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大婚风云(2)
而这一抱,瞬间让众人炸开了锅。
外面的群众本就对这场盛大婚礼中满怀好奇,此刻更是爆发出强烈的反应。
那些站在最前排、视力较好的百姓,眼睛瞬间瞪得如同铜铃,大张着嘴巴,甚至有几个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叫嚷起来,“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太子殿下在辰王爷的婚礼上抱新娘子!!”
“杜家千金和太子之间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可真是前所未有之闻啊!”
“这杜将军家的女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是与辰王爷成婚,又和太子这般亲近,难不成是想脚踏两只船?”
“可怜辰王爷,大喜的日子遭这等变故,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
“咱今儿算是开了眼咯,这皇家的事儿比戏台上的戏还精彩。”
而那些姑娘,她们满心倾慕的太子,竟如此亲昵地揽着他人,泪水夺眶而出,泣不成声。
祖父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握拳,猛然起身,对着府门怒声大喊道:“立刻把门关上!”
侍卫们闻令而动,迅速冲向府门,将大门缓缓闭合。
朝堂权贵们和阿哥们原本正低声私语,此刻却被怒喊惊得噤若寒蝉,纷纷闭嘴。
——
一时间,整个内堂鸦雀无声。
“这...到底怎么回事?”祖母端坐于主位之上,双眼瞪得滚圆。
辰凝麟怒火中烧,快步向前,一把将我拉回他的身边。“太子殿下这是何意?莫不想要在本王的婚礼上闹事?”
“本宫并无他意,”太子脸上露出一丝楚楚可怜的神情看向辰凝麟。
“方才杜芩姐姐是主动奔向本宫。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皆可作证,姐姐似乎与本宫更为亲近。您们难道真不曾想过,杜芩姐姐心中早已另有所属,只是如今的她心智丧失,无法言说清楚。如今这婚礼,会不会是已经违背了她的本心所愿呢?”太子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
这话语一出,顿时又惹得众人窃窃私语起来。
那些朝堂权贵们交头接耳,脸上都露出或惊或疑的神情。
“杜家千金如今心智受损,她的意愿又有谁能真正知晓?若是真如太子所言,这场婚礼岂不是一场闹剧?”
“莫不是辰王爷趁前王妃神志不清,蓄意谋划了这场逼婚之事?辰王爷的手段可真有些不齿。”
“极有可能啊。辰王爷怎会舍得放弃将军府在朝中的权势与地位,都是妄图通过这门亲事巩固自身势力罢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
辰凝麟的脸色愈发阴沉,紧紧握着我的手,“太子殿下,您莫要在此胡言乱语,挑拨离间。芩儿与我本就情投意合,何来逼迫之说?”说着,向着一旁的侍卫投去一个眼神,“将太子殿下请出去,本王的婚礼岂容他人肆意搅扰!”
侍卫们听到命令,却只是低垂着头,没有丝毫行动的迹象。
“没听到本王的话吗?”辰凝麟眼神骤冷,厉声大喝道:“还不速速将太子殿下请出去?”
侍卫们纷纷“扑通”一声齐刷刷地跪下,为首的侍卫战战兢兢地说道:“王爷恕罪,太子殿下乃万金之躯,我等卑微之人不敢冒犯,还请王爷息怒。”
“哼,”辰凝麟冷哼一声,眼神狠狠地看着他们。“不敢冒犯?本王看你们是胆大包天!再不动手,本王摘了你们的脑袋!”
侍卫们依旧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太子见状,向前几步,脸上露出一丝楚楚可怜的神情,“辰王爷,您何苦为难这些他们呢?若您不欢迎本宫,本宫离去便是。”
众人看到太子那楚楚可怜的神情,不禁微微皱起眉头,眼中带着些许责备与不满地看向辰凝麟。
“啧,”辰凝麟愈发不耐烦,缓缓松开我的手,弯腰迅速抽出侍卫腰间的佩剑,用剑尖指向那侍卫,“本王的话,你们也敢不听?”
——
“保护太子!”太子的护卫们见辰凝麟手持佩剑,纷纷以极快的速度抽出武器,将太子紧紧护在中间,一个个死死地盯着辰凝麟,仿佛只要他稍有异动,便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
众人不敢乱动,但目光都齐刷刷看向辰凝麟。
为首的护卫向前一步,眼神凛冽地盯着辰凝麟,大声喝道:“辰王爷,休得无礼!还请您速速放下手中剑,太子殿下在此,容不得您有半分冒犯!”
辰凝麟看着这些如临大敌的护卫,心中的怒火更盛,他怒极反笑,“哈哈哈哈,好一个容不得我有半分冒犯!今日是本王的大婚之日,太子殿下三番五次地挑衅,本王不过是想维护婚礼的秩序,竟成了冒犯?”
他手中的剑微微颤抖,眼神在太子与护卫们之间游移,“你们这些护卫,不分青红皂白,只知一味护主,难道就不顾及本王的颜面和这婚礼的庄重了吗?”
为首的护卫没有丝毫动摇,大声回应道:“王爷,我等只知奉命行事,太子殿下的安危关乎社稷,不容有失。您若执剑相向,便是与太子殿下为敌,与朝廷为敌,休怪我等不客气!”
——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表态。
阿哥们站在一旁,彼此相视一眼,首先表态,站在太子的身后。
公主站在原地犹犹豫豫,摇摆不定,一边是自己的亲哥,一边则是平日对她关怀备至的辰皇兄...
而原本站在辰凝麟身旁的权贵们,此刻如避瘟神般迅速后退,急于跟他撇清关系,纷纷站到太子那边。
只有将军府的众人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而我则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双手捧着两个陶瓷玩偶,眼睛好奇地看了看太子,又懵懂地看着辰凝麟。
杜将军带来的几位得力将士,彼此相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后立刻跪下,“王爷,请您息怒啊,莫要因一时之气而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