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伐回纥
古人曰:西出阳关无故人。
郭远总算是真正的体验了一把沙漠戈壁的自然风光了。
两万人的军队,再加上民夫辎重粮草,浩浩荡荡的三四万人的军队了。
河西之地,从陇中开始,虽说年年有风沙,但是唐宋时期,土地荒漠化并不是十分严重,祁连山的雪水滋润着,又有疏勒河,黑水河,石羊河等水系。
这使得河西之地的森林,稀树草原乃至草原的覆盖率还是相当的高。不像明末清朝那样,过度放牧,使得整个地区沙化严重,遗祸后世。
大军备了两万人一个月的粮草。
为了这次征伐,郭远可是把自家两年的家底全部淘了个干净。
目的,就是想把河西这片地,彻底的划到自家手中。
郭远这一队人马,奔的是马鬃山。
李弘扬的两万骑兵奔的是星星峡。
马鬃山是天山东延的余脉,因为形状像一骑奔跑的烈马而得名。实际上,马鬃山是在天山西海地槽构造基础上发育形成的低山丘陵.主要由变质岩,花岗岩组成。
马鬃山多矿,这也就使得马鬃山地区相对的缺少水源。有水也是一些含硫化物比较高的卤苦水。
郭远和李弘扬两人规划的是一个月的期限,因为过了一个月,基本上后勤物资就跟不上了。大军就要饿肚子了。
九月底的时候,这里基本上已经开始下雪了。
一路上,探马前出三十里,前锋五千轻骑兵,后军五千守随辎重。郭远带着一万中军,滚动前行。
郭一领了前锋军的任命,这会领着五千轻骑与郭远相距五十里。后军则是一个叫做王守年的汉人统领。
这位王守年,最开始是郭远的重弩骑兵的人,后来在攻伐陇中得战争中伤了左臂,拉不成弓弦,后来便被郭远安排成了后勤营主管,这次随军,刚好管郭远的后军。
郭远的重弩骑兵,现在也是两千人的编制,配给物资比照重骑兵。只是重骑兵持长枪,而重弩持弓。
后勤物资中郭远还拉两百支火绳枪,现在还属于军事秘密。
而那两百名只配发了唐刀的火枪兵,现在正在郭远的中军,守着郭远呢。
征伐西域,其实最好的时间是在春夏之际,但是春夏正是牛羊长膘的时候,过了这一时期,战马牛羊基本也就肥不起来了。
特别是战马,春夏时期不多追加草料,基本上冬天就很难熬了。
所以,除非发生白灾,否则胡人的骑兵不会在春夏袭击中原王朝的边关。
一般的征战基本都发生在八九十这些月份,十一十二月基本上已经是大雪封山的状态。古代得西域之地,根本就没有能力向中原进军。
也就正北方的草原人还可以在腊月天敲一敲燕赵之地的边关大门。
自从郭一领了前军,郭远身边的亲兵就换成了一个叫做王二的年轻人,年岁和郭远差不多,十七八岁的样子。挺机灵的一个年轻人。
傍晚大军休息的时候,王二伺候着郭远吃过饭之后,站在他旁边问道:“大人,咱们这次能够一击而中吗?我看着这一路上基本就没有什么回纥人啊。”
“呐,王二,我问你,你是回纥人你本来攻城攻的好好的,结果人家的援军来了,攻城无望,你这时候跑不跑?”
“这个,当然得撤退啊!”王二说道。
“那就对了,自从咱们出击以来,一直没有见到过回纥人,那就证明,回纥人在逃跑。”
“要知道,咱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可都是大唐王朝曾经的故土。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就是在收复故土。让这片土地上重新出现汉人的牧马牛羊。”
正在郭远要给王二讲解更多的历史的时候,前锋军的快马来报,斥候在一个山谷,发现一大片回纥人营地。
“全军一刻钟整备,全速前进,与前锋汇合。火器营着全装,后军守护辎重。”
一长串的命令下达。郭远也在王二的帮助下着甲,骑马,领着一万人直奔前锋营地。
五十里的距离,并不远,半个时辰的奔袭,基本上前锋营地也就到了。
郭一也不和郭远多寒暄,等安顿好了人马,就直接在主军帐里给郭远讲情况。
“探马前出三十里,在一座山峰查探的时候,发现不远处的山谷里,驻扎着一大片的想帐篷营地,探查害怕惊动那边的骑兵探马就匆忙撤了回来。”
“等回报的时候,估算了下距离,差不多,这会距离也就二十多里地了。”
“我们暂时也就没有再前进,直接驻扎到这块了。我已经重新派出了探马,全力此次军情了。应该一会就有新的情报传过来了。”
郭远听完了汇报,也就忍着性子,打算再多等一会。
不一会儿,新的探马情报送过来了。看完了情报,郭远向亲兵问道:“现在什么时刻?”
回答:“酉时两刻左右”。
听到回答,郭远则对着郭一说道:
“全军下马修整,进餐后轮流休息,丑时集结,寅时三刻,进攻。”
九月的塞北之地,温度还不算太低。背风地搭着帐篷,还能熬过去。
吃过晚餐,郭远早早的合衣睡下。
等到丑时,郭远被亲兵王二叫醒。
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马衔木,脚包布,悄悄的向着山谷进发。
二十里左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
前边再绕过一个山梁,便是回纥人的营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