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啦
姥爷家有五个孩子,两儿三女,排行是大舅田淑和,李妈田淑珍,二姨田淑芬,老姨田淑凤,老舅田淑龙。
姥爷曾经当过村支书,比较有文化的一个老人,平时也很严肃,李蕾姐弟的名字就是姥爷给取的。大舅现在镇政府是一个公务员,什么部门还不知道,后来调到县里民政部门了。老舅在家务农,学了木工这门手艺。
姥爷家很重男轻女的,除了是龙凤胎的小姨。其实后来看李妈和二姨嫁的都不怎么好,这是命运还是怎么的。李爸在家的时候总玩麻将什么的,虽然没到达赌博的程度,但是很吓人,八十年代人还是特别淳朴的,所以当徐大爷提出到这里来的时候,李妈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就是为了李爸能好好过日子。
二姨却是离婚了的,李蕾对这个前二姨夫没有什么印象,听说长的不错,品行不是很好,还吃喝赌的,二姨跟他过了两年果断的和他离婚了,想想那个时候这件事件有多震惊啊!二姨真是有魄力。不过女人这辈子要是跟了这样的男人,真是够受。
老姨家稍微好一点吧,老姨夫妇在县城的初中教书,一个教数学一个教化学,这就姐妹中日子过的最红火的一个了。
李蕾后来想着姥爷挑女婿的眼光不怎么好啊!后来二姨又找一个二婚的男人,也就是现在的二姨夫,两个人相互都挺包容的,这才过上了好日子,真是好事多磨啊!
李蕾大舅和李爸同岁,二姨比只比李妈小一岁,老舅和老姨是双胞胎,比二姨小两岁。现在似乎都成家了。
李妈小的时候,姥爷要工作,弟弟妹妹们还小,家里的活计都压到姥姥身上,所以后来姥姥的身体也不太好。李妈小的时候就肩负起带弟弟妹妹的任务,几个舅舅姨姨基本上都是李妈带大的,一直都跟李妈关系比较好。
不过因为李家日子过得很不好,都不是太亲近,后来才好一些。
就这样李妈磕磕绊绊的把小学读完就没在读书了,李妈后来回忆说,她也想念书,读书成绩还好,可现实不允许,总要帮姥姥干活带孩子,课程慢慢的就跟不上了,姥姥就让李妈回家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她非常赞同李蕾读书,就是为了女儿离开农村,不吃这样的苦。
所以李妈一直在家里帮着姥姥干活,长大一些供弟弟妹妹读书,所以结婚结的晚。而李爸呢,才是一开始就相中李妈,等了她两年,这也是后来李妈结婚后爷爷奶奶有时候找茬的原因了。当然了,这也随着李蕾和弟弟的出生消散了。二姨也是小学毕业,老姨考上了师范专科,毕业了在县里的初中当数学老师,也在县里安家了。
姥爷家和爷爷家的村子离得很近,走路也就二十多分钟吧。没来这里之前李妈总能回家的,现在已经两年没回去了,当初还是李蕾的姥爷把他们一家送过来的,并帮着安置妥当才走的。李蕾的姥爷今年都五十一了,自从从村委会退下来之后,不知道身体怎么样了。每次发电报都说挺好的,李妈还真有点惦记。不知道他们和弟媳妇相处的怎么样,爸爸还喝不喝那么多酒了,父母的身体好不好。
听着志国说这些,田淑珍心里很温暖,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嫁到他们家已经好几年了,到今年才感觉李志国更顾家了。当初要是不来这里,他应该还是每天和朋友们混着呢吧。
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真的谢天谢地了。等到公公婆婆来了,一定好好照顾他们,他们岁数也大了,事情都过去了,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李蕾模模糊糊的就睡觉了,想着妈妈回去应该只带着李旭吧,两个孩子也照看不过来。不带她也没关系,她不是从前的她了,不会抱着李妈的腿一定要跟着了。
她真的很想爷爷奶奶,李蕾姐弟生下来就是两个老人带的,他们去世的时候李蕾才十岁左右,还不太懂事,现在他们身体还硬朗,在老家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
她的书看的差不多了,有时间去市里看看吧。等到爸妈去打电报的时候,说什么自己也要跟着去。
过了几天四月初六的时候就是李蕾的生日,李蕾想着机会来了。
李蕾出生的时候正好花开正好的时节,所以姥爷给她取名蕾。这时候家里人过生日就是煮个鸡蛋,吃点好的,过的都是农历的生日,之前李爸过生日的时候家里也做了好吃的。
李爸的生日是三月二十五,李蕾是四月初六,李妈是八月初九,李旭是九月初二。以前李蕾在外地的时候爸爸妈妈到生日这天都会给他送来生日的祝福,自己的儿女自己疼,也只有自己的爸妈这么惦记着她呢。
听到李妈跟李爸说自己的生日到了,要给她煮鸡蛋,李蕾的心里就沸腾了。哈哈,可以提要求的时候到了。
“爸,你什么时候去给爷奶打电报?”
