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 皇长姐 - 小璃的木偶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长姐 >

☆、十二

李宣怀喜气洋洋的从宫里出来,满心都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在官场熬着,总算是惠及儿子了,颇有些光宗耀祖的自得之情。上了车,便命人直接回驿馆,想着赶紧写信教家里知道这个好消息。

结果走到半路,车却被堵在了路上,李宣怀略等了一会儿,见还不走就觉得奇怪,便问了一句,“怎么不走了?前头有事?”

随从道:“大人,前头……仿佛是有什么争执,已经打发人过去看了。”李宣怀点点头,“算了,把人叫回来,咱们多等等就是了,反正也没什么要紧事。京城贵人多,别冲撞了尊者。”

那随从答应一声,正要亲自过去把人叫回来,就看刚才派去打探情形的随从已经回来回话了,“大人,前头是回京述职的两广总督刘大人的马车撞伤了大学士朱弛大人的家仆,刘大人正训斥那朱家家仆呢。”

李宣怀跟两广总督刘志明可谓是完全不熟,但也听说过此人生性跋扈,在外头名声不算很好。此时听说这事,意外但也不算很意外。不意外自然是因为刘志明的风评本来就那样儿,意外,则是因为他想不到刘志明居然跋扈到在京城里目无余子,撞伤了天子近臣的家仆还要骂人?

李宣怀觉得这事儿不妥,想了一会儿就道:“改路,咱们去安亲王府。”

故而,虽然李宣怀出宫更早,但这么一耽误之后,竟然是跟梓敬前后脚儿到的王府。

梓敬看了看李宣怀,让他先等着,然后吩咐家仆道:“去一趟内务府,跟他们说陛下说了,恩晖园的奴才伺候得不妥,让他们换一批得力的人过去。”

“陛下关怀寿康长公主,实在是人臣之幸。”李宣怀看梓敬看自己,便挑了句最安全的说。梓敬摇摇头,但也没在这上头纠缠,“说罢,来找本王什么事?”

“陛下今儿跟臣说要将静宜郡主赐婚给犬子,所以臣特地来跟王爷商量商量。”李宣怀尽量委婉地道。梓敬听了这话心里却咯噔一下,暗道,这老小子该不会知道那个鬼丫头的淘气了,要来跟我理论罢?不对,不该啊,他常年呆在东北,这事儿他不该知道啊!难道……难道是皇兄说漏了嘴了?他这么一想,立刻便摆出了笑脸儿,“哎,好好好,商量,商量,咱们以后就是亲家了,什么都好商量。”梓敬心说,你只要把这丫头娶家去,你就是跟我要这个王府,我都送给你。

李宣怀哪里知道梓敬这番糊涂心思,只是看他突然这么好说话,心里有点儿打鼓,“呃……臣是想跟王爷商量一下嫁礼的事儿……”

梓敬心里一松,心说,我就说嘛,这老小子远在东北,能知道个啥啊。这么一想,豪气顿生,大手一挥,“你甭管这事儿,这事儿有礼部办呢,到时候他们怎么说你就怎么干就完了。”

李宣怀不明白梓敬为什么前后反差怎么大,但听了这话也就不提这茬儿了,“是,臣明白。不过臣还有一事想请教王爷。”

梓敬眼珠儿一转,觉得这一请教未必是什么好事,但想了想,两家以后毕竟是亲家了,他要请教就请教罢,省得以后干出什么糊涂事儿来还得自己给他擦屁股……遂便道:“你说,本王听听。”李宣怀听他这么说,忙便将方才路上的事儿说了,末了又跟了一句,“臣实在不知所措。”

梓敬半天没吭声儿。刘志明这个人,梓敬也不熟悉,但最近的确听说了不少他的事,据说许多官员都私下里抱怨,说这位太子的老丈人还没熬到那个份儿上呢,就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看不上,张嘴闭嘴都是训斥人的话。对于这些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传到自己耳朵里的闲言碎语,梓敬本来也不愿意理会。按照他的想法,不管刘志明多厉害,也不过是对下头使使威风,就算真论起来也就是个轻狂罪罢了。而且凭他怎么狂,自己也是朝廷的亲王,他是断然没那个胆子来招惹自己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跟未来的国丈较劲呢?

