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
别人家说自己家的黄瓜好吃李志国夫妇还是很高兴了,这个时候就有小贩来上货了。
有一天李蕾回家,就看到李妈要出去买菜,李蕾就想,家里要请什么人吃饭啊。不一会儿就看到朱大爷领着几个人来了,李蕾打了声招呼,嫌闹,就到温室里待着了,反正屋里有几个大娘帮忙,她去了也没地方站着,李爸他们还抽烟,屋里烟雾缭绕的。下午他们才喝得醉熏熏的走了,说了什么李妈也没让李蕾姐弟听到。就看到朱大爷拍着李爸的肩膀说:“志国,事都摆平了。”
晚上听着李爸李妈唠嗑,才知道这是做买卖的常识,你想往好了做,就要摆平一些关系。通过朱大爷李家还少走了一些弯路,虽然花点钱买个消停,这也是外乡人没办法的事。得罪人的事是要不得的,还提到哪个村子的一户人家发生爆炸事件,把当事人的腿都炸折了,等等。
而李蕾晚上出去上厕所的时候,也看到正对着自己的人家屋里有几人拿着刀比划着,应该是在吃饭,饭桌上还有很多酒瓶子呢。怨不得上辈子李蕾家在这里呆了几年就走了,而李爸也只在矿井里工作了。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听李爸说,朱大爷刚来的时候没想到这些,大棚还经历了一次小的破坏事件。当时朱大爷都要气死了,找到大队长,才明白怎么回事。现在有朱大爷的帮忙,李家没有什么损失,真是谢天谢地了。后来李蕾发现,李爸经常几乎一个月就要请人吃顿饭,李蕾看着是不同的人,有的是什么干部有的是闲散人员,也没多嘴的问。
家里的黄瓜往外批发的不错,几乎没有剩下的,要知道现在建棚的人家还不是最多的时候。从每天五百斤到最后的八百一千斤到越来越多,看着李妈渐渐放松的面容来看,收入还是不错的。这个时节青黄不接,黄瓜批发价最高的时候一块钱一斤,芹菜是八毛一斤,西红柿是一块五呢!随着黄瓜下来的越多,价格也有所变动,这就是趋势,不过黄瓜能卖到九月末,西红柿到了七月份就不行了,现在还是能卖得出价钱的。
这个时候李爸李妈基本上不怎么回家了,早上两三点起来去浇水,四五点钟有人来批发,他们要那之前把黄瓜摘完。忙完这些都六七点了,在大棚附近买点馒头、辣酱就将就着吃一顿饭了。随着菜下来的越来越多,他们也能买点早饭吃了,之前的时候都是回家或者带点早饭。
李蕾每天早上带着弟弟去找爸爸妈妈,就在大棚那里呆一上午。他们这么热衷去,当然是可以吃好吃的了。黄瓜下来的多,李妈就可以让孩子们可劲的吃了,还有西红柿。每天早上喝着李妈带去的水,有青菜、馒头、辣酱,他们两个也不挑食。这时候的辣酱很好吃,李蕾记得后来就已经买不到这样的了。
吃腻了,李蕾就自己在家里熬点粥喝,还能给爸妈带去点。李蕾也在不知不觉间让父母感受到她的成长,像个小大人一样,有时候冒出来几句有道理的话,慢慢的李爸李妈也习惯自己姑娘长大一点的事实了,这样也方便以后做更多的事情呢,不会让人感觉很突兀。
李家虽然不重男轻女,可也没到对孩子言听计从的状态,李蕾不能向小说里女主那样有什么特别的举动,要是过分了父母绝不会认可的。她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了,人小言轻,长大一点,非常优秀就能好些了。
而在大棚里李蕾带着弟弟玩的时候也是玩天翻地覆的,有时候和弟弟在大棚里上蹿下跳的,爬高上树的;有时候出去和邻居大棚家的小孩子们疯跑。李蕾顶着短短的头发,像个假小子一样,肆意的玩耍,这就是她的快乐时光。
她的头发又剃了两次,长出来的新头发李蕾感觉比以前好一点了。如果饮食上再好一些就更完美了。
这个时候天气暖了,黑黝黝的土地上也冒出一丝丝绿意,最多的是三菱草,还有野蒜、曲麻菜、婆婆丁,小孩子们挖鼠洞、找野菜,什么东西都能让他们钻研好长时间,不过别指望他们拿回家去,每天灰头土脸的,不惹事大人就烧高香了。
他们还大胆爬上输电搭的大架子上,看的李蕾心惊肉跳,这要是有电可怎么办,虽然上辈子她总上去。听着李蕾告诫他们的话,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屁股(李蕾威胁他们说不听话就去告诉他们爸妈,他们也是害怕啊),他们还是放弃了这个大玩具,看着他们从架子上下来,李蕾也抹了一把汗啊。
李蕾可是记得上辈子和徐成他们没少爬这个输电塔,也摔了好多次,大冬天的都乐此不疲。虽然没发生过意外事故还是注意点的好,看看,她还是很惜命的,也不希望别人在她眼前出事。
一个冬天好漫长啊,现在春暖花开的,他们上山下岭的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看着远处工厂的一个个大烟囱冒着白烟,真是恍如隔世啊!和这几个小孩子叽叽喳喳的,感受一下快乐的童年呢,李蕾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感受这暖暖的时光。
李旭现在快四周岁了,别看他小,腿脚可不慢,也跟在后边凑热闹,有他姐在,他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李蕾想想小时候自己出去玩从来不带他,还嫌他小,笑话他,真是不应该啊!自己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姐姐!
