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长安
历史总是沉重且厚重的,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因果。
就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能引起异国大陆上的一场风暴,谁能知晓风暴的原因竟如此荒谬。
历史也如这般一致,如果没有意外的干扰因素,历史上的王朝总有她固有的脚步,走着兴起,承平,衰落的轮回脚步。
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任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无论悲伤的、猥琐的、龌龊的、总归都是要写在史书上的。
后人看历史,有时候也是当故事看的。所以,后人读史,其实也就是在听老祖宗讲他们那个或波澜壮阔,或振奋人心,亦或者催人泪下的故事而已。
因为,后人没办法参与前人的故事,只能在史书里听先祖讲他们的波澜壮阔,讲他们的猥琐发育,讲他们的功成名就和洞房花烛。
华夏人最伟大的精神,其实就是在历史的废墟上重建辉煌,一次次的被烧光了,杀光了,抢光了,统统都可以在废墟上重建。汉民族的荣光于是也就在这一次次的重建中重新建立。
不管她们曾经受过多少委屈,经历过多少磨难,当废墟上的荣光再一次辉煌的时候,四夷就都得重新在她的脚下臣服颤抖。
汉民族其实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每当蛮夷强大,在自己的攻打的目标中总会添加上中原这个地域名称。于是北狄入侵,燕赵儿郎派兵攻打。西戎入侵,秦地老卒杀之。南蛮入侵,荆楚之地发兵。东夷入侵,吴越出兵抵抗。
四夷入侵,总归是要烧杀抢掠的,于是,华夏的文明便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烧杀抢掠中化成灰烬,又一次次在灰烬中重生。
长安,这座历史名城,惶惶中华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一座城。算得上华夏文化的中心城市了。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座城,足足在历史上被攻陷了六次,有了那让无数关中老秦人落泪的一句“长安六陷,皇帝九出。”
甚至叛军五千兵马就可以攻城,而且,还她娘的成功了。
似乎长安这座城注定要被多次蹂躏,安史之乱的战火烧了一次不够,于是吐蕃下山再劫掠一次,而这对于长安城来说,她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后边又有了泾原兵变,有了黄巢起义,有了藩镇李克用的叛乱,有了藩镇李茂贞朱温的叛乱。于是,长安城彻底毁了。毁在这帮乱臣贼子,入侵的蛮夷手中。
毁了六次的长安城,基本上也就不怎么能住人了,彻彻底底的成了废墟,成了乱葬岗,成了猛兽游猎的所在。毕竟,城墙倒了,宫室塌了,民居毁了。
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荒草。城内的人民,其实也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百姓么,有块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能活,于是这长安城,便在这一次次的战火中重建,而城外,就又多了许多前人的枯骨,荒坟。
郭远这会骑着一头瘦骨嶙峋的驴子。溜溜哒哒的远远的晃荡在长安城外的拒马防线外围。昔日里辉煌的帝国首都,已经看不出一点辉煌的样子,除了斑驳的城墙,城里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至于长安城的人,这会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了。
唉,穿越到了五代十国啊,一个杀来杀去,反来反去,皇帝防着大臣谋反,大臣防着皇帝砍头的时代,狗屁倒灶的破事一大堆的时代,一个华夏文明差不多停滞发展的时代。
郭远穿越过来大半年了,哥们是21世纪的正牌不值钱大学生一枚。工科男,当过兵,然后自己倒腾了一家公司,因为一次商业活动醉酒,迷迷糊糊回家后倒头就睡,醒来就到了这倒霉的年代。
在搞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年代,郭远当时郁闷到极点,都开始筹备自杀的108种方案并付诸实施,可惜,被穿越后的家里的下人拦住。
恰巧自家便宜老爹要被小皇帝点将出征。遂起了随自己便宜老爹出征讨逆的心思。
而这个时代自己老爹是新鲜出炉的讨逆军将军郭从义,现在,正是讨伐永兴节度使赵思绾的征战期间。
在郭远的印象中,宋史记载: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正月,后汉高祖刘知远卒,皇子刘承佑(后汉隐帝)于乾佑元年二月嗣位称帝。这哥们今年18岁,郭远对这哥们,没啥印象,其实他对整个后汉政权真心都不咋样了解。毕竟,后汉的父子两个皇帝,堪堪四年光景,就在郭威郭雀儿的一声“清君侧”中,草草的结束了统治。
这位刘承佑皇帝陛下,刚刚登上帝位,屁股还没捂热乎呢,手底下的诸多节度使纷纷谋反。
话说这年头,谋反基本属于家常便饭,早上上朝笑脸相迎,一脸真诚的恭贺皇帝陛下新登大宝,下朝之后,朝服一脱,立马就可以换上戎装,指着皇帝鼻子骂娘,然后起兵造反。
这操作,放唐代之前,基本上就是九族地府大团结的节奏,哪怕就是放到后世的宋元明清,基本上都差不了多少,一刀子抹全家,通通下去造反吧。
在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叛了降,降了叛这种操作,属于基操。
这个时候,但凡有点资本的都想要兵权,有了兵权就想要地盘,就想要更多的资本,更多的兵权,更多的地盘,于是,纷争开始了。
《宋史,伐李赵王之乱》记载后汉乾祐元年三月,护国节度使李守贞以新君年少,朝臣皆其后辈,修城池,缮甲兵,欲据河中反。
再后来就河中节度李守贞拉着唐末最著名的食人魔赵思绾,加上凤翔巡检史王景崇谋叛,史称河中之乱。
三镇叛乱,咱们这位伟大的,可怜的,后汉隐帝刘承佑童鞋,一句“总有刁民想害朕,”就开始出兵讨逆了。
元年四月,先命郭从义任永兴行营都部署,率侍卫军出澶州(今河南濮阳),令其夺取潼关后即趋永兴;
命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率军自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进军同州(今陕西大荔),待昭义节度使常思所率潞州(今山西长治)兵抵潼关后,与其合兵攻河中;
命赵晖任凤翔节度使,进屯咸阳(今属陕西),攻克凤翔后继任。
大军打了好几个月,结果诸将不和,啥结果都没有,刘承佑同学怒了,刘大皇帝承佑君便派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统领诸军攻讨。
八月初六,郭威率领京师护圣军进抵陕州,即召诸路将领议战策。针对三叛连衡,李守贞为主,且河中位居水陆要冲,若攻灭河中,永兴、凤翔两镇则易破,决定集重兵攻取河中,余部攻凤翔、永兴。遂令赵晖出咸阳攻凤翔;郭从义攻永兴;郭威自率军出陕州,令白文珂等率军出同州,常思率军出潼关,以三路兵会攻河中。
再说说自家便宜老爹,郭从义领兵一路军,合兵常思攻潼关后,过同州(陕西渭南)十月兵下新丰县(陕西临潼),十二月开始攻永兴,乾祐二年二月便把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围在长安城,五月末,永兴平定。
而现在,是人间最美的五月天,可现实确是战火连连,民不聊生的日子。
郭衙内静及思动,也就在军里牵了匹驴子,出来溜达一下,远远的在己方阵地上观望下长安城。
想在这个世界崭露头角,就得从军,掌握军权,有了兵,有了粮,才能征伐天下,讨伐不臣,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自己想做点什么,而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长安城又一次经历了一番战火洗礼,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的残破了!咱们这位郭衙内,兴致也就不怎么高,怀着满肚子的郁闷,回到行辕。拜见自己的这位便宜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