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动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恐怕就是现在的大唐。玄宗被李瑁册封为太上皇之后,就由武皇后陪伴着,你知道武皇后是个多么有办法的女人啦,不对,现在她已经是武皇太后了。总之玄宗怒极攻心之后,咱们的皇太后已经让他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渠道。玄宗身边的亲信都被撤了下去,死的死散的散,比如高力士就已经被一杯毒酒赐上路了。
当然,皇太后也不稀罕天天守着玄宗,把杨玉环往他身边一送,就完事了。可是杨玉环这个女人原本就心怀异念,现在玄宗身上至高无上的光环都没了,杨玉环又怎么可能还会心甘情愿地陪在他身边呢?
历史上李杨之恋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暂且不说,可是这里的杨玉环遇上玄宗才那么点时日,玄宗恐怕都还没在美人面前N瑟过他出众的音乐才能呢,杨玉环自然谈不上喜欢玄宗啦。
反倒是江淑妃的确是个好女人,一开始她怕玄宗想不开,还特意带着怀仙公主去看望被禁足的玄宗,可是玄宗如今性情大变,对站在李瑁母子那边的江淑妃也没多少好感,久而久之,江淑妃怕玄宗伤到怀仙公主,就少去了。
至于李瑁这边,新帝登基,自然有他忙得,朝堂之上要稳定局势,该贬的贬,该流放的流放,当然,该升官的也要升。还好裴桓芝等人一直是李瑁的心腹,在朝堂之上李瑁根基已深,处理起这些事来,倒不是特别难。
而崔玉k早就在李瑁称帝的第一时间留在了后宫里。武皇太后做皇后的时候,就没住到本该皇后住的辉宁宫,所以现在崔玉k搬进去就比较省事了。后宫的宫务武皇太后也没有藏私,手把手的教了崔玉k没两日,崔玉k就上手了,其实说白了后宫不就是个大点的后院嘛,李瑁这个皇帝当的威风,崔玉k这个得宠的皇后自然也做得轻松,没不起眼的东西出来碍着她的眼。
不过崔玉k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留在瑞王府的刘彤左等右等,也没见宫里来人接她,还是等到大局已定,朝廷和□□皆在李瑁夫妻的掌控中之后,刘彤这个瑞王侧妃才施施然被接进宫的。
你说夔国公府会心生不满有话说??
拜托,李瑁逼宫的时候可一点都没用到他们,就算现在,刘宗霆这个所谓的天子岳丈,都没能升一官半职什么的,他们怎么敢奢望李瑁还将夔国公府放在心上?这时候低调做人才是王道,免得招惹了陛下的眼!
没功之人自然心惊胆战,而这次在李瑁称帝过程中出力的众人就得意了。
比如。裴桓芝成功挤掉头上张九龄和李林甫这两座大山,成了大唐的中书令;王虎晨倒是没升官,他那个个性,真要做了礼部尚书,还不得天天惹祸啊,所以李瑁干脆为他建了一个贤武楼,让他展览江湖上愿意为国效力的武林人士。李瑁想着今后的战争一定少不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利用起来;
周元杰也没领什么官职,开玩笑,人家走的是文艺风,你突然高官厚禄的给他养起来,算怎么回事。所以他现在已经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带着一帮学子研究起了从南北朝时期到大唐的历史,只等着出完书,名流千史了。
李硕也被召回了长安,这么多年窝在汉州那个小地方上,李瑁交给他的那套农田水利技术早就被他摸了个透。要打仗就得有足够的后备物资不是,所以李瑁将李硕放在了工部,不说做个尚书,先做个侍郎试试水也是可以的嘛。
不过粮商魏剑楠最近一直在求见李硕,可是李硕那个二愣子硬是将人家拒之于门外,最后还是消息传到李瑁耳朵里,由李瑁出面,两人才接上线,一同驾驭土整堆肥这件事的推进呢~
(李瑁主张先养肥土地,再轮作作物,以提高粮食产量。李硕此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了,所以魏剑楠才死乞白赖地要赖上来分一杯羹。当然,李瑁不从魏剑楠身上拔下一层皮来,是不可能将技术交给他的,所以未来大唐多年的军粮就由魏家低价供给了。)
