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和|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可惜他的清廉没有得到朝臣的认同,反而引得许多官员联名弹劾。
御书房,弘历看着面前的几案,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御案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弹劾和|的折子,弘历对此心知肚明。他不愿意像先帝一样搞得人人自危,民怨沸腾,只得暗暗对下面妥协一二。
坐在逸轩阁的园子里,弘历凝望了和|半晌,方才说道:“致斋,有时候过分廉洁会给你惹祸,必要时候你可以试着和光同尘。”
和|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无措的望着弘历。
弘历叹了口气。他多希望致斋在他的保护下,一直是无忧无虑的呢?只可惜现实不许啊!官场里的道道,也得靠致斋自己去摸索了。
和|从逸轩阁回到家中,一直在思索着四爷所说的和光同尘四个字的意思。
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也有随波逐流的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需要“和光同尘”。
回想一下近来的所作所为,和|恍然,是因为自己过于清正,得罪了那些不正之人,四爷担心有人给他下绊子,所以才会提醒他要和光同尘。
唉!官场真是让人无奈的地方。
正因为有了四爷的提醒,所以当户部笔帖式安明对他明里暗里的贿赂时,和|便暂时接受了下来。
安明本来是户部司务。他被贬为笔帖式,其实就是官场上站队站错了。
当时户部新尚书到任,户部的左右侍郎根本不把新来的尚书放在眼里,甚至想尽办法想要架空尚书的权力,安明也加入了左右侍郎这个队伍之中。
不过新来的尚书却不是省油的灯,他经过缜密的调查后,最终得到了两位侍郎在职期间所犯下的罪证。上奏皇上后,两位侍郎被调走,安明也由此降职为笔帖式。
此时的安明再想要巴结新尚书,可惜尚书已经看清了安明的丑恶嘴脸,对他不理不睬。
安明正暗叹自己晋升无望时,和|在这时候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短短几个月后,和|便又兼任军机大臣。
安明立刻看到了希望,这位和|和大人,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因此只要有机会,安明便拼命地巴结和|。
对安明的心思,和|懒得去想,反正这样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的。
和|如今的心思暂时放在了整修房屋上面。
得知这个消息,安明又是帮和|采办石料,又是帮助置办石狮子,极为殷情。
如果是以前,和|肯定会将安明的所作所为上凑给四爷。不过想到四爷说的和光同尘,和|决定试着做一回贪官,默许了安明的行贿。
安明看到和|有松动的迹象,彷如打了鸡血般,将和|宅院的布置工作全接了过来。
和|虽然没能科举入仕,但毕竟在咸安宫读书多年,本质上还是有着文人的雅致。对于住宅的要求也是以书香淡雅为主,不喜富丽堂皇。
安明对和|的喜好自然知之甚详。等到宅子建好,和|赏游一番,对里面的一景一物都极为赞赏。
因为院子并不算大,所以院子中多是一些青翠植物。
院墙上垂着藤蔓,长势喜人。花园里凤仙,百合开的正好。微风拂过,便有花香隐隐传来。后院里是一个小小的荷花池,水中放了几条锦鲤,衬着水面上的碧叶荷花,说不出的好看。
冯氏对这处宅院也极为喜爱。带着手下的丫头,挂上窗纱幔帐,添上了一抹家的温馨。
没过多久,安明的所求便被和|知晓,原来他是想要官复原职。
其实作为军机大臣,和|处理这件事情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不过和|还是没有想清楚要不要为了一个安明放弃自己的原则。
只是时间不等人,和|还没有想明白,便到了京官考核的时候。
弘历笑着问道:“这次审查京官,致斋可有什么能用的人吗?”
和|犹豫了片刻,还是趁机举荐了安明。
弘历看了和|一眼,他何尝不知道和|为何举荐安明?这本也是他的意愿。可是看到致斋这个样子,弘历却觉得心里很不好受。
安明得以官复原职,自然对和|感恩戴德。
和|的住处非常雅致,被弘历命名为清韵阁。
青翠的湘妃竹,潺潺的流水,假山林立,芙蓉飘香。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旁,盘载的各色兰花争奇斗艳。
精雕细琢的檀木门框内,摆饰着青花斗彩,水墨画轴,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科举没有成功,不过和|还是有一种文人情怀。
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闲暇时间也是常常和弘历品茗对弈。
屋里面摆着一株海棠,此时花开得正艳。花梨木案桌上摆放的砚台,宣纸,毛笔也都是各地进贡的精贵之物。弘历对和|的好不是一星半点。凡是有好东西,都恨不得塞给和|才好。
不过和|的卧房却是弘历亲自定下的布局。里面除了层层的幔帐外,就是一张极大的卧床。
弘历有言在先,这里除了他和和|,谁都不许睡,就连和|的宝贝儿子也不行。
对弘历的霸道和|知之甚详,自然也只得同意了。
自从有了这接近皇城的宅院,和|去逸轩阁的时候变少了。多数时间都是被弘历留在养心殿或是弘历来到这里。
开始和|还担心在宫里会有什么流言传出,谁知道好几天过去也没有什么闲言碎语。
对此和|不是不好奇的,他忍不住询问了弘历。
当时弘历幽幽叹了口气说道:“自从令皇贵妃薨,太后又病重,宫中的一切都已在我的掌控中。本来后宫应该再有个女主人的,可年纪大了,当年的那些老人又都一一离开了。如今我就只剩下致斋你了。”
想起当时四爷的话,和|至今都觉得心疼。按照寿数,四爷如今便算得上高寿,可是想到有一天四爷会离他而去,和|就觉得心里难受的厉害。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当年那颗丹药真正有效,他受不了四爷早早离开他。
只是除了寄希望于那颗不可再得的丹药,和|觉得自己还可以多看些医书,瞧瞧有没有其他延年益寿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