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 春花灿烂 - 金波滟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春花灿烂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卢大人升了,调到外任,也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卢家大少爷也说不定就在外任上成亲了。温太太有些后悔,原以为孩子还小,可以再等几年,若是早些提起这门亲事就好了,毕竟大女儿出身温家,又是侯府的外孙女,配卢家长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温太太还没死心,在下月温峻回家时亲自出来与他说了,让他写信给卢梦生提亲,温峻怔了一下,然后冷冷地说:“不用说是卢家,京城里差不多的人家,都不会愿意与你生的女儿结亲的。”

这个事实温太太也不是不知道,不过她一直不想承认罢了,现在被温峻猛然揭开,她还是有些受不了,但又怕温峻,低声说道:“我当初也不是想害她的命,只不过是被骗了。”

温峻也不理她,只说:“孩子们的亲事你别管了。”然后很快他给大儿子娶了南宁侯府长房嫡出的小姐,也是温太太的亲表侄女,给二儿子定了自己手下一个千户家的嫡长女,大女儿许给京卫一个指挥佥事的二儿子,只有二女儿,他推了一些人的求亲,说这孩子的命格不应早定亲。

温峻这几门亲事定得都很靠谱,南宁侯府的嫡女嫁有三品袭职的温大少爷也算得上门当户对,小夫妻琴瑟合谐,温太太与娘家表侄女也合得来。二儿子成亲后就分家出去,二儿媳妇非常能干,不但当得起家,还把跟着分出来的姨娘婆婆牢牢管住了,好吃好喝地禁锢在后院。大女儿嫁的夫君为人老实,又有荫封的五品武官袭职,日子过得也不错,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卢梦生的行程定得很急,山东是集结重兵的军事重地,特别是东昌府、济南府、青州府等地的卫所官兵还有轮换赴京、赴边关听命的任务,宣德六年起又增加漕运、仓储、养马等一系列的责任。

因为人少事多,山东都司很有些力不从心,前些时候都司新增养马五万多匹,踩踏军屯良田,引起兵乱,事情刚刚压下去,原来都司的指挥同知有一人因兵乱被免职,因此上任时间定的比较紧。

五天后,卢梦生带着一家人出发了。向众多前来送行的人告辞后,他们出了京城,一路上昼行夜宿,倒也顺利。因为山东是卢梦生的祖籍,能造福乡梓他自然高兴,因此心情非常愉快,春花几年前曾来过山东青州为公婆建墓地,也算是走过两回。留儿和卢鹏对于出远门自然满心的雀跃,特别是卢鹏,是第一次出京城,就是对温海棠不能前来而引起的不快都消下去不少。

进了山东境内几天后,大家都觉出情况有些不对。所经过的城镇乡村很萧条,并且偶尔还能看到流民。找来一些人问,都说是濮州发生了兵乱民斗,很多人就是从那里逃出来的。

濮州就在山东的东昌府附近,那里设有卫所,眼下他们已经距离东昌府不到半天的路程了。卢梦生拉马走到春花的车旁与她商量说:“这里济南还有几天的路程,看外面的样子并不安全,你们不如就先在前面的东昌府住下,那里城墙高大,又驻有不少的军队,非常安全,我带着军士们先到济南就任,看那边平安了,再过来接你和孩子。”

一直赶路,春花这几日觉得疲乏,浑身上下不自在,似乎有些晕车的症候,听了这话点头赞成,“也好,我正想歇歇。不过有一句话我得先说到前头,你不许带阿瓦一起走,把他留下来陪我。”

卢梦生一笑,“儿子还小,这次就先跟着你,再过两三年你可不能这样把他留在身边了。”军户人家的男孩,过了十岁,就开始跟着父兄屯田练武了。别的不说,卢梦生和春花收养的孤儿们年龄大的已经回辽东袭军职,只剩几个年纪小的给阿瓦当亲随,没一个不是从小就开始历练的,所以这些道理春花都懂。

“怎么也要十二岁才能跟你去军营。”春花坚持说,若不是她坚持,阿瓦可能早就进了卫所。

这时候,明朝军纪还没有破坏掉,武官袭职是要考校兵法、武艺、弓箭、马术等的。而且袭职最高是卫指挥使,若要再升上去,就要靠自己奋斗了,而武将的培养,最合适的地方自然是在军营,是以武将家的孩子,十多岁进军中的并不在少数。

这时候,阿瓦从后面骑着马赶上来,听到父母的对话,马上大声嚷着说:“我不去东昌府,我要和父亲一起走!”