至于张勤,他是武官,升职比较快,所以这次干脆做了冠军大将军,和郭子仪这个镇军大将军南北呼应,帮李瑁镇压住了各地小动作不断的势力们。
哦对了,值得一说的是,李瑁这个腹黑男还指派了一个亲近自己的将领,到河北道张守那儿去。张守现在官至右羽林大将军,是开元年间有名的一位大将。李瑁也不想猜忌他,可是没办法,谁叫张守识人不清,收留了安禄山那厮。
原先有玄宗看着,李瑁不好太放肆的在河北道参插人手,所以只知道张守将安禄山收为了义子,却不知道具体情况,因此现在要派一个人过去探探路。
至于派过去的是谁?哈哈,还记得当初李t手下那个莫林嘛?李t倒台后莫林着实被冷藏了差不多有一年半。等到张勤来信说此人已经彻底归了心,李瑁才开始运作启用他。这次在张勤赶来长安城的路上,莫林也表现良好,所以李瑁才给了他这么一次机会。
那个,可别说李瑁明明有万羌这种老牌的追随者,为什么还要启用莫林。要知道万羌和曾毅是打手保镖,武艺是高超了,可是论领兵的才能,他们就比不上莫林这样的将才了,所以才有莫林出头的机会。
这些人事调动咱们以后慢慢的细说,现在李瑁面临的难题,是确定年号和新帝上来的一系列规矩。
年号已经由礼部去拟了,但这规矩就不是这么好定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已经不是玄宗掌权的时候了,除了几条祖宗家训万不可动之外,李瑁想把好多条现成的规矩给改了,以防范那些旧规矩带来的隐患。
首先,科举的力度需要加强,只有寒门学子立起来了,那些老牌世家才会向皇室低头,这样李瑁的政令也好运行一些;其次,地方上和边关的节度使权力过大,李瑁不想这边自己除了世家,那边由节度使领头的一批新贵又迅速占领了世家们空出来的空间。
这些说说容易,可是真做起来就难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所以李瑁也不打算一口气到位,只是先增开了明年的恩科,美其名曰庆祝新皇登基。
而很快,礼部那边也有了结果,李瑁在呈上来的几个名字中,选择了“康平”这个年号,愿大唐岁岁康顺,日日强盛。
终于,在李瑁努力奋斗了大半来个月之后,他总算能提早收工,去辉宁宫找自己心爱的皇后一起“玩耍”了~
要说起来做皇帝还是个苦差事嘞,以前就算玄宗对李瑁管的再实在,李瑁也能抽出时间来陪陪崔玉k,可是现在才一当皇帝,李瑁就忙得连轴转,晚上都得在御书房休息,简直惨无人道。
可是~那什么,就在李瑁哼着小曲,脚步轻松地朝辉宁宫走去的时候,忽然半道上冲出一“女鬼”,撞在了李瑁身上。
“大胆,是何人作怪!?”李瑁身边的小军子连忙大喊着来扶自己的主子,后边的宫娥也打着宫灯跟了上来,照亮了被撞倒在地上那个“女鬼”的脸。
却原来,这个“女鬼”居然是本该陪着玄宗的杨玉环。(我说妹子,是哪个没良心的告诉你穿白色显得好看的,不知道大晚上会被当成鬼啊!)
李瑁堂堂一个男子,被这么一撞自然没事,掸掸衣袖就跟没事人一样,面无表情地看了杨玉环一眼,就说:“派人将太真法师送到她该待的地方。”
说完李瑁抬腿就走,见到此状,原本躺在地上等着李瑁来扶的杨玉环忍不住了,扶着被撞疼的胳膊,喊道:“陛下,陛下,难道您就真的不顾和玉环以往的情分了吗?”
小军子:哎呦我滴亲娘嘞,怎么让杂家撞上这等秘辛了,陛下,奴才今天出门没带耳朵,什么都没听到,求放过~
李瑁-_-|||:情你妹的分,老子和你统共就见过几次面,你再乱说,朕~也是会打女人的~呜呜呜~
“朕看太真法师是病糊涂了,若是真的得了癔症,还是早日送出宫为好!”
哼~李瑁这个傲娇货还就是不吃杨玉环那套美人计,将杨大美人抛在脑后,愉快的去找崔玉k了~
至于第二天太真法师被诊出身染癔症无言乱语的事情,刘彤表示一定是崔玉k干的;崔玉k表示这个黑锅本宫还真愿意背,不过陛下,你可得补偿人家,晚上不要那么用力了辣~
(崔玉k一脸假装的嫌弃......于是刘彤卒......)
李瑁:“不够吃,不够吃,朕每日政务繁忙,还请皇后夜夜‘体恤’,好让朕轻松轻松,瞄~”
作者有话要说:轻松一章,交代一下前朝的一些事情,为接下来的剧情做铺垫,至于文中出现的很多人物,都是前文写到过的,现在等于把他们都串起来,形成具体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