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明代碰瓷 - 锦衣扬明 - 下官00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锦衣扬明 >

☆、第五十四章 明代碰瓷

郭玉璇冷冷盯着他:“真的?”

“当然真的,他们后来还给我发了一面‘积德行善’的锦旗表示感谢,实在是可喜可贺……”

“你觉得我会相信你的鬼话吗?”

杨明苦笑道:“如果你比我想象中傻那么一点,说不定会相信的……”

郭玉璇朝他扬一扬手里的帐簿,道:“罢了,你怎么花的我不管,你是当家的,现在咱们府里只剩几十两银子了,一大家子开工钱,吃饭,各种花销,还得花钱买套宅子,这么多人老住客栈里也不是个事儿,当家的你给拿个主意。”

杨明头都大了,仰头索然一叹:“你觉得我能值多少,干脆把我卖进青楼吧……”

郭玉璇楞楞瞧了他半晌,气得笑了,狠狠捏了他一把,道:“你若真值钱,我一定二话不说把你卖了,就怕卖了你人家还倒找我要钱,我跟谁哭去?这笔买卖风险太大,不能干。”

杨明喃喃叹道:“这女人嫁了个赔钱货还笑得这么高兴,莫非脑子有毛病?”

郭玉璇叹气道:“罢了罢了,真不知你这管着这么多号怎么混的……我这里有几件嫁妆,下午找个典铺卖了吧。”

“我杨明若用女人的嫁妆过日子,还算得男人么?银子我自有办法弄来。”杨明断然摇头。

“你有什么法子弄钱?”

杨明笑了:“你相公我是干大事的人,若连养家的银子都赚不了,好意思自称办大事吗?”

一番豪迈而乐观,积极且向上的话语听得郭玉璇眼中异彩连连,连声音都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相公果然是人中龙凤……”

“好,等着,我出去弄银子!”杨明扭头便走。

“相公怎么弄银子?”

杨明头也不回道:“出去找辆最豪华的马车一头撞死,记住了,人家不赔咱五万两银子的丧葬费,咬死不松口,把相公我的尸首摆到他家门口哭天抹泪骂大街去……”

男人,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

用玉石俱焚的方式弄银子显然不符合杨明的性格,吓吓家里的婆娘就好,别玩真的。

杨明果真没找马车撞死自己,有时候马车经过身边,他还很小心地避得老远,杨镇抚是个年轻人,他是一个很惜命的人。

几名千户领着杨明,正在京师街上视察和熟悉管区。

管区地处内城,相对外城而言干净整洁了许多,没有那些乱糟糟不成规划的摊子饭馆青楼暗门子,内城里面就算偶有商铺和摊子,那也是极为整齐统一的摆放在指定的位置。

内城的青楼楚馆没有那么多夸张的拉客老鸨,老鸨和坐台小姐们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深藏在楼中,白天通常是歇业时间,到了快掌灯时,她们才不急不徐地化个淡妆,摆足了架势像只高傲的孔雀般慢悠悠地晃出来,接受文人雅士们的追捧,如此闪亮登场的方式,如此高傲如冰山雪莲的脾气,与前世的女明星不遑多让。

到底时代不一样,如今大明朝最贱的商人过了几百年竟成了连官员都不得不仰其鼻息的大老板,妓女呢?几百年后基本都叫明星了,贱的都变贵了,反而最贵的读书人过了几百年,却变得一文不值……

一众千户的陪同下,杨明仔细地查看着属于自己的管区,每一个商铺,每一家住宅都暗暗记在心里。

…………

阴谋来得很快,毫无准备便突发而至。

人来人往的内城大街上,一名挑着菜担的小贩迎面走来,小贩是个光头,三十多岁年纪,大约中年谢了顶,已然是个秃子。

走到杨明等众人身后时,小贩突然将担子一扔,接着从担子内抽出一柄雪亮的匕首,闪电般插向杨明的胸前!

