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生理优势
万通很高兴,老大都喜欢听话的属下,万大老板也不例外。
“上任后小心办差……嗯,听说最近东厂番子想找你麻烦?”
杨明嘴里发苦,涩涩道:“是。”
砰!
万通狠狠一捶桌几,怒道:“这群生儿子没屁眼的阉货!”
杨明:“……”
又遇到一个没有生理常识的家伙,大人,太监生不出儿子的。
万通脸色郁卒,面含严霜,冷冷道:“莫怕他们,拿出你当初抗倭时的手段,好好治治这帮番狗!若力有不逮之时……”
杨明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万指挥使愿助属下么?”
“咳,……你就别跟他们动手,骂骂他们便是了,太监有很多缺点可供你一逞口舌,这一点上,咱们锦衣卫有优势。”
杨明委实没兴趣在别人身上一逞口舌,除了女人。
万通的消极态度让他有些不爽,同时也渐渐体会到锦衣卫如今的艰难。
一个国家机构的强势或弱势,跟皇帝的态度有着直接关系,成化皇帝在大明历代皇帝里不算英明的,但是很不幸,这是在成化五年以后的事情,刚刚登基的这几年成化皇帝也是胸怀宏图伟业,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就从他为于谦于少保平反一案就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皇帝英明,厂卫的日子便不好过了,他们本以陷害忠良而起家的,现在陷害忠良的事不敢随便干了,于是只好缩小业务范围,收收商家保护费,追赶几个乱摆摊的小贩等等……业务小了,同行难免因为利益而起冲突,于是两伙人开始窝里斗,又不敢斗得太狠,怕那些言官们参劾,给皇帝陛下提供收拾他们的借口,于是两帮人斗起来都只敢小里小气,不敢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这便是锦衣卫和东厂如今的现状。
杨明很不幸,他活在锦衣卫最落魄的年代,欺男霸女别想了,别让人欺负自己就行。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杨明深深觉得自己的人生走岔了道儿……
锦衣卫老大说画圈圈诅咒东厂,这事儿杨明没兴趣干,此举不但迷信,而且毫无效果。
万通的态度很明显,如果杨明不幸被东厂的人堵了,大老板可能帮不上什么忙,而且言下之意,你杨明最好别找我帮忙,会失望的……
杨明很理解万通的处境,毕竟他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镇抚而跟东厂公然翻脸,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理解归理解,终究还是很不爽,心里有些怨气。
老大靠不住,只好靠自己。
杨明辞了万通,又去经历司办了调任手续,领了牙牌,京师北镇抚司杨镇抚正式上任。
……
其实锦衣卫还有一个名义上的直属上司,那便是京卫都指挥使司,它统辖京师十二卫,锦衣卫也包括其中,不过随着锦衣卫洪武永乐之后权力疯长,京卫指挥使司渐渐对其没了约束,只保留着名义上的统辖。
第一天上任,同僚下属的态度很恭敬,没有人露出丝毫不服之色,更没人拿着闹饷等等借口刁难杨明,大约他们也听说了这位镇抚大人是由皇帝亲自提拔的,背景可能不小,没人敢冒头干这种不理智的事。
杨明很客气,尽管大家对他态度不错,但该花销的银子还得花销。从南京开始辛苦积攒下来的几万两银子散出去,每个千户拿了几百两的见面礼,拜见上官的场面顿时达到了顶点,一时人声鼎沸,奉承如潮。
杨明也笑,笑得很惨,穿越以来官运好到爆棚,为何财运却如此不济?好不容易攒点银子,转眼便送完了。
顾不得心疼身外之物,东厂番子们正对他虎视眈眈,若不拉拢好这些手下,万一将来他们袖手旁观,自己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千户们每人拎着几百两银子,兴高采烈跟过节似的走了。
杨明呆呆注视着他们的背影,一种被人打劫了似的悲凉心情掠上心头,黯然叹息。
“大人为何落泪?”唐四没走,在一旁关心地问道。
“感情丰富,偶有感触,故而垂泪……”杨明嘴硬,使劲擦了把眼泪,吸了吸鼻子:“唐四,觉得我这人怎样?”
“大人义薄云天,待属下如再生父母,属下等愿为大人效死。”
“是啊,哪个父母这么大方,一出手便给几百两,我这岂止是父母,简直是再生祖宗了……”杨明犹自不甘地一叹,接着又发起了牢骚:“像我这样的人,做人善良,做官本分,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忍让的时候忍让,让我抗倭我鼓起二头肌挺枪便上,让我扮硬汉我跟你们这帮粗人大碗吃肉大口喝酒还骂脏话,让我扮小清新我牙都没剔立马仰头四十五度流下明媚又忧伤的泪水……”
唐四被一连串的连珠炮弄得脑子发懵,消化半天隐隐感觉秦大人是不是对目前的官位不满,嫌自己升得太慢了?
你还嫌升得慢,我们这些苦哈哈儿岂不是要一头撞死以谢天下?
“大人,属下说句实话,以大人弱冠之年,不到一年时间由白身升上镇抚,大明立国以来绝无仅有,大人不必……”
杨明没等唐四说完,忽然打算了他的话,重重拍着他的肩,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眼中充满不甘和委屈。
“老唐你说说,我这样的人……怎么就发不了财呢?”杨明的话锋转得很离谱。
京师东安门北侧,东厂大堂。
大堂侧面的小厅里供奉着岳飞画像,那凛凛生威,满脸正气的模样摆在东厂内,受过这些年番子档头们的香火后,岳武穆的画像都带着几分阴森味道了。
厂公尚铭恭敬地朝画像三揖后,把香插进香火炉上,闭目沉思不语,仿佛在缅怀忠臣岳飞的报国事迹。
见厂公敬过香,身后一名档头这才敢上前,小声道:“厂公,最近下面的崽子们闹得很厉害……”
尚铭仍然闭着眼,一开口嗓音尖细无比:“他们闹什么呢?”
“那个姓杨的锦衣卫镇抚来京了,下面的崽子们说,厂公为公义而罔私情,他们是极为敬佩的,但是冤有头债有主,厂公的心腹何公公身死这笔帐,终究还得算到那姓杨的头上,这也是崽子们对老祖宗的一番孝心……”
尚铭站起身,身形略显蹒跚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像个迟暮的老人般喃喃嘀咕。
“年纪大啦,管不得这许多事了,整天拿这些鸡毛蒜皮烦我,说什么孝心呐……”
档头楞了一下,接着便躬下身子,恭敬道:“是,小的明白了。”
京师藏不住秘密,东厂要对付杨明早已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