说那些官样话,回答的时候极尽简单、真实。

老相公还在说:“另外,郑、卢、王、谢、李、袁等几家皆是崔氏的姻亲,如有想入学的,亦可接纳。”

另外,观他后续的动作,特别是干净利索的弄死了孙耿,这让老相公分外满意,觉得这小子是个混官场的料:聪明,能干,知道自己要什么,且狠得下心来。

在崔家的同辈子侄中,聪明能干的不在少数,比如嫡长孙崔彦伯,论才智是‘伯’字辈中最出色的一个,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够坚持、心也不够狠。

嘴里说着不敢,语气却满是欢欣雀跃,很显然,崔幼伯对于老相公的夸奖还是很高兴、很兴奋的。

老相公坐直身子,从隐囊下面抽出一个信封递给崔幼伯,“既然要办家学,那就好好办。我年轻的时候,认识了几位奇人雅士,跟他们的交情也不错,如今他们隐居邙山,你拿着我的书信亲去趟洛阳,将他们请来做学院的先生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