徐成周日休息的时候也会加入其中,有了哥哥,李旭更玩的不亦乐乎,后边两个保镖在呢,他什么都不怕。
等到大地都播种之后,他们就转战到了小溪边,有时候还能抓几条泥鳅呢。
李蕾家大棚前边有一条小溪,上面连接的水库,大棚浇水就是从这里引过去的。小溪两边有蒲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溪水还有点凉凉的,刚开始家长都不让下水,几个小伙伴只能在边上玩。后来天气热了,大人们忙着看不过来了,就偷偷的下水了。
溪水很浅,最深的地方估计也就三十厘米吧。天天过的都赶上泼水节了。最有意思的是有的边上长了很多韭菜,叶子很宽的韭菜,李蕾摘回家,李妈都没有做菜,她也不知道这韭菜到底能不能吃,索性以后再也不摘了。
李蕾很享受这样能恣意玩耍的日子,记得那时候自从自己来大姨妈后,就再也没能这么畅快的蹦蹦跳跳了,趁着现在还小呢,玩个尽兴!
李蕾家大棚的左边都是别人家的大棚,右边的地村子里还种着,后来李蕾才知道种的也是黄豆。黄豆地和李蕾家大棚之间有些距离,李妈就在这边上种了几垄苞米和土豆,能利用上还是别浪费的好!
自从李家黄瓜、芹菜和西红柿能卖出去后,李蕾家早上是忙得不得了。早上根本忙不过来,方美华看着李家这样,就过来帮忙了。有了她的帮忙,李蕾看着爸妈轻松了不少。看着李蕾家每天早上卖出的蔬菜,徐大娘似乎有点心动呢。大棚蔬菜真的赚钱呢,要是自己家做呢?她也是心里有这个想法,在李爸李妈面前不是很好开口。
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李蕾听到妈妈问爸爸:“什么时候两个老人过来?”
这大半年李爸往回去汇了两次钱,也发了两回电报,实在是太忙了,也没能回去看看。“农闲的时候让大哥送过来吧。”李爸说到。
“那家里的房子和地呢?这咋办?”李妈继续问着。
“房子和地就让大哥家管着吧。地就当包给他(租给他的意思),等他来的时候跟他商量一下。不行,他在家都听嫂子的,还是打电报提前问一问吧,虽然他办事不地道,可也不能越过他找别人家啊!他要是不种咱们再给别人家,省着又说什么吃亏占便宜的。房子就让他们经常去放放风,收拾一下,这就行了。”
“就你大嫂那只认麻将的样,但愿她能收拾吧。咱们也不知道哪年能回去,放着就放着吧。到时候咱们挣钱了,就盖一座新房子吧?”
“行,咱们挣钱了,就盖房子,你还别说,现在这个草房还是我出生前的时候盖的,都比我岁数大呢!等咱们有钱了,先把房子盖起来,就盖一座亮亮堂堂的四间大瓦房,留以后给儿子娶媳妇儿。”这也是大多数农村人的想法。
“现在五月份,再过两个月爸妈他们就能过来了,要是今天冬天不忙,你就回去一趟吧,看看大叔和大婶(李蕾的姥爷姥姥)。”
“能回去吗?这都来两年了呢。真惦记他们。”李妈听到这里似乎有些激动。
“还用你惦记人家,是人家惦记你吧。今年爸妈过来,咱们也能缓缓,你就回去看看。要是能把大叔大婶接过来看看也行,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好日子,省的惦记咱们。”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物价是正常的,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