匕首去势若流光,眨眼间即将刺进杨明的背部。

陪在杨明身边的鲁青峰隐隐听到破空声,感觉不对劲,扭头望去,恰好看见那一道雪亮的刀影。

几乎出于身体本能,鲁青峰将腰间一直按着的绣春刀鞘往上一扬,贴住了杨明的背部,锵的一声,本该刺向杨明背部的匕首刃尖被刀鞘挡住,强烈的惯性顶着杨明向前一踉跄。

“有刺客!”鲁青峰大叫。

众人一楞,还没反应过来,便见秃头小贩眼中闪过一抹失望,接着把匕首一扔,又从担子里摸出一块石头,在众人愕然的目光注视下,狠狠朝他自己头上一砸,鲜血顿时如泉水般喷涌出来。

被血糊满脸庞的小贩扔下石头,就地往地上一坐,然后凄厉地放声大喊起来:“锦衣卫打人了!我要告状!告御状!锦衣卫便可以无法无天了么?还有没有咱穷人的活路了?”

话音刚落,周围几个茶肆商铺里忽然冲出数名穿着褐衫,皂靴,头戴圆帽的东厂番子,众人一涌而上,把杨明等人围在当中,为首一名管事指着杨明大声道:“锦衣卫横行不法,东厂有督察之权,刚才是你打他么?”

杨明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忽然往下一沉。

这他妈是个蹩脚却有效的圈套!蹩脚的圈套往往最有效,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

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换了平时,一个小贩用石头砸破自己的脑袋冤枉别人,锦衣卫只会报以冷冷的嘲笑,然后把他拎进诏狱尝遍十八种大刑,让他好好增长见闻,看看锦衣卫打人是不是这么温柔善良,如果他运气好到爆棚活着出来,一定会恨爹妈生了他这张贱嘴。

然而时机正确了,同样的陷害法子却让杨明有口难辩。

东厂的番子们仿佛早等着小贩自残的一幕出现似的,刷地一下凭空冒出来许多。

永乐十八年成立东缉事厂开始,东厂便对锦衣卫采取着监视态度,因为在这之前锦衣卫出了一个很不争气的老大,老大姓纪名纲,这家伙在朝廷里一手遮天,权力几乎与永乐帝平级,估摸着当锦衣卫指挥使太顺风顺水了,有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寂寞意味,于是某天突发奇想,想试试当皇帝啥味道,结果寂寞的纪英雄被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剁成了饺子馅儿。

纪纲诛了,事情没完。多疑的永乐帝开始对整个锦衣卫的忠心产生了怀疑,天子亲军都敢造反,朕还能相信谁?--于是东缉事厂应运而生。

还是太监好啊,男人眼里他们有着致命的缺陷,可在皇帝眼里这种缺陷恰好是优点,断子绝孙的人谁吃饱了撑的会造反?用这帮皇家的家奴监督不怎么靠谱的锦衣卫,天作之合。

百年的制度就这么被传延下来,虽说大明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东厂一定压锦衣卫一头,但名义上来说,东厂确实对锦衣卫有着监视的职权。

如何监视,端看怎么理解了。

上层人物不想多事的时候,锦衣卫就是满大街杀人放火他们也懒得管。一旦上头想把某根钉子置于死地,哪怕只是轻轻碰了一下路人,东厂也能把白的变成黑的,非说你把人家弄残了。

很不幸,杨明恰好就是东厂眼里的这根钉子。

围着杨明的番子们手按在刀柄上蠢蠢欲动,冰冷的眼神里似乎带着几分猎物掉进陷阱后的得意,毫无疑问,杨明便是那只猎物。

秃头小贩满头鲜血,躺在地上呜呜呻吟,口中仍在喃喃说着要告状云云,凶恶的面相配上凄婉哀怨的表情,说不出的怪异。

确实是个圈套,长得刽子手模样的贩子眼里不时还闪烁着凶光,这种标准打家劫舍的相貌居然跑去卖菜,也不嫌专业不对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