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新品研发初试水,万事俱备盼东风
从云州回来,陈晓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
地级市那广阔的市场、旺盛的购买力、以及潜藏的巨大商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引着他的心神!
县城,终究还是太小了!
他的舞台,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这个小小的山城!
尤其是那个休闲零食的念头,更是在他脑海里疯狂滋长!
“对!就是零食!”
陈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回到红星村,甚至都来不及听取作坊这几天的详细汇报,就一头扎进了自家新房的厨房里!
云州市场上那些做法粗糙、口味单一、卫生堪忧的小零食都能卖得那么好,那如果自己利用后世的经验,做出更美味、更卫生、更精美的“陈记”零食,岂不是降维打击,乱杀一通?
他立刻开始行动!
做什么呢?
必须选一种群众基础好、原材料易得、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又容易做出彩、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他脑中飞速盘点后世那些常见的街头小吃、经典零食。
麻花!
对!就是麻花!
这玩意儿,从南到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但市面上常见的麻花,要么硬得硌牙,要么油腻不堪,口味也大多是单一的甜或咸。
自己完全可以进行改良!
口感上,追求更酥、更脆,入口即化!
口味上,甜、咸、麻辣、葱香、甚至海苔味,只要调料到位,想做什么口味就做什么口味!
外形上,可以做得更小巧、更精致!
卫生上,更是要吊打那些露天摊贩!
说干就干!
他立刻让母亲刘翠兰和妹妹陈小妹找来家里最好的白面、干净的食油、还有各种调味料。
凭借着后世零散的记忆和对美食的理解,他开始反复试验起来。
和面、揉面、醒面、搓条、拧花、下锅油炸…
每一个步骤,他都亲力亲为,仔细揣摩。
油温的控制、面团的软硬、糖和盐的比例、香料的搭配…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调整!
厨房里,一时间油烟弥漫,香气四溢。
刘翠兰和小妹看着儿子如同着了魔一般,对着一堆面团和油锅较劲,又是心疼又是好奇。
“哥,你这是要做啥呀?炸麻花咱们也会啊…”陈小妹忍不住问道。
“嘿嘿,看看吧!哥给你们做点不一样的好东西!”陈晓头也不抬,眼睛紧紧盯着油锅里慢慢变得金黄的麻花,【味觉强化(微弱)】的系统能力让他对火候和味道的把握异常精准。
终于,在尝试了十几次后,第一批改良版的“陈记麻花”新鲜出炉了!
金黄诱人!香气扑鼻!
陈晓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轻轻一掰,“咔嚓”一声,清脆悦耳!
放到嘴里一尝——
酥!脆!香!甜!
恰到好处的甜度,混合着淡淡的油香和面粉的焦香,口感酥脆得不可思议,几乎不用怎么嚼,就在嘴里化开了!
“好吃!太好吃了!”陈小妹第一个抢过去尝了一根,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幸福得差点跳起来,“哥!这比供销社卖的点心还好吃!”
刘翠兰也尝了一根咸味的,同样是赞不绝口:“这麻花,酥!真酥!还不腻!比咱以前炸的好吃太多了!”
陈晓心中大定!
成了!这改良版的麻花,绝对能行!
他立刻趁热打铁,又尝试了麻辣味和葱香味,同样大获成功!
看着盘子里那几种色泽金黄、口味各异的麻花样品,陈晓仿佛已经看到了它们在云州市场上大杀四方的景象!
“娘!小妹!”陈晓兴奋地宣布,“这就是咱们‘陈记’的下一个爆款!‘陈记麻花’!”
然而,兴奋过后,冷静下来的陈晓,立刻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无论是继续扩大泡菜生意,还是开展全新的麻花零食生意,要想进军云州市场,都需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物流运输!
云州市距离红星村,足足有七八十里路!而且多是山路!
光靠那台刚刚承包到手的“铁牛”拖拉机,跑跑县城还行,要想每天或者隔天往返市里送货,那效率太低,成本也太高了!更别提那玩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了!
“必须得有辆真正的汽车!一辆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