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67
【六十七】
人会美化自己的记忆吗?多年前,一个夏夜,许知彬接受了赠票邀请,周末又带上周家几个孩子去音乐厅听交响乐,周颂棠、周颂铭、周颂恩,整整齐齐,一个也不能少,还有刚满十六岁没多久的成禾真。
大厅金碧辉煌,四面台格局,她坐在vip座眼皮打架。头晃晃荡荡,一低下,立马条件反射地正襟危坐。等到贝多芬第七交响乐第四乐章的时候,她眼珠一动不动t,已然困木了。周颂南坐她右侧,悄无声息递颗薄荷润喉糖过去。冰凉醒脑。成禾真小幅度转头,神情一点感激,一点懵懂,无声地说,谢谢你哦。周颂南没在意,没事。他也无声道。
侧脸的弧度,那双眼睛粲然发亮,他记忆如昨。
街对面,27岁的成禾真婉拒了一颗薄荷糖。16岁与27岁的剪影逐渐重叠,相似,也有了巨大变化。
她看这个世界的目光,已经随意懒然了许多。
想起16岁她还在作文里写,金色丝线织就的纱网,朦胧罩住上海。这句周颂南觉得是她在哪看来的。因为下一句是,啊,黄浦江,真宽。啊,杨浦大桥,巨大!
想起21岁的成禾真在慕尼黑招待他,用二手音响播张国勇指挥的贝七,兴冲冲地问他,还记得这首吗?她说最喜欢第二章,最近赶作业听了好多遍。有种悲怆而蓬勃的力量。
——人遇到事有滞后性。哥,你说的对哦。它现在真能给我力量了。是不是挺神奇的?我跟这歌就感觉亲近,提前认识嘛。
她在他的记忆里,鲜活的不得了。
周颂南甚至有种错觉,他认识她小半生了。他们的缘分,如此美妙又痛苦的东西。美妙不言自明,痛苦是一种持续的不确定。他永远无法像十年前,随意递给她薄荷糖一样,从容,满不在乎,视她为注定会离开的过客。
现在,他隔着落叶的街道望向成禾真。
甚至滑过荒谬想法:人生加速到终点,也未尝不可。他想站在确定的位置,提前知道答案。他们究竟会一起度过多少日子?
一种不可名状的焦躁与恐惧交织,彻底俘获了他。
周颂南不想承认。等失手拨错了远光灯后,还是下了车。
下车后,依然是无懈可击、没有弱点的人。
-
而那也意味着,周颂南无暇再顾及社交体面。冰凉,傲慢,无视。一部分真实袒露出来。如同潮水褪去后的礁石。
听到周颂南这样讲话,陆一淙卡壳了。工作中暂且不论,下班后从来没受过这种委屈!短短一瞬,惊涛拍岸,无数种念头混合着掠过心头。
最后只剩一种。
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贱的人?!
“不是,”陆一淙气得都笑了:“你这人真有意思嘿。我们俩正说着话呢,硬插一杠子的是你吧?”
周颂南:“所以?”
“所以个屁所以,有病是吧——”
陆一淙只恨自己身体太好穿了短袖,没有撸袖子的动作,不得劲儿,不过往前刚走了两步,胸膛就被人抵住了。
“陆一淙,你先回去吃吧,跟吕哥说我结过账了,我在这儿有卡,你们要加什么,跟老板娘直接提就行。”
成禾真推了他一把,缓和场面道。
“……你没关系吧?”
陆一淙很不情愿,眼神扫过周颂南,压住翻白眼的冲动。
“没事的,快回去吧。”
成禾真状态也轻松,甚至还扬唇笑了笑。
陆一淙一步三回头,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不过说不出来,最后消失在小拐角。
他身影刚一消失,成禾真转身就朝马路对面走去。
上了车,她坐在副驾,系好安全带,一言未发。
主驾驶上的人迟迟没有发动车。
两个人都任由静寂主导空气。
终于,发动机的动静响起,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大路。
“什么时候回来的?”
成禾真望向车窗外,低低问道。
周颂南:“下午六点——”
他话音未落,成禾真又问:“为什么没跟我说?”
她没有质问的语气,只是随口一问。
一两秒,周颂南没来得及回答。或者讲,给他时间也不一定答得出。等待,蛰伏,为了查柳千渝可以用尽手段,但是回家不可以。
所以成禾真又道。
“没事。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
周颂南攥着方向盘的左手微微泛白,最终,也只低声道:“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路两侧的树灯很亮眼,照得一闪而过的风景也覆着淡金。
成禾真无端想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