春花板着脸说:“军中的规矩是十六岁才能成正军,你今年才十岁,只能跟着母亲!”

阿瓦见母亲不好说话,就转而缠着卢梦生,“父亲,前几天在校场,那几个百户、总旗都不是我的对手,你也说我不是孩子了,你就让我跟着一起走吧!”

卢梦生本来已经同意春花的意见,如今儿子这样一说,就又动摇了,他指着身后的人对春花说:“你也不必太担心,我们带的人手不少,就是几千流民也不敢与我们争锋。”

他们这次出门上带了二百多人,除了卢家四口、收养的孤儿们、卢梦生的属员外,还有一百多人的家兵。在明朝,将领们养一定数量的家兵是允许的,而且也通常现象。卢家私兵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和战斗力相当出众。有这些人,他们一路行来自然安全,就是卢梦生赶往济南也能放心。

春花叫过儿子,“父亲有公事,只能把母亲和姐姐先留在东昌府。这里人生地不熟,母亲又觉得身子不太舒服,就想要阿瓦陪着。阿瓦不愿意吗?”

阿瓦其实是不愿意的,但他还是勉强点头答应了,卢梦生也拍着他说:“儿子,你母亲和姐姐需要人照顾,你就好好陪着她们,过些天我就来接你们到济南。”

大家正说着话,前面的路上跑过来十几个衣着狼狈的人,不像别的流民一样见到他们就躲开,而是向卢梦生的马前冲了过来,“将军,救命!”

春花在车厢里向外看,刚跑过来人中带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穿着绸缎的衣服,上面沾了血迹,一只袖子被撕去了半截,灰头土脸,正向卢梦生拱手施礼,急匆匆地说:“我姓白,名殿洪,是堂邑县新任县丞,前此日子接到文书前去堂邑县赴任,结果在路上,遇到了乱民,抢了我一家老小和所有东西,我上任的文书也在行李里面被抢走了!”

后面有几个人也七嘴八舌地补充,原来他们是一起行路的,也一同被乱民打劫,有的失去亲人,有的失去财物,但却逃了出来。

卢梦生挥手止住了后面的车队,自己上前几步后勒住了马问:“什么时候的事?乱民有多少人?向哪个方向走了?”

“不到两个时辰前,我们正在路上,突然冲出上百人,把我一家老少都抓了去向前面去了,我好不容易才跑出来。”

卢梦生马上叫出小武吩咐道:“我先带人去将白县丞和这些人的家眷救出来,你拿着我的手令调东昌卫的人出城接应,”小武带了两个人飞马向东昌府而去。

然后他转身对阿瓦说:“你带几个家兵护着大家进东昌府,你母亲、姐姐和白县丞等人我都交给你了!”

最后与春花打个招呼,“太太,我先去了。”

春花点头嘱咐道:“你小心些。”

看阿瓦用羡慕的目光望着他父亲离开的方向,春花便说:“阿瓦,你赶紧将这些人安排好,我们尽快进东昌府。”

阿瓦答应着拔马过去,春花见他让大家腾出些车辆来安排白县丞这些人坐了进去,让一半家兵断后,自己带了几个人在前面带路,沿着小武刚刚走的方向前进。

一个时辰后,他们到了东昌府,只看城门前井然有序,就知道这里没有被乱民波及。他们这一行车队刚进府城,迎面就看到小武与几个军官带着一队军人正准备出城,看来他已经与东昌卫的人联系好了。春花就赶紧让自家车队的人让到一边,看着军士们出了城。

“母亲,已经进了东昌府,应该没什么事了,我也去接应父亲!”阿瓦突然对春花大声说,然后带着几个亲随打马向小武他们追去。

春花急得要下马车,留儿拉住了她,“母亲,你哪里能追回弟弟?就让他去吧,有小武叔叔,不要紧的。”

春花也知道留儿说的对,无可奈何向剩下的几个家兵说:“你们赶紧跟着少爷,让他听他小武叔的话。”

几个家兵也飞马走了。

春花口中嘀咕着,“这个不孝子,把母亲和这么多人就扔在这儿!”说着就准备下车安排一下,他们这一行人骑马的都走了,她们母女带着几个女孩子,留下几十辆车,几十个下人,还有新加入的十几个人逃难的人。

“母亲,你只管在车上歇着。”留儿拦住了春花,自己打起帘子跳出了车,叫管事过来回话。

春花将帘子掀开,见留儿大大方方地安排了几句,指挥几个管事打听了驿站方向带着车队走了过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