不过李宣怀今儿说的这事的确有几分奇怪。按说刘志明的身份不至于会自轻自贱到当街呵斥一个家仆,也不至于傻到为了这种小事儿上让比自己位高的朱弛不悦。但人做事总得有个理由,那刘志明图什么呢?梓敬沉吟片刻,“你做的很好,刘志明这样的人,的确该绕着走。”

这话明确表示了对刘志明的不满,但别的却什么也没表示。李宣怀咂摸了半天这话的味儿,最后慎之又慎地道:“臣以为刘大人这么着……恐怕有损太子英明。”

梓敬抬眼看了看李宣怀,然后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刚还夸你,这会儿你就又糊涂了。全京城就你一个明白人?就你知道他这样儿不妥?不是罢?既然不是,那怎么就你多嘴?咱们以后就是亲家了,你注意着点儿,别在外头惹了事儿,到头儿来还得本王去死牢里捞你。”

李宣怀心里一寒,“王爷的意思是……这难道和太子……”

“放肆!储君也是你能议论的?”梓敬低声斥责道,“今儿的事儿本王不知道,你也什么都不知道。你今儿过来就是为了和本王议论静宜下嫁之事的。明白么?”

李宣怀迷迷糊糊地辞了出来,回了驿馆却也没心思给家里写信了。

还没变天呢,就有这种事儿了,朱家难不成是要败了?不能……朱允宁不是娶了安惠公主,还去兵部跟着薛昭鸿历练么?分明是圣眷优渥嘛。如果朱家要败,那薛家会不会受连累?那自己是不是该和薛昭鸿划清界限?可是……今天陛下又分明留下了瑶生……而且说话的时候,又那么亲热……

他这么绞尽脑汁的揣测着,不知不觉天便黑了。

“大人,薛尚书来拜访您。”

李宣怀一个激灵,立刻跳了起来,在随从不明所以的目光中在原地里转了好几圈,口中念念叨叨,“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

他转了半天磨,终于冷静下来,快步往外走,“快请薛大人进来。”

李、薛二人见过礼,薛昭鸿便笑道:“方才在陛下那儿,也没跟大哥好好儿说几句话,问个好,这不是来跟大哥请罪了么?”

“哎,这么点儿事,不值当的。”李宣怀笑着摆摆手。薛昭鸿叹了口气,“本是想早点儿过来的,只是今儿陛下心情不大好,就又陪着陛下下了会儿棋。”

李宣怀心里一动,“瑶生圣眷之隆,果然是朝中头一份儿的。要是换作别人,陛下心情不好,只怕早就把他骂出去了,哪还会让他陪着呢?”薛昭鸿微微一笑,客客气气地道:“哎,这如何敢当呢?要说如今的圣眷,恐怕刘家才是头一份儿的。”

果然是知道了刘志明今儿在街上的事了。李宣怀却故意装作不知,“刘家?瑶生说的是哪个刘家?”

薛昭鸿笑容不变,就连口气都还是那样温和尊重,“自然是两广总督刘志明的那个刘家。如今也是太子的岳丈家了。”李宣怀觑着他的神色,心道,天子宠臣果然不一样,安如泰山岿然不动啊。不过他想了想,还是继续装傻,“太子岳丈家,那也是皇亲了,自然圣眷不同。”

“是。皇亲国戚,自然是咱们比不了的。”薛昭鸿回答的稳稳重重。李宣怀觉得这话头儿越来越有问题,便壮了壮胆子,试探了一句,“瑶生这话说的,刘家是皇亲国戚,那薛家也是正经的皇亲啊。若是薛家都说比不了,那我们这些人更得靠边了。”

“薛家怎么敢和太子的岳丈家相提并论呢?”薛昭鸿仿佛喟叹了一声,“刘大人如今……哎,那可是今非昔比了。听说陛下给他加太子少保衔儿,晋封一等伯了。这以后……”

李宣怀此时已确定了薛昭鸿此来用意,便笑道:“那我等以后,只怕还要多请刘大人提点才是了。”

薛昭鸿似笑非笑地看了李宣怀一会儿,倒也不急,只是附和了一句,“可不是么?”然后便转开了话头,“看我糊涂的,还没贺大哥要和安王爷做亲家这样的喜事呢。”

李宣怀听他不再提刘家,也终于松了口气,“陛下的恩典,祖宗积下来的福。”

“自然是隆恩浩荡,”薛昭鸿笑道,“当今天子恩泽群臣,实是圣主明君。我等臣子,只消知道忠于今上,不去学徐家,便不愁什么未来。”

听薛昭鸿提及徐家,李宣怀心里不知怎么,突然便是一冷,模模糊糊地仿佛明白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