“过几天有时间的就去,怎么了?”李爸问道,自家姑娘这半年来懂事多了,都没怎么要零花钱了,现在这个干什么?
“明天去呗!明天正好是我生日,人家都说过生日要有生日礼物的,爸你不给我买点啥啊?”
“那你想要啥啊?这么个小不点,还想要生日礼物呢。”
“我不要啥生日礼物,就是爸你明天去打电报带上我吧?我想看看市里书店都有什么书。”
“南林书店你不是去过吗?还有什么好看的。”
“不是不是,就是爸你买书的那个大书店,听说里边书可全了,爸你就带我去看看呗。”李蕾一边说着,还抱着他爸的胳膊晃晃,撒娇呢。
“那我明天不一定有时间呢。”
“爸,你最好了,你就带我去吧,我都好久没有市里了。”李蕾还委屈的说着。
李志国想着自从过了年开忙是哪也没带孩子们去过,去不去呢。
“淑珍,要不明天我带她去看看。坐公交车一去一回也快。”
“行,一年就过一个生日,去吧。这有我和大嫂在呢。不过可别乱花钱啊!”
“嗯哪,我都知道。这不是带你闺女去嘛。”
李蕾看着爸妈都答应了,乐坏了。李旭也想去,可是他太小了,李妈担心李爸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就说等他过生日的时候再去。李爸答应他去市里回来给他带好吃的,李旭这才放开老爸。哎,哄孩子不容易啊。
第二天等早上李蕾家批发玩蔬菜后,李爸简单收拾一下就带着李蕾走了。带南林广场那做5路公交车就往市中心去了。车上的人不多,李蕾和爸爸都有座位,就是有些汽油味,李蕾闻着有些难受。坐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下车李爸先带着李蕾去了邮局,打完电报,就带他到市中心的大书店。
李蕾看着门匾上写着新华书店的字样,没想到这个时候这个书店就有了。进去看看,有两层楼高。一楼是文学、儿童、管理类的书,二楼是一些专业方面的。李爸看着姑娘在那里左看右看的说:“看中哪本书,爸给你买。”“爸,你钱够吗?”“没事,爸兜里有二百多块呢。”李蕾听到这里放心了,走到书架边,看着那些书可以买回家。恩,字典、唐诗宋词、成语故事,给弟弟带两本童话、格言也不错。李爸也去农业技术那边看去了,李蕾跟过去,翻了几本,看到有介绍西瓜之类的,拿着就走了。李爸问她,“你拿这个干什么。”
李蕾就跟爸爸解释道:“爸,西瓜多好吃啊!听说还很贵呢。咱们家也种点呗!”
“拉到吧,你知道啥,现在你爸种黄瓜才种出点门道,你瞎参合啥。你挑好没,挑好咱们就回家啊!”
李蕾看着李爸不为所动的样子,哎,现在还小,慢慢来吧。那本书自然而然也没有买。去书架上拿了一本新华小字典,现代汉语大字典,成语故事,唐诗宋词三百首,还有几本字帖,格林童话和伊索寓言就走了。想着李爸带的钱数,又买了一二年级数学和语文的卷子。
李爸一看这么多啊!一看都是学习的书,也就没说什么,不过告诉她,要是钱不够可得退回去的,当然如果不好好看以后再也不带她来了。李蕾拿的时候都算好了,加上那本农业的还不到一百块钱呢。这次拿这么多就算了,想买四大名著来着,看来只能下次再说啦!
收银员看着父女两个人拿了这么多书,很惊讶。李爸他俩穿的也不好,没想到花一大笔钱买这么多书呢,不过还是给他俩找了一个大袋子装书,服务很到位。李爸问李蕾有什么想吃的,李蕾想着自己买了这么一堆,花了那么多钱,就没要东西。跟爸爸说给弟弟买好吃的。李爸一听挺高兴的,答应她回去去市场给李旭买香肠